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探微

2018-05-18 11:39王兴才
读写算 2018年28期
关键词:学习情境新课标创设

王兴才

摘 要 学习情境的创设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起到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就要在平时多加思考,将学习情境的创设与数学知识的学习联系起来,将数学知识赋予故事中、赋予生活中、赋予新旧知识的联系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关键词 新课标;小学数学;学习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8-0006-01

“学习情境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如何做到“不同的人在教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冲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思考中,主动的去探索知识。如何创设学习情境?应注意哪些问题?作者将与各位同仁一起探讨。

一、创设学习情境的方法

(一)将知识融入故事中。小学生形象思维和情感比较丰富,爱听故事,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创设生动的故事场景和情节,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必然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1.从童话中开始学习。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受年龄及认知水平的限制,对具体生动的事物和故事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将抽象的知识赋予生动的童话故事情节中。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比一比》,通过小猪盖房子这一生动的故事情节,让学生体会到物体数量的多与少,逐步渗透数学中数大小比较这一抽象的数学知识。

2.在名著中进入学习状态。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童话离他们就太远了,也调动不起他们的兴趣,而利用他们耳熟能详的名著故事进人学习,那就不一样了。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点的移动》在设计学习情境引入时,就用《西游记》中孙悟空夺金箍棒的情节引人,直观体会成倍的变大变小的感觉,进而引入研究小数点移动的规律上,让学生在名著中渐入学习的佳境。

(二)将知识融入生活实践中。新课标中“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来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所以,数学的学习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学习情境也要从实际生活出发,这样才能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

1.生活中现有的素材,教会学生数学知识。生活中的许多事物现象都存在着数学知识。如商店中商品的摆放,渗透的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分类的知识;剪纸游戏及蝴蝶、球拍等,渗透的是二年级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商品的价格、身高尺寸等渗透的是小数的基本知识……只要教师和学生注意生活中的现象,相信它们都会成为数学研究和学习的对象。教师可以充分将这些现有的素材充实到课堂中去,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意义,揭去数学的神秘面纱,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是有用的科学。

2.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问题的矛盾和冲撞中,产生和发展的。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创造的就是这样一个学习情境:同学们在露营野炊,每人带了一种水果和点心,那现在有一个月饼要分给四个人,每人分到多少?学生利用以往的知识无法解决,这样就使学生有了一个认识的冲动,创设了一个学生要通过学习才能解决问题的一个情境,调动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顺理成章的进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认识分数。

(三)将新知识融入旧知识中。利用练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时,由于教材的改动,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前,已经在练习中多次练习测量并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度数,甚至也接触过四边形的内角和,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没有新鲜感,这时教师可以改变策略,从知识的验证上入手,“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吗?”利用这一问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管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教师都可以顺其自然的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完成对定理的验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学习不仅学习的是结果,更要会验证结果的正确性。

二、创设学习情境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不要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要认识到课堂的主人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创设学习情境的时候,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学习经验进行分析,充分了解学生,不能为设计情境而设计问题,将难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手段,这样必然会将课堂的气氛带入低谷,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效率。

(二)学习情境的创设轻松、简洁。学习情境的创设不能太啰嗦,适可而止,注意有效性。在利用故事引入教学的情境中,教师不能一直沉醉在故事里而忽略了学习内容。如上面提到的《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点的移动》,在这里故事“孙悟空的金箍棒”就是一个引子,就是为提供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而创设的,教师不能将故事叙述的特别完整,否则,会让学生将本节课的数学知识忘得一干二净。

总之,良好的学习情境的创设,是一节好课的开始,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更能引导学生在数学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上有所进步。而创设学习情境的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每种方式都有它的优缺点,每种方式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交融的,它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

猜你喜欢
学习情境新课标创设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创设未来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探讨数学教学中学习情境的创设方法
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实践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