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的自主探究式教学策略

2018-05-18 11:20郑志军
读写算 2018年26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郑志军

摘 要初中数学的知识,往往是需要经过学生一定的思考基础上,才能学的扎实、学的牢固。而自主探究式教学,就是基于让学生主动思考而开发出来的。我们教师应当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的引导工作,并为学生自主探究搭建合适的平台,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思考知识、探究知识,并将知识有效的内化。本文结合笔者的一些思考与经验,谈一谈初中数学的自主探究式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6-0183-01

数学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诸如物理、化学等其他课程知识的基础所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现今的教学从原来以“知识”为主的教学形式,转变为在知识教学基础上,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对传统教学进行创新与改进,转变传统教学思想,应用更为科学的教学方式,比如说自主探究式教学。其不仅保证了知识教学有效性,同时更体现了“以生为本”、“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思想,值得我们初中数学教师深入研究。

一、构建良好课堂情境,激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

课堂教学情境,是落实自主探究式教学的重要基础。从客观的角度来讲,想要让学生围绕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就需要教师将学生真正的“引入”到课堂中。教学情境无疑是必备良药。在构建课堂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结合他们熟悉的、有一定趣味的因素去构建情景。在平时教学中,笔者经常通过学生的“生活”角度来进行情境的构建。因为,在数学课本中,有不少知识都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有大量的生活现象蕴含着数学信息。以生活作为课堂情境的“支架”,可以牢牢的抓住学生的目光,提高他们的兴趣。并让课堂学习氛围变得轻松自然,同时这也有益于学生数学的自主探究学习。

比如说,在教学绝对值与相反数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现象构建情景。如“小明的家在学校东边5千米处,小丽的家在学校西边3千米处,以学校为原点,分别在数轴表示出小明家和小丽家的位置。”通过这个现象,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在探索的过程中,可以快速的了解绝对值的概念。

二、提出数学问题,吸引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想要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知足探究,良好的数学问题是其中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知识,设计一系列的数学问题,可以是应用题式的提问,也可以是具体题目的计算与分析,用问题作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的原点,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需要教师明确一点的是,提出的问题可以要难易适中,可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不能够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这样做主要是照顾到学生群体的个体差异性,如果问题难度过高,那么只会使一些学习能力不是那么突出的学生丧失自主探究的斗志,影响数学知识的学习。

比如说,在教学“认识三角形”的过程中,虽然学生在教学阶段都已经接触过三角形的相关知识,但是初中数学的三角形知识难度系数要高出小学阶段的三角形,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要由浅入深。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一下自己在小学阶段已经了解过三角形哪些方面的知识。在学生诉说的过程中,他们会对初中的三角形知识产生一定的好奇。接着,教师就可以拿出之前准备的小棒,长度分别为4,6,8,12厘米,要求学生任选三根拼接三角形,通过问题吸引他们在自主探究意识下亲自动手尝试和操作,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与归纳能力,有助于他们总结如何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的方法,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三、把握课堂节奏,落实自主探究活动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将课堂的教学安排的满满的,虽然会收获不错的教学效果。但是这些教学效果只是停留在表面,实际上学生的思考往往都是跟着教师走,他们大多被动的进行学习,并且长期如此学生也会产生思维定势,不利于数学的深层学习。因此,教师必须明确这一低昂,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教学的节奏,应为学生留下自主探索的时间,将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这里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来进行,即为学生布置好学习任务,或是提出问题后将探究过程交给学生。

比如说,在教学“平行线”的相关知识点中,教师就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带领学生观看一些生活中的建筑物,让学生从平行的知识点角度,观察那些建筑是处于平行的状态。在此之后,教师就可以先为学生分组。一般情况下,合作学习小组,一般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策略筹建。分组时以4-6人为一组比较适宜,使小组内各成員形成性别、学习成绩、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一般一个小组内学习基础上、中、下的比例以1:2:1为佳。这有利于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内的合作与小组间的竞争。既要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发挥集体的智慧。让小组内成员在白纸上画出平行线状态下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中思考这几个角的特征。为学生明确平行线的同位角相、内错角相等以及同旁内角互补打下基础。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就可以让每个小组说一说这几个角的特征。由于特征是学生共同探究得来的,因此他们对课堂的关注度会更高,同时这也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四、结语

总的来说,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自主探究式教学,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同时在提升学生探究能力、探究思维上也有着较强的帮助。我们教师应当重视这项教学方法,在引导学生深入数学学习的同时,积极反思课堂教学中的不足,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快速的构建数学知识体系,促进他们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秋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7(7):58-59.

[2]宋勃发.初中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低效的原因及对策[J].学周刊,2016(12):110-111.

[3]傅乃彬.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52.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