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悬索桥梁主索鞍底座铸造工艺设计与实践

2018-05-22 04:27郑建斌蓝敏俐陈忠士卢梦思
铸造设备与工艺 2018年2期
关键词:冒口悬索桥钢水

郑建斌,蓝敏俐,陈忠士,卢梦思

(1.福建兴航机械铸造有限公司,福建长乐 350203;2.福建船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 350000)

悬索桥因造型美观、规模宏伟、跨越能力大在现代桥梁中得以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大跨径桥梁中占有绝对优势,常被人们称为“桥梁皇后”。主索鞍及其底座与悬索桥主缆结构一样,是不可更换的,目前悬索桥主缆和索鞍结构设计安全使用寿命在100年以上。主索鞍是悬索桥主缆系的主要受力传力构件,主索鞍底座的主要作用是支承主索鞍、主缆,并将主索鞍、主缆的载荷传递到主塔和支撑[1]。因此,作为核心受力构件的主索鞍底座,其质量决定了全桥的安全,主索鞍底座的品质必须重视,以避免“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1 铸件技术要求

1.1 铸件简图、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

主索鞍底座简图见图1,外形尺寸4 420 mm×2 600 mm×200 mm,材质为ZG270-480H,毛重约12 t.主要化学成分要求见表1,主要力学性能见表2.

表1 主要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表2 主要力学性能

1.2 主要技术要求

1)铸件应符合标准GB/T 7659-2010《焊接结构用铸钢件》的规定,铸钢件尺寸公差按照GB/T 6414-1999中CT13级,保证有足够的加工余量。

2)钢水出炉前应从精炼炉内取样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铸钢件应有质量合格证明书,包括生产厂名称代号、图号或件号(发运号)、牌号、炉号、热处理、无损检验、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3)铸钢件清砂后,应进行整体退火处理,以消除铸造应力,在割除冒口、粗整外形和焊补后,进行正火加回火或调质处理。

图1 主索鞍底座简图

4)铸钢件加工面经粗加工后进行超声波探伤,应按GB/T 7233.1的规定进行,要求2级合格;铸钢件精加工面,应按GB/T 9444-2007进行磁粉探伤,要求2级合格。

1.3 铸造工艺性及技术要求分析

主索鞍底座铸件的铸造工艺性及技术要求具有两个显著特点:

1)平板类铸钢件一般指其断面长、宽与厚度之比大于5的铸件[2],主索鞍底座长厚比值为22,宽厚比值为13,远高于5,是典型的大型平板类铸钢件。其形状虽然简单,但往往不易铸好,铸造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变形、夹砂、气孔、中心区域缩松等缺陷。

2)对铸件内在品质要求特别高,要求按GB/T 7233.1的规定进行超声波探伤,要求2级合格,应按GB/T 9444-2007进行磁粉探伤,要求2级合格。

以上是主索鞍底座铸件生产难点所在,必须在铸造工艺设计时予以充分考虑,在铸件生产过程中加强过程控制。

2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2.1 确定浇注位置及分型面

浇注位置的确定是铸造工艺设计的重要环节,关系到铸件内在质量及尺寸精度。在综合分析了主索鞍底座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及现场生产实际情况后,选取主索鞍底座工作面朝下,并倾斜浇注的工艺方案。由于铸件长度超过3000 mm,选择在浇口对侧垫高300 mm.

其优点在于:

1)主索鞍工作面是处于朝下浇注位置,防止重要面上产生砂眼、气孔、夹渣等铸造缺陷,有利于保证工作面内在质量要求[3]。

2)采用倾斜造型,浇注辐射热不会长时间作用于整个上表面,而是不断地作用于新的表面上,铸型表面能及时地被上溢的金属液所浸压,故夹砂、鼠尾、粘砂等型砂方面的缺陷可以减少[3]。

3)采用倾斜造型浇注,由于金属液由铸型底部注入,金属液自下往上溢,充型平稳,可避免平浇时分散的薄层液流状态。同时金属液流的充型方向与型腔排气方向一致,便于型腔中的气体顺利外逸,铸件不易产生气孔。

4)采用倾斜浇注,相当于轻度的阶梯浇注,抬高冒口端,增加冒口补缩效果,有助于消除缩松[3]。

其不足在于:倾斜浇注造型相对困难,跑火风险高。

主索鞍底座工艺简图见图2.

图2 主索鞍底座工艺简图

2.2 确定工艺参数

1)铸造收缩率

铸件的铸造收缩率包括自由收缩和受阻收缩,一般铸件大都是受阻收缩,铸件的收缩率不仅与铸件的材质、结构特点、造型材料有关,还与铸件各部分在凝固过程中所遇到的受阻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4]。主索鞍底座长、宽方向收缩受到一定阻碍,收缩率选为1.8%,而高度方向收缩阻力较小,近于自由收缩,收缩率选为2.0%.

2)加工余量

大平板类铸件由于其在凝固冷却过程中在上、下层,内、外层,外围与中心之间的冷却速度先后不一致而产生应力,从而导致大平板类铸件易翘曲变形。解决变形的根本途径是使铸件冷却速度趋于一致,这种变形将会小得多[4]。解决变形可通过浇冒口、冷铁的合理设置来实现,必要时也可通过在模型上、型腔内设置反变形量,还可通过加大余量来实现。由于主索鞍底座本身结构上有较合理布置的筋板,能起到一定防变形作用,因此不考虑设置反变形量,而是将工作面加工余量适当加大些,定为25mm,其余定为18 mm.

2.3 浇注系统设计

浇注系统设计是铸造工艺设计的重点环节,直接影响铸件质量。保证钢水平稳地充满铸型,并有适当的上升速度,这是浇注系统设计基本要求。选择开放式浇注系统,采用一个漏底浇包浇注工艺,一道横浇道设置在主索鞍下部,再分四道内浇道两侧分别浇入,将钢水分散均匀引入。

漏底包选用φ100注口砖,根据开放式浇注系统原则,浇注系统各组元断面积的比例为式(1):

式中:ΣF包—包孔的总截面积,cm2;ΣF直—直浇道的总截面积,cm2;ΣF横—横浇道的总截面积,cm2;ΣF内—内浇道的总截面积,cm2.

因此,直浇道选用内径φ130耐火陶瓷管,横浇道选用二道内径φ100耐火陶瓷管,内浇道选用四道φ80耐火陶瓷管。

浇注时间t与钢液上升速度VL用式(2)和式(3)验算[4]:

式中:G—型腔内的钢液总重量,kg;N—同时浇注的浇包数量,个;n—每个浇包的包孔数,个;V包—钢液的浇注重量速度,kg/s.

式中:C—铸件在浇注位置的高度,mm.

经核算,这样的浇注系统,能够保证充型快速、平稳、顺畅,有利于夹杂物等杂质的上浮,充满型腔的时间较为适宜,能获得轮廓完整、清晰的铸件。

2.4 冒口的设计

主索鞍底座热节点较多,考虑冒口避免放在铸件应力集中的部位,以免由于加大温差造成铸件变形或开裂,将铸件划分成10个需要补缩的区域,考虑采用明保温冒口,以达到良好的补缩效果。针对主索鞍底座需要做探伤检测,内在致密性要求较高,冒口补缩范围也不宜选择太大,综合考虑冒口补缩距离选择冒口重量≤3 t.

冒口计算方法采用模数法进行计算[5]。

1#冒口:

从计算结果来看,铸件工艺出品率符合大型铸钢件生产的要求,说明冒口尺寸和数量的选择是合适的。主索鞍底座冒口工艺设计如图3.

图3 主索鞍底座冒口工艺

2.5 CAE模拟验证

大型铸件生产需要应用CAE仿真技术对铸造全过程进行模拟,可直观展示铸件凝固过程可能存在的铸造缺陷,针对性采取工艺措施或调整工艺方案,不断对工艺进行设计优化,大幅度提升铸件品质。而且通过CAE技术广泛应用,大大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了新产品开发成本,满足客户质量要求。

主索鞍底座冒口工艺凝固过程模拟结果如图4所示,冒口剖面缩孔底部距离铸件面约有120 mm左右,根据经验判断,这样距离对铸件是安全的,说明冒口对铸件的补缩是足够的,能保证主索鞍底座铸件组织致密,也验证了冒口尺寸和数量的选择是可靠的。

图4 主索鞍底座冒口工艺CAE模拟

3 钢水净化及热处理工艺

3.1 钢水精炼

中频感应电炉特点是熔化效率高,速度快,炉温容易控制,低耗节能(电耗:530 kW·h/t~570 kW·h/t),熔炼运行可靠,炉子利用率高、更换材质方便。然而在合金熔炼过程中,易使大气溶于金属液中,较难进行有效地脱碳、脱硫、脱磷操作;熔炼过程中金属液处于强烈的电磁搅拌,夹杂物不易上浮除渣。

LF炉精炼能力强,脱氧、脱硫、净化钢水效果好;适宜生产超低硫,超低氧钢种。具有电弧加热功能,热效率高,升温幅度大,温度控制精度高;具备吹氩和合金化功能,易于实现窄成分控制,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根据公司的实际生产条件,主索鞍底座铸件拟采用中频感应炉与LF精炼炉双联熔炼,既发挥了中频感应电炉熔化快,生产效率高,更换材质方便的优势,又解决了单用中频感应电炉熔炼钢水质量低的劣势问题。通过双联熔炼,较好提升了钢水品质,特别是有害杂质元素硫、磷质量分数均能控制在≤0.025%范围,满足铸件技术要求。

3.2 热处理工艺的控制

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制定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由于主索鞍底座性能要求高,因此铸件热处理工艺考虑采用正火+回火处理。通过强制风冷正火处理,其目的是使晶粒细化和碳化物分布均匀化,提高其机械性能。通过回火处理,其目的是使金相组织趋于稳定,减少内应力,以保证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不再发生变形,从而使工件几何尺寸和性能保持稳定。

热处理操作时要注意装炉时要垫平、垫实,防止变形;加热冷却时要保证各处均匀。升温过程选择缓慢升温,加热速度为60℃/h~100℃/h,升温过快会导致表里的温差过大,造成内应力过大,内部及表面易产生细小裂纹。并采用分级保温热处理工艺,在650℃保温3 h,使铸件内外温度一致后再继续升温。其热处理工艺曲线见图5.

图5 正火与回火热处理工艺

4 效果

清理完铸件后经检验,达到了预期的目标:铸件组织致密,无铸造缺陷。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检测也符合技术要求。粗加工和表面精整后作超声波及磁粉探伤检测,达到2级产品技术要求。

5 结论

1)选择合理的铸造工艺方案,配合CAE模拟验证,采用了中频感应炉与LF精炼炉双联熔炼,正火+回火热处理工艺,生产出的大型悬索桥梁鞍底座满足特殊的使用要求。

2)通过该批主索鞍底座铸件的成功生产,不仅摸索出了此类高品质要求铸件的工艺参数及经验数据,而且很好满足了客户要求,为拓展国内外悬索桥梁铸件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钱冬生,陈仁福.大跨悬索桥的设计与施工[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2] 邓学林.反变形法生产大型平板铸钢件[J].武汉,机械工人(热加工),2002(10):68-69.

[3] 铸钢手册编写组.铸钢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73.

[4]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专业学会.铸造手册:第五卷:铸造工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 李章新,郑建斌.汽车12.5m纵梁封板成型模具的铸造工艺设计与生产实践[J].铸造设备与工艺,2014(1):19-22.

猜你喜欢
冒口悬索桥钢水
150 t精炼钢水包温度场与热应力分析
大型柴油机机体铸件损伤缺陷分析与控制
悬索桥门型索塔施工技术优化研究
梯度冒口在高碳钢轧辊铸件生产中的应用
外加电磁场作用下铸锭冒口凝固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瞧,那座桥真好看
球墨铸铁实用冒口与均衡凝固技术设计冒口的对比
第一悬索桥
光影视界
钢水钙基脱硫剂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