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林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2018-05-17 05:32撰文林云举
浙江林业 2018年4期
关键词:林地浙江林业

●撰文//林云举

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目标和任务。省委、省政府对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了具体部署,对林业工作和生态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期特别策划,带您从浙江行动到“两会”代表建言,再到乡村振兴示范县、美丽乡村示范县建设,阐述如何实施林业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

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浙江森林资源丰富,近三分之二的陆地被森林覆盖。全省现有林地面积9914万亩,森林面积9117万亩,林木蓄积3.6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1.17%,居全国前列。浙江的省情、林情,决定了浙江林业在实施乡村战略中大有可为。浙江林业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打开“两山”转化通道,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绘好经济蓝图 推动产业兴旺

2016年,国家林业局把浙江列为“全国现代林业经济发展试验区”。浙江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加快林业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和转型升级,2017年全省林业行业总产值达到5633亿元,同比增长10%。浙江将依托深厚的森林资源禀赋,按照“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要求,以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现代林业发展路子,为乡村振兴绘好经济蓝图。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竹产业和木本油料产业是浙江的两大林业特色主导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2016年,竹业综合总产值470亿元,约占全国的1/4;油茶、山核桃、香榧等木本油料总面积429万亩,产值超80亿元;花卉苗木生产面积达到230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超过570亿元。今后,在继续发挥主导产业优势的同时,要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林业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和转型升级。实施“一县一品”特色林业产业提升计划,形成主体协作紧密、产业链条完整、利益联结高效、竞争能力较强的现代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深入挖掘特色富民产业,做强木本粮油、竹产业、花卉苗木等主导产业,实施“互联网+产业”行动,做大块状集聚经济,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重点发展以铁皮石斛为重点的林下中药材产业。拓展竹制品应用领域,积极推动竹缠绕等新材料技术应用,突破竹产业发展瓶颈。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目前,浙江已命名森林特色小镇52个、森林人家93个。全省森林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1.8亿人次,产值1356亿元,发展森林休闲养生业已有很好的基础。下一步,要依托浙江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和地域特色文化,建设一批健康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森林休闲养生示范点。培育各具特色的森林特色小镇和森林人家,加快现代国有林场建设,打造全国一流的森林休闲养生福地,积极举办森林旅游节等展会活动,大力推介浙江森林旅游休闲生态产品,充分挖掘绿水青山背后的金山银山,发展“绿色经济”“美丽经济”。

提升打造特色品牌。目前,浙江初步形成了林业标准体系,近5年,有2家林业企业获得省政府质量奖,197个林业类产品被评为浙江名牌产品,5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已连续举办十届的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年均参加的国家和地区40多个,累计实现成交额393.5亿元,已成为全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性林业盛会。下一步,要进一步树立品牌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森林食品示范。致力于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标准强林、质量强林、品牌强林行动,推进科技研发、标准研制和产业发展、品牌培育一体化,提升森林食品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着力构建质量追溯制度、企业经营诚信机制和质量监管体系,引导经营者共同维护森林食品品牌质量安全。要搭建好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等林产品营销平台,加大招商招展力度,确保展会规模、经贸性、影响力等继续位居全国林业展会前列。进一步推进“电商换市”,引导企业开展林产品电子商务,促进林产品线上销售,让林产品从深山中“走出去”。

打好青山底色 实现生态宜居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及二次全会提出建设浙江“大花园”和“森林浙江”的目标。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林业系统深入践行“两山”重要思想,围绕“五年绿化平原水乡,十年建成森林浙江”的目标,加快推进现代生态林业建设。浙江大力开展国土绿化,生态质量明显提升,资源总量持续增长,森林结构质量持续稳步提升,为乡村振兴添上了一笔浓厚的青山底色。要坚持统筹保护发展,高水平、高质量推进国土绿化美化,始终牢记加强生态资源保护的责任担当,真正做到像保护眼睛、对待生命一样保护好、管理好宝贵的生态资源,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和美好环境的期盼。

全域提升乡村绿化美化水平。衢州的“一村万树”行动被省委书记车俊予以充分肯定。下一步,要在全省全力实施“一村万树千村示范、万村推进”行动,落实“一村万树千村示范、万村推进”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打造一批“一村一品、一路一景、一乡一韵”的生态宜居乡村,为乡村振兴提供绿化美化示范。进一步提高平原绿化建设质量,力争到2022年,全省新建和改造平原绿化面积40万亩以上,建成1000个以上“一村万树”示范村。认真贯彻2016年9月省长袁家军重要批示精神,将“新植1亿株珍贵树”作为林业转型升级和“大花园”建设的抓手,连片建设珍贵森林,沿线推进彩色森林,全面打造健康森林,建设一批集景观功能、生态功能、珍贵用材储备功能于一体的珍贵彩色森林,精准提升森林质量,进一步改善乡村生态条件。

严格保护森林生态资源。目前,浙江在加强野生动植物动态监测、推进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保护、强化野生动植物监管、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活动、做好野生动物疫病监测防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后,要严守林地、湿地、物种生态保护红线,切实加大保护力度,规范林地保护管理,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强化“天然林、公益林、商品林”管理,大力推进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一区两园”建设,积极探索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机制,确保浙江生态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功能改善。加快提高生态资源科学管理水平,完善森林资源考评机制,创新森林资源监测技术,探索生态公益林赎买等森林资源管理新政策。大力提升森林火灾综合防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林区管理能力,切实维护林区平安稳定。

讲好人文故事 引领乡风文明

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既是生态资源,也是文化资源,寄托着美丽乡愁,传承了良好乡风,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要坚持生态普及、文化引领、理论研究并进,秉持发掘保护、传承利用、融合发展并举,大力建设和弘扬森林生态文化,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促进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生产生活方式。

深入挖掘“乡愁”文化。古树和古道,是自然与先人留给我们的独特自然资源、稀缺旅游资源和珍贵文化资源,一经毁坏,不可再生。浙江已启动实施专项保护工程,省财政投入近2亿元对一级古树和重要森林古道进行重点保护,打造了129个古树名木主题公园,修复了20条森林古道。要多措并举,让人们充分感受到森林之美、古树之奇和古道之韵,传承“乡愁”文化,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贯彻落实《浙江省古树名木保护办法》,按照“一树一策”的要求,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结合古村落建设和乡村旅游开发等活动,继续打造一批古树名木主题公园和休憩区。在高质量完成普查任务的基础上,采取实体挂牌和虚拟挂牌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开展古树名木挂牌工作。开展古树名木认养工作,继续探索古树名木保险,扶持培育古树名木专业保护队伍,进一步提升古树名木保护水平。制定森林古道保护、修复与利用的规划方案,开展浙江“智慧古道”平台建设。

广泛开展生态教育。森林和湿地是人类文化的源泉,在培育乡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浙江已命名179个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32个行政村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数量全国第一。要结合“湿地日”“爱鸟周”等活动,多层次、多样式地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引导人民群众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生活。加大“最美”系列宣传力度,与“浙江发布”官方微博、微信网络平台积极合作,扩大宣传面和影响力,积极举办油茶、香榧、山核桃文化节等生态文化传播活动。要进一步加快生态文化基地建设,深入挖掘浙江生态自然资源和生态人文资源,重点命名一批生态资源丰富、生态保护良好、生态经济发达、文化特色鲜明的生态文化基地,打造生态文化宣传、教育的主阵地。

北山千峡湖湿地

唱好改革新歌 推进治理有效

林业改革,为的是不断释放发展的活力。近年来,浙江积极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创新林业股份合作制改革、林地经营权流转证发放制度和林业金融改革,完成国有林场改革,交出了一张张群众满意的答卷,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要坚持深化改革不动摇,着力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打造“全国深化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努力建立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经营体制机制。

推进林业“最多跑一次”改革。目前,浙江林业统一了省市县三级“最多跑一次”事项,编制下发了服务指南,实现了林业系统群众和企业办事事项100%“最多跑一次”。下一步,要以林业“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突破口,深化林业行政审批、综合执法和中介服务改革,加大林业行政审批权力的减、放、转力度,做好“最多跑一次”事项数据共享工作,解决信息不畅的问题,尽快实现林业公共数据归集和审批系统共享应用。进一步优化审批程序,不断完善服务流程,全面提升林业行政管理和服务能力,努力实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同时,把发展林业社会化服务作为转变管理方式的重要手段,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培育林业中介服务组织,加快发展现代林业服务业。

胥岭古道

深化林地三权分置改革。浙江在创新林业股份合作制改革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总结推广了林地、林木和家庭林场3种股份合作制成功模式。全省已建立林业股份制合作组织168家、专业大户4347户、家庭林场1645个、“林保姆”式专业户3.58万户。颁布实施了林地经营权流转证发证管理办法,累计发放林地经营权流转证1352本,涉及林地549.57万亩。要进一步积极稳妥地调整林业生产关系,引导林地经营权股份化流转,推行“保底+分红”的利益分配机制,探索建立林地入股流转奖补政策,完善三权分置机制,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林地经营权,培育壮大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提升林业经营水平和综合效益。加快实施林地经营权流转证制度,扩大林地经营权流转证发放范围,调整发证条件,简化发证程序,把经营权流转证作为办理林权抵押、林木采伐和其他行政审批等事项的权益证明,维护林权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

推进林业投融资制度改革。浙江的林业金融改革起步较早,成效突出。已推广多种林权抵押贷款模式,贷款规模和覆盖面不断扩大,5年累计发放贷款超过350亿元,借款农户超过50万户,比5年前分别增长了3.37倍、3.84倍。下一步,要落实市场配置资源政策,发展绿色金融,充分发挥财政政策与金融信贷政策的协同效应,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优势,全面激活沉睡的森林资源,通过抵押、评估、担保、保险等金融手段,以贴息资金为杠杆,推动森林资源变资本,加快各类资本进山入林发展林业。

安吉中南百草园

做好富民文章 助力生活富裕

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民,林业产业发展得好不好,关键要看林农富不富。浙江的林业工作始终关注林农的权益,着力提升林业富民能力,加快推进富民林业现代化,助推“富裕乡村”建设。要以深化“一亩山万元钱”行动为抓手,深入实施精准帮扶,不断放大科技富民的覆盖面和受益面,逐步提高生态补偿标准,保障好林农权益,让更多的林农走上致富之路。

推广科技富民模式。要以现代林业示范园区、专业示范村、示范户为载体,树立一批高效集约的示范典型,建立不同模式的科技示范基地,织好科技示范网,充分发挥科技的乘数效应。要坚持因地制宜,认真分析当地区位条件、自然资源、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合理确定“一亩山万元钱”发展目标和规模,科学选择适合当地的具体模式,积极稳妥推广林下套种三叶青、铁皮石斛仿生栽培等十大“一亩山万元钱”科技富民模式,切实提高其成效和影响力。要持续深化和拓展“一亩山万元钱”科技富民模式,以当前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中的科技需求为导向,充分尊重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和支持基层林业科技人员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及时发现基层涌现出来的新技术、新模式、新成果,并进行深度挖掘和认真总结,形成更多的“绿色、生态、高效”的“一亩山万元钱”科技富民模式。

保障林农合法权益。5年来,浙江新增省级生态公益林面积517万亩,省级以上公益林面积达到4535万亩,占林地的46%,补偿标准从2013年的19元/亩提高到31元/亩,其中大江大河源头县和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为40元/亩,位居全国前列,惠及1300余万人。2018年,《浙江省公益林和森林公园条例》正式颁布实施,条例规定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逐步提高省级补偿标准,设区的市、县(市、区)的补偿标准不得低于省规定的标准;无论是范围划定、管理职责,还是变更调整,都要与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协商,并征得同意,具体内容要签订协议。同时提出,放活使用权和收益权,在不改变公益林林地用途和性质的前提下,公益林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和补偿收益权可以依法流转。这为维护林农合法权益,促进林农增收提供了法律保障。

猜你喜欢
林地浙江林业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Mother
Task 2
Summer Is Coming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land produces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浅谈明水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