金融如何支持旅游养老产业发展

2018-05-16 17:09徐靖波
银行家 2018年5期
关键词:价值链黑龙江省养老

徐靖波

我国已步入老龄社会,旅游养老也成为一种养老新风尚。旅游养老产业是养老、旅游、医疗等多产业交叉融合的综合性产业,发展旅游养老产业不仅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高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是一些地区转型发展的新途径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黑龙江省发展旅游养老产业拥有先天和后天形成的竞争性优势。在实现全面振兴发展、建设生态强省和旅游强省的背景下,发展旅游养老产业成为黑龙江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发展质效和竞争力,实现绿色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金融业应进一步加大支持的力度和广度,为谋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众幸福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黑龙江发展旅游养老产业的优势

黑龙江省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适宜的气候条件,安全、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和较低的生活成本,现已成为我国老年人夏季旅游养老的重要目标地。2016年夏季来黑龙江旅居养老的老年人达124万人,同比增长90%,并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

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資源

黑龙江是我国的旅游大省,夏季是全国公认的避暑胜地,冬季是世界著名的赏冰乐雪地,有生态型、边境风光、历史遗迹、民俗文化等多类型旅游资源。有A级以上景区397个,其中3A级以上244个;有S级以上滑雪场27个,其中3S级以上14个。有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县(点)6个、省级98个。

具备支撑旅游养老产业发展的服务和产业体系

一是医疗服务有保障。2016年末,黑龙江省有三甲医院47家,90%二级以上医院(181家)与养老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开通绿色通道,医保结算系统已与全国31个省、直辖市联网;大部分地区都能为旅居老人提供及时的康复护理、保健及医疗救治等服务。二是食品安全有保障。黑龙江省物产丰富,是世界仅存的三大黑土地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绿色食品供给地,绿色食品认证数量、监控面积均居全国首位,且品质享誉全国。在黑龙江省的旅居老人可以充分享受“原产地福利”。三是旅游养老辅助产业健全。黑龙江省旅游、家政及定制服务业供给能力充足,住宿、餐饮业发达,消费品零售市场繁荣,有规模化的人参、黄芪等中药材种植基地及康体养生机构,有适合老年人参与的老年大学、健身等多类型文娱活动;具备为旅居老人提供高质量生活的产业体系。

交通便利通达性好

黑龙江虽地处边陲,但建立了航空、铁路和公路的立体交通网络,通达性较好。旅居老人可通过多样化的公共交通便捷地到达绝大多数目的地。

生活成本相对较低

生活成本是影响旅居养老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约束性指标。黑龙江省一直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使来我省旅游养老的门槛低,可以较低的成本获得高质量的生活。另外,黑龙江民风淳朴,文化开放厚重(有金祖文化、抗联文化、北大荒文化等),无地方方言,外来人员很容易获得归属感。

黑龙江省发展旅游养老产业的路径

融入共享理念的价值链延伸发展模式

当前黑龙江旅游养老市场规模可观、潜在空间巨大,养老产业趋向于成熟,较适合价值链延伸的发展模式。融入共享理念的价值链延伸发展模式是借助资源和要素共享的方式丰富价值链延伸发展模式的实施路径,通过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打破产业链原有边界,进一步优化和重塑产业链的价值运动,促进产业融合发展,达到增强价值创造力、竞争力和发展能力的目的。

具体可选方式

加强价值链的横向延伸。黑龙江省旅游养老机构等可根据实际在同行业通过自建分院基地、加盟连锁、整合优势资源等方式横向延伸旅游养老价值链,在乡村、省内和全国范围内进行布局,并建立有效的流动机制,满足多样化需求,提高在行业市场的地位和竞争力。另外,黑龙江旅游养老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冬季是养老淡季、旅游旺季,可以通过有偿共享的方式将闲置的养老公寓等有市场需求的资源盘活,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和品牌影响力。

推动价值链的纵向延伸。黑龙江省着力打造了11个各具特色的生态养老旅游小镇、规划建设了100多个重点发展的候鸟养老产业项目,还有各级政府打造的北药、田园和康体养生等特色小镇和老综合体。价值链的纵向延伸可以其为核心资源,通过外包、特许经营等方式将服务向上下游延伸,覆盖旅居老人餐饮所需农副产品种养、康复医疗、旅游出行等领域,为老年人提供高品质的旅游养老服务。同时,将部分闲置资源通过“贡献服务+低价格使用”的方式与年青游客共享,增强流动性,淡化“暮城”感,可舒缓旅居老人不良情绪。

推动产业链的多元化延伸。价值链多元延伸是旅游养老产业在发展核心产业、相关产业和衍生产业的基础上,将业务拓展至多元跨行业领域,系统构建全方位的旅游养老产业链,实现产业发展的范围经济效应。在核心产业方面,拓展文化娱乐业、医疗与养生等旅游养老的核心产业的业务范围,提升核心竞争力;在相关产业方面,大力发展老年用品制造业、老年劳务服务业等与旅游养老核心产业具有消费互补性的产业,以直接支持旅游养老产业发展;在衍生产业方面,积极发展建筑业、保险业等支撑旅游养老产业发展的先行产业和后续产业,夯实发展基础。

金融支持旅游养老产业发展的路径

强化政府引导作用,提升资源对接效率

一是优化金融支持的外部环境。完善政策引导机制,综合有效利用现有涉及的旅游养老产业的各项政府基金,引导企业通过并购、改制、完善财务管理等方式加强自身建设,满足金融支持的介入条件。同时,应对支持力度较大的金融机构在财政性存款存放、税费优惠、荣誉等方面给予政策奖励。二是建立旅游养老网络服务平台。平台应由省政府主导建立和维护,引导金融机构、旅游养老企业积极参与的公益性、开放性平台。平台至少有三大功能:线上融资撮合、养老机构等按类展示和线上考察、剩余资源闲时共享。

转变投放视角,实现精准支持

一是通过行业细分增强支持针对性。应转变观念,突破金融支持主要着眼于行业整体分析的局面,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对这些行业的老年市场信贷进行细分,实施精准投放,为旅游养老产业发展提供精准支持。二是用价值链视角优化旅游养老产业的信贷支持效能。根据旅游养老核心产业、相关产业及衍生产业的特点完善信贷支持政策、加大支持力度,促进旅游养老产业生态圈的完善,提升发展的协调性。国家开发銀行及农业发展银行应立足政策银行的属性、找切入点,为产业发展提供长期限、低成本的资金支持。三是加快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鼓励金融机构进行有效创新,如以旅游养老核心企业集团为中心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以老年人入住和资源共享产生的现金流为抵押的质押融资业务等。此外,要建立和优化养老产业的评价体系和授信审批流程,改善金融服务。

探索多元融资模式,提升金融支持效率

一是尝试运用资本市场融资。鼓励企业有步骤地在主板、中小企业板块、区域股权交易市场上市融资,增强企业资本实力和影响力,拓展发展空间。积极尝试利用企业债、公司债、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工具进行融资。二是探索PPP模式在旅游养老产业的运用和推广。旅游养老产业是多产业的融合,应在养老机构建设、旅游景区及设施、老年医疗卫生服务及老年文化、体育等领域积极尝试PPP模式的应用。可在哈尔滨等条件较好、配套能力强的地方先行试点,积累经验后进行复制推广。三是引入其他渠道的资金。要鼓励保险资金进入养老机构等旅游养老产业,优化资金来源和期限结构。可通过投资入股、战略重组等方式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并切实保障民间资本应公平享有的权益。

丰富金融产品供给,提升养老保障能力

一是通过创新提升老年人支付能力。金融机构应根据老年人特征和需求开发专属的投资和融资产品,通过增强支付能力提升对旅游养老服务的需求和购买力。如按月或按季返还收益的低风险小额理财产品等,研发按实际购买力量化的新型养老基金产品,放宽老年人申领信用卡的年龄限制和授信额度,开发养老专项贷款,等等。二是通过创新提升养老保障能力。要加快保险产品创新与服务对接,提升养老质量和老年群体抵御风险能力。如借鉴美国、德国的经验推出长期护理保险,并大力推广;开发适合老年群体和可购买的医疗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同时,探索“互联网+长期护理模式”,推动保险产品与养老服务机构、医疗机构和家政服务机构的合作,畅通服务对接通道,推动形成完整的“医”“养”“护”服务体系。

猜你喜欢
价值链黑龙江省养老
养老生活
数字化转型与价值链成本管理研究
价值链会计研究的现状和管理理论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养老更无忧了
《价值链重构》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2014年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二等奖)
成本价值链理论对管理会计的影响分析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