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本《备急单验药方并序》考释

2018-05-22 08:05王杏林
敦煌学辑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许慎孙思邈千金

王杏林

(浙江师范大学 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浙江 杭州 311231)

敦煌本《备急单验药方并序》有五个残卷,分别为S.9987B2V、S.3395、S.9987A、S.3347,其中S.3347由两个碎片组成,将稍大碎片编号为S.3347A,小号碎片编号为S.3347B。

S.9987B2V起首题“[备]急单验药方卷并序”,至序文末“深可救之”,凡九行,前四行上截残缺。

S.3395起“治人心痛欲死方”之“如梧桐子大”,至“疗利积年出无禁止方”之“[不过]者再,验”,存三十二行,首尾均残,上截残缺。

S.9987A起“疗黄方”第四种“内芒消”,至“疗贼风入身,角口反张,口禁不得语及产妇复风方”之“不得”。存四十三行,首尾均残,前六行上下均残,下部与S.3395第十五行至第二十行文字相连,可相缀合。

S.3347A起“疗霍乱方”第一“以盐一匙替处亦得”之“处”,至“疗诸漏疮方”之“绵裹内下部中,验”。凡一百二十五行,首尾均残,前十九行与S.9987A可相缀合。

S.3347B为残存三行文字的小残片,《英藏》将其放在S.3347A第十七至十九行上方,编为同一号,案其内容当为S.3347A第一百零四行“苦偏风项强,一边缓纵,服前汤,并摩后膏”方中残缺文字。

《英藏》将S.9987B2V定名为《[备]急单验药方卷并序》,[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英藏敦煌文献(汉文佛经以外部分)》第13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页。学者多从之。而关于其他残卷的定名则略有不同,如《英藏》将S.3395定名为《医方》,[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英藏敦煌文献(汉文佛经以外部分)》第5卷,第73页。马继兴则定名为《不知名医方第三种残卷》,[注]马继兴等《敦煌医药文献辑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75页。丛春雨根据写卷内容为杂记各种病症的简便医方,定名为《简便医方方书》[注]丛春雨《敦煌中医药全书》,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637页。。王淑民发现了“S.3347、3395、9987A三个残卷的拼合点,并将三个残卷的文字成功拼合,加之卷首残片S.9987B2V,构成《备急单验药方卷》缀辑本”。[注]王淑民《敦煌〈备急单验药方卷〉首次缀辑》,《中华医史杂志》2001年第1期,第48-53页。序文与药方之间有残缺,卷尾残,方名或“又方”用粗墨抄书,药名及剂量等用小字单行或双行抄写。缀合后的《备急单验药方并序》仍然残缺严重,如S.3395首行“如梧桐子大,酒服”句,“如”上残缺,不知疗何疾,“服”下亦残泐,未明服药之法。按其下接疗心痛方,龙门石窟药方有“又冷心痛,吴茱萸一升,桂心三两,当归三两,捣末,蜜和丸,如梧子,酒服廿丸,日再加卅丸,以知为度”,与之类似,可作辑补。僧海霞将S.9987A、S.3347缀合部分进行了考补,对于写卷的辑复工作作出了贡献。[注]僧海霞《敦煌〈备急单验药方卷〉缀辑本考补》,《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第103-110页。

“阙”前写卷残缺。

案:此条灸法只存穴名及穴位点、灸疗壮数,阙所治疾病。P.2662V抄有相同灸法,“[人]心痛欲死,灸巨阙,在心一寸,三壮即差”;《千金方·膀胱腑·霍乱第六》有“若先心痛及先吐者,灸巨阙七壮,在心下一寸,不效更灸如前数”;[注][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第369页。《千金翼·针灸中·膀胱病第十》则有“若先心痛先吐,灸巨阙二七壮,不差,更二七壮”[注][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第332页。之论述,可知其疗“心痛”之疾。

二七壮,P.2662V作“三壮”。

案:根据《千金方》及《千金翼方》的记载,则作“二七壮”义胜。《道兴造像记》疗“蛔心痛”法为“又灸心下一寸二七壮”,[注]王昶《金石萃编》第1册第35卷,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第4页。虽阙穴位名称,可知为巨阙穴,壮数为二七壮,亦可为一证。

“二升”,《龙门药方释疑》载龙门石窟药方(以下简称“《龙门》”)作“干,末”。

案:“升”作为剂量单位,在医籍中常作为水、酒之类的取量,而鼠尾草则多用“斤”、“两”、“分”,如《肘后备急方·治卒大腹水病方第二十五》中有“又方,鼠尾草、马鞭草各十斤,水一石”[注][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年,第69页。的记载,《千金方·卷十五下·热痢第七》中治“下赤连年方”,用“地榆、鼠尾草各一两”[注][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第280页。。且从文意上理解,此处当是取鼠尾草花曝干,研末。与《龙门》下文“服方寸匕,验”可相衔接。

3.又方。赤利。黄连三两,黄蘗三两,支子二两,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验。

“蘗”,《医心方》引《救急方》(以下简称“《救急》”)作“柏”。

案:《说文·木部》:“檗,黄木也。”段玉裁注:“黄木者,《本草经》之檗木也,一名檀桓。俗加草作蘗。”[注][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45页。是作“檗”为本字,“蘗”为俗写,《本草纲目·柏木》:“檗木名义未详。《本经》言檗木及根,不言檗皮,岂古时木与皮通用乎?俗作黄柏者,省写之谬也。”[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年,第1977页。

“支子”,《救急》作“栀子仁”。

案:《说文·又部》:“支,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注][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65页。《说文·木部》:“梔,木实可染,从木巵声。”[注][汉]许慎《说文解字》,第126页。《正字通·支部》:“黄支,木名,一名鲜支,实可染黄,即今支子木。俗作栀。”[注][明]张自烈《正字通》,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年,第434页。根据《说文》对“栀”、“支”二字的释义,作为可染黄之木实,以“栀”字为本字,而“支”后借用此义。“栀”与“梔”同,《说文解字注》与《龙龛手镜》字皆作“梔”。《说文解字句读》:“卮、支,皆栀之借字,今语正呼为栀子。”[注][清]王筠《说文句读》第11卷,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年,第14页。《正字通》所谓“支”为正字,“栀”为俗字,误也。

4.又方,从心耆骨取[鸠尾]中灸三壮,神秘。

心耆骨,《外台秘要》作“心歧骨”,《幼幼新书》作“心岐骨”。

案:“岐”与“歧”同,医籍中常同见,《五经文字·山部》“岐”字条:“俗以此岐为山名别作歧路字,字书無此歧字。”[注][唐]张参《五经文字》下卷,《后知不足斋丛书》,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20页。《玉篇·止部》:“歧,歧路也。”[注][梁]顾野王《宋本玉篇》,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年,第200页。后引申为“分歧、分叉”之意,《后汉书·张堪传》:“桑无附枝,麦穗两岐。”[注][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31,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100页。《中医大辞典》“歧骨”条曰:“骨骼部位名。指两骨末端互相交合的部分,状如分枝,故名。”[注]李经纬编《中医大辞典》第3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第899页。《说文·老部》:“耆,老也。”[注][汉]许慎《说文解字》,第173页。作“耆”当系音讹字。

5.又方。以手熟搂乌豆,服大一抄,不过再三。

“搂”,《医心方》引《龙门方》作“捼”。

案:《说文·手部》:“捼,推也。一曰两手相切摩也。”“搂,曳聚也。”[注][汉]许慎《说文解字》,第255、254页。此处言以手摩乌豆,如《千金方·痔漏方·恶疾大风第五》言“用细粒乌豆,择取摩之皮不落者”[注][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第427页。,则此处当作“捼”,“搂”为“捼”之形误也。

6.又方。小豆一升,煮令烂。并少汁盛,内蝎三两,待消尽,顿服,验。

“蝎”,《医心方》引《僧深方》作“腊”。

案:《干禄字书》:“腊、蜡,上腊祭,下蜜,俗字从葛,非也。”[注][唐]颜元孙《干禄字书》,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0页。《说文》有“腊”无“蜡”,是作“腊”为正字,“蜡”为后起换旁字。下文“疗霍乱方”有“温酒三升,如弹丸,着酒中顿服之,无以盐一匙[替]处亦得”,字又作“”。《龙龛手镜·虫部》:“,俗;蜡,正。”[注][辽]释行均《龙龛手镜》,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25页。《说文·虫部》:“蝎,蝤蛴也。”[注][汉]许慎《说文解字》,第279页。于义不通,则“蝎”当是“”之省。

7.疗脚筋及已入腹方。……又方,以手拘随所患脚大母指,灸脚心下急筋,七壮。

脚筋,《龙门》作“脚转筋”,《医心方》作“转脚筋”。

案:脚筋指足之筋脉也。而脚筋之病症有“脚筋急”、“脚筋急痛”、“脚筋挛”、“脚筋挛缩”、“脚筋冷缩”、“脚筋转”等。如《诸病源候论》卷22“霍乱转筋候”:“霍乱而转筋者,由冷气入于筋故也。足之三阴三阳之筋,起于人足指……霍乱大吐下之后,阴阳俱虚,其血气虚极,则手足逆冷,而荣卫不理,冷搏于筋,则筋为之转,冷入于足之三阴三阳,则脚筋转。”[注][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第123页。《肘后备急方》有“孙尚药治脚转筋疼痛挛急者”,[注][晋]葛洪《肘后备急方》,第30页。《千金翼方·针灸中·肝病第一》有“治脚转筋法”,[注][唐]孙思邈《千金翼方》,第323页。《外台秘要·霍乱转筋方》有“必效主霍乱脚转筋及入腹方”,[注][唐]王焘《外台秘要》,第180页。《针灸资生经》卷3“霍乱转筋”有“歧伯疗脚转筋”[注][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第142页。。则此处作“脚转筋”是。

拘,《医心方》同,《龙门》作“勾”,《外台秘要》作“拗”。

案:《说文·句部》:“拘,止也。”段玉裁注:“手句者,以手止之也。”[注][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88页。于此处意似不顺。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需部》:“拘,假借为句。”[注][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武汉:武汉市古籍书店,1983年,第350页。《说文·句部》:“句,曲也。”段玉裁注:“古音总如钩。后人句曲音钩,单句音屦。又改句曲字为勾。”[注][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88页。《广韵·侯韵》:“句,俗作勾。”[注]余廼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广韵》,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439页。是作“句”为本字,“勾”为后起之俗写,“拘”为“句”之借字。《玉篇·手部》:“拗,拗折也。”[注][梁]顾野王《宋本玉篇》,第125页。后又引申为“扭曲”之意,与“句”意相通。

8.又方,筋已入腹者,令患人伏地,以绳绊趺上踝下,两脚中间出绳系柱,去地稍高,患者身去柱可五尺,即以棒极折绳,令掣患者,验。

掣,《医心方》同,《龙门》作“制”。

案:《尔雅·释训》:“甹夆,掣曳也。”郭璞注:“谓牵拕。”邢昺疏:“掣曳者,从旁牵挽之言。”[注][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十三经注疏》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591页。《说文·衣部》:“制,裁也。”[注][汉]许慎《说文解字》,第173页。则此处作“掣”于义相合,以绳牵掣患者是也。

9.[又方。有伤处风入,取椒一合,面裹作]馄[饨],[烧]令熟,以筋刾(刺)破作孔,[动风入]处,不过三四,验。

10.又方,灸两乳下黑白际各百壮,即差。

黑白际,P.3596V同,P.2666V作“黑白清出”。

“苽”,P.3596V作“芥”。

案:《证类本草》有云,芥主除肾邪气,利九窍,明耳目。瓜(案亦作苽)子则主令人说泽,好颜色,益气不饥。[注][宋]唐慎微《证类本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033页、1030页。此方疗失音不语,当通九窍之“喉”,作“芥”是。《肘后》治卒不得语方作“苽子”,[注][晋]葛洪《肘后备急方》,第55页。然《外台》引《肘后》此方却作“芥子”,并注“范汪千金同”[注][唐]王焘《外台秘要》,第388页。。说明王焘所见《肘后》、《范汪方》以及《千金方》均作“芥子”,而《肘后》在传抄过程中将“芥”误抄作“苽”。

下随,P.3596V作“不随”。

案:“下”为“不”之形误字。不随,为风毒脚气病症状之一,《千金方》卷七“风毒脚气”有云:“风毒之中人也,或见食呕吐……或时缓纵不随……”又有“治风虚劳损挟毒,脚弱疼痹或不随”、“治风湿疼腰脚不随方”[注][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第138页。等,皆可为证。

掐,于文义似有不通,应是“陷”之形误字。《外台秘要·灸脚气穴名》:“绝骨二穴在足外踝上骨绝头陷中。”[注][唐]王焘《外台秘要》,第532页。

缝,《龙门》同。P.3596V作“经”。

14.疗时患遍身生疱方。初觉欲生,即灸两手外研骨正尖头,随年□[壮]。

生,P.3596V作“出”。

案:《说文·生部》:“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注][汉]许慎《说文解字》,第127页。徐灏《说文解字注笺》:“《广雅》曰:‘生,出也。’生与出同义,故皆训为进。”[注][清]徐灏《说文解字注笺》,《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628页。二字同义,医籍中“生疱”、“疱出”互见,如《诸病源候论·疫疠疱疮候》:“热毒盛则生疱疮,疮周布遍身状如火疮。”[注][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64页。《伤寒补亡论·小儿疮疹》:“又曰:天行头痛壮热一日二日及疮疱未出,烦躁或虽少,身体尚发热者。”[注][宋]郭雍《仲景伤寒补亡论》卷19,苏州:锡承医社,1925年,第6页。《肘后备急方·治面疱髪秃身臭心惛鄙丑方》有“葛氏疗年少气充面生疱疮”方,[注][晋]葛洪《肘后备急方》,第119页。《证类本草·草部中品之下》有“王氏博济治疮将出”方。[注][宋]唐慎微《证类本草》,第404页。

研骨,P.3596V作“骨研”。

案:研骨,又作研子骨,“热病后发豌豆疮。灸两手腕研子骨尖上三壮,男左女右”;[注][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第189页。“豌肉疮灸两手腕研子骨尖上三壮,男左女右”[注][唐]孙思邈《千金翼方》,第322页。。P.3596V作“骨研”当乙正。

猜你喜欢
许慎孙思邈千金
虎家“四千金”
孙思邈巧用大蒜治痢疾
“千金”原来指男儿身
许慎德
对外汉语教学角度的许慎文化研究
药王孙思邈
千金醉琴
药王孙思邈
游许慎文化园
“第一千金”切尔西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