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的整合

2018-05-18 11:41吕惠
读写算 2018年29期
关键词:有效整合小学教学德育

吕惠

摘 要 在教育教学体系中,小学是处于基础阶段的,而学生的道德品质也是在这个阶段逐渐形成的。因此,德育在小学阶段起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如何将德育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去呢?本文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简明阐述观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教学;德育;有效整合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9-0027-01

一、为人师为人表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指教师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教学生做人的道理,同时教师还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的形成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以身作则,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为学生做一个好的表率。

例如,教师在讲解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让学生实验探究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之间的比值大概是多少,学生通过计算约得3.1415926……这里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π(圆周率),教师告诉学生这是由我国古代的数学家祖冲之发现的。然后,教师将祖冲之如何算得圆周率的过程简要告诉学生,并介绍了祖冲之的个人事迹。随后又谈到了几位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及其伟大的贡献,这样既能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奥妙,又能提升学生对中国数学家的崇拜。进而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从而触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合作学习展现集体主义

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主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自主探究,但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独自摸索,教学进度慢,成效低。新课改建议教师实行小组学习,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既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比如说,教师在讲授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对称、平移与旋转》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先对图形的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等概念进行讲解,并例举相应的图示,然后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积分,积分高的小组可以获得奖品),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不同的图形,问该图形是什么变化?由学生抢答,答对者所在的小组加1分,最后看哪个小组的积分最多。随后,教师又让学生例举除老师展示之外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对称、平移和旋转,这样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在此教学活动完成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对称来做剪纸,以小组为单位,哪一组剪出来的对称图形种类多,该组获胜。以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学习,又可以帮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形成集体主义精神。

三、数学也可以“劳逸结合”

现在很多家庭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疼爱,爷爷奶奶更是视为珍宝,对他们基本上都是有求必应。我们都知道对孩子过于溺爱其实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基于小学生还不懂事,教师应当给予正确的教育。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教学,联系教学内容,适当地开展劳动教育。学生亲身体验过劳动后,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和认识到金钱的来之不易,从而培养学生勤俭节约、懂得感恩的道德素质。

例如,教师为学生讲述北師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圆角分》的相关知识时,除了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和换算之外,还可以将该教学内容变成实践课。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去敬老院,以小组为单位,然后给每个小组分配任务,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会给予学生一定的报酬。那么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劳动获得报酬的形式来认识到赚钱的辛苦,回到家后能主动地帮助家长做家务,懂得孝敬长辈。经过这次亲身体验后,学生对钱、对圆角分也有了一个更直观的认识。然而,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并不一定要设置劳动课程,就好比数学教学中,若有适当的内容可以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那么可以将数学内容与劳动教育相结合,这样既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又可以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素质。

四、数学延伸课堂内外

很多数学教师认为上完课就完事了,但其实不然。小学数学的内容很多都是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过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课堂上可能很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用处,教师应该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去,在课上讲授知识,在课外让学生应用知识,适当地布置课外活动,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比如前面所例举的去敬老院做义工。

又比如说,社会呼吁保护环境,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了。小学生也接受过保护环境的教育,在环境污染物中最常见的是塑料袋。那么在数学教学中该如何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呢?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到二年级教材中都设有《统计》的相关内容,教师在讲完统计的相关知识后,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回家统计下家中的塑料袋数量以及小区周围垃圾桶的个数)。学生在统计的过程中对统计的知识在脑海中进行了一遍回顾,同时可以通过统计的结果,与学生探讨保护环境的方式有哪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五、小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单纯地传授数学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品德素养,积极做好数学教学与德育之间的整合工作,以此来确保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不但能学到数学知识,还能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易永周.润物细无声——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7):168-169.

猜你喜欢
有效整合小学教学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整合初探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