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讨

2018-05-21 11:01刘斌炎
求知导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层级分层函数

刘斌炎

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1.加强心理沟通

对于分层,部分高中生和家长容易产生误解,认为分层次就是歧视。因此,开展分层教学之前,教师应充分与家长和学生沟通,确保其了解该方法,并进行心理疏导。同时把意见征求书寄给家长,将分层教学的相关内容详细陈述,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认知,并鼓励孩子接受。也可采用网络解疑、电话访问等方式,分析过去的教学法和分层次法的区别。为消除家长和学生的担心,进行心理沟通时,需强调两点:第一,层次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目的是认清学生的真实水平,并在此基础上予以提升。所以并非在高层次就对学生有利,而要清楚自身能力。第二,层次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适当调整,基础差的学生通过努力也可以进入高层级,而尖子生如果太骄傲不进取,也可能会退步。

2.合理确定分层

如何分层很关键,应综合考虑学生各方面,对其进行整体考查。可选取基础现状、主动性、自觉性、接受能力、学习态度、自信心等指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打分,同时教师还要结合其平时的表现作出客观评价。一般都会分为三个层级,但笔者认为可适度增加,比如分为A~E五个层级,其中,E级为底子薄弱、成绩较差且态度消极、缺乏自信的学生,基本没有人全部符合,设计这一层级主要是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同样,最初阶段达到A级的学生也极少,可给学生提供上升的空间。然后,需确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以D层级学生为例,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令其理解并掌握最基本的内容,提问应以基础问题为主,教学方法宜用模板式,考评时则要先鼓励,再指出其不足之处。

3.层次变动方式

正如前面所说,层次是根据学生的表现不断变动的,A级和E级的人都极少,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他们并没有那么差,但距离优秀还有一定的差距,进而培养他们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既要努力进取,又不能太过骄傲。至于变动时机和方法,教师可以抓住关键因素,如成绩、态度等,素质教育不提倡唯分数论,但成绩无疑最能直接反映学生的综合表现,包括课堂知识掌握情况、考试技巧等。而态度则关乎层次教学法的开展,所以整个过程都必须观察学生心态的变化。随着学生基础的巩固以及成绩的提升,教师应适时创造升级条件,可以鼓励学生自己申请,也可以通过暗示等方法予以引导。如果部分学生需要降级,教师务必做好心理开导工作。层次变动不能太过频繁,每学期2~3次即可。

二、实际中的具体应用

1.课堂教学

在过去教学中,往往是根据知识点的难度确定教学方式,以提高课堂效率。比如,函数方程组的表达形式可以一带而过,学生了解即可。而方程组的求法原理则需要学生弄清楚,再高一层次,需要灵活运用,如代入法、消元法等。这种方法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只是把教学内容划分层次,而分层教学则是兼顾学生层次、知识难度。D层次学生熟悉方程组的表达形式,能够根据教材上的步骤完成练习即可;C层次学生则要脱离课本,熟练掌握解题步骤;B层次学生应该灵活运用常用的求法;A级学生则要求能推理各种求法,并在应用中灵活转换。课堂提问时,教师可问D级、C级学生是否掌握刚才的内容,有无疑问;针对B级学生则可问其是否有新的想法。课堂练习亦是如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层级安排相应的习题。

具体来说,在“函数的概念”学习过程中,可以设置多个问题,包括函数定义是什么?函数取值范围?为什么函数y确定范围和x对应?能否对函数重新进行定义?函数记号如何,新函数定义与原来的定义异同点在哪?针对D、E级的学生,教师应该对教材中函数定义这些简单问题进行解答;针对B、C级学生进行有效的拓展,引导学生思考;而针对A级学生就需要解答如给函数重新定义并找出异同点这类的问题。

2.课后辅导

在留置课后作业时,D级学生完成教材上的习题即可,如果教材习题有难度,可将其分解开;C级学生则侧重于巩固练习,习题涉及主要知识点、疑点难点;B级、A级学生则可做一些经典题目,或者从课外资料中挑选一些难度较大的提高题,不强求学生能全部解决,但要有思考过程。

课后辅导很容易被忽略,教师和学生的空闲时间经常冲突,采用分层教学法,教师需掌握辅导方法。若是A级、B级学生,尽量让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互相帮助,教师可予以适当点拨;C级学生则可建立小组,合作交流,相互之间补充促进,提高自学能力;D级学生可予以个别辅导,使其打牢基础,并逐步掌握学习方法。辅导不同层次时,尽量分开,以免彼此间打扰,如果低层级的学生有兴趣,也可以旁听。

3.复习考试

一般而言,课堂复习时间较短,依据分层教学法,A级学生可以自由复习,B级学生则可引导他们尝试用新方法解题,在平时练习中一定会遇到不常用的新方法,主要是为了强化学生的创新求异意识。C级学生则要熟练运用求根公式、因式分解等方法,D级学生熟练掌握教材重点内容,并能用最基本的方法解题。

为突出分层教学法,在期中、期末等重要考试中,教师可设计不同难度的试卷,由学生根据自身实力选择。如果平时表现优良的学生选择D级试卷,教师可在综合评分中减分,这么做是为了避免学生为考高分而故意选低层级的试卷。而对于低层次选择高层级试卷的学生,应视情况而定,有些学生潜力很强,有些则是为了希望能獲取好评价。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问给予不同的解答,以适应学生为主,针对层次较低的学生要多加关注,提高他们对学习数学的热情,增强信心,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测验试题,让学生在同层次进行比较,同时也要加大统一试题的比较,让不同层次学生比较自己的优势和缺陷。同时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当然,分层教学不仅仅是课堂、课后以及评价三方面,同时还应该对教学目标、课前预习等方面加以分层,根据将学生所分的层次,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在课堂、课后以及评价中遵循目标原则,确保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习到数学知识,满足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大纲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分层教学并不是单纯地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

每个学生的思考方式、学习能力、基础都不同,应该因材施教,根据其具体水平采用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受重视,为解决应用中的困难,还需教师做足准备,灵活应变,充分发挥该方法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胡明敏.浅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分层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

[2]赵庆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与分班教学的利与弊[D].延吉:延边大学,2015.

[3]吴志梅.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读与写,2017(27).

[4]罗招会.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体会[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7(1).

[5]曾 荣.浅析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J].关爱明天,2015(2).

[6]饶建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方法[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版),2015(9).

猜你喜欢
层级分层函数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层级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2014—2016贵州英语学考、高考学生认知水平分析
关于函数的一些补充知识
高中数学中二次函数应用举隅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