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瑞克林治疗中青年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2018-05-22 04:41潘军利刘中华
实用医药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瑞克进展神经功能

潘军利,刘中华

近年来,55岁以下中青年脑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部分发病后病情呈现进展,对个人家庭、社会影响较大,容易造成医疗纠纷。临床资料显示,尤瑞克林能显著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储备能力,减轻神经功能缺损。该研究重点观察尤瑞克林对中青年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9月—2014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中青年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220例,年龄18~55岁,平均(41.18±7.32)岁。 诊断均符合 1995 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MR证实,所有患者均为发病48 h之内。使用尤瑞克林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昏迷;24 h内使用过ACEI类药物;合并消化道出血;过敏体质;痴呆及精神病患者;重要器官功能衰竭。

1.2 研究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即联合抗栓或降纤、强化降脂、改善微循环、康复锻炼等,同时依照患者病情轻重和实际情况分别给予脱水、控制血压和血糖、处理应激性并发症、改善微循环及对症支持治疗等。治疗组患者加用注射用尤瑞克林(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0.15 PNA单位 (1瓶)+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不少于60 min,1次/d,连用14 d。对所有入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4 d、28 d分别进行NIHSS评分,并记录发生的不良反应事件。两组患者在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及TIA发病史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1.3 疗效判定 临床效果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 4个等级。(1)治愈:NIHSS评分减少 91%~100%,病残程度0级;(2)显效:NIHSS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 1~3 级;(3)有效:NIHSS 评分减少18%~45%;(4)无效:NIHSS评分不减少或增加。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或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对比 治疗组男88例,女58例;年龄 18~55 岁,平均(41.18±7.32)岁;病程 10~32 d,平均(16.6±2.6) d。 对照组男 44 例,女 30 例;年龄 18~55 岁, 平均 (44.02±6.17)岁; 病程 8~21 d, 平均(13.2±3.1) d。两组人群的性别、年龄分布、起病时的NIHS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情况比较

2.2 两组各项辅助检查结果比较 两组患者血脂、血糖、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及纤维蛋白原指标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各项辅助检查结果比较

2.3 颈内血管超声检查 治疗组显示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21例(14.38%);对照组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 14 例(18.92%),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4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2.5 不良反应观察与处理 治疗组中有1例患者输注尤瑞克林时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当时测血压70/40 mmHg(1 mmHg=0.133 kPa),立即嘱其平卧,输注升压药物、生理盐水后症状消失,追问病史,入院前曾自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其余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脑卒中是目前我国中青年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有资料显示每年死于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约占全因死亡人数的1/10,而超过半数的存活者则普遍存在失语、偏瘫等严重后遗症[2]。进展性脑卒中(progressive stroke,PS)是影响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一种临床现象,国外一般定义为发病1周内经治疗临床症状及体征仍逐渐加重的脑卒中,而国内教科书则认为发病后48 h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的缺血性脑卒中,该病常造成患者较严重而持久的神经功能缺损,可作为预测卒中死亡的独立因素。资料显示发病率约占脑梗死的26%~43%[3],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引起不可逆神经功能缺失并最终发展成完全性脑梗死,具有较高致残率和病死率。PCI病因多、发病机制复杂,与糖尿病、高血压、血流动力学、血管病变等众多因素有关,而缺血区血流量的进一步降低也是重要因素。具体的发病机制包括[4]:(1)颈总动脉至颈内动脉狭窄部位斑块变大,对血管造成阻塞;(2)局部形成血栓不断增大,对侧支循环造成阻塞;(3)灌注压降低,脑循环末梢分水岭、终末区梗死灶扩大;(4)凝血系统或血细胞异常,导致血管内进行性血栓形成等。

注射用尤瑞克林的有效成分是人激肽原酶,能选择性扩张缺血部位细小动脉、增加缺血脑组织血流量,改善脑微循环、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液凝固、促进损伤部位新生血管的生成,还可改善缺血卒中患者的脑血流储备能力[5],也有最新研究提示尤瑞克林通过提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激活缓激肽受体基因表达来增加脑灌注,缩小梗死面积,改善神经功能[6]。

该研究发现,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14dNIHSS明显改善,与王英等[7]报道一致。该研究重点观察中青年前循环进展性脑卒中的NIHSS评分改善情况,发现使用尤瑞克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基础疾病、血脂、血糖等指标在治疗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该研究观察的重度颈动脉狭窄病例数较少,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观察此类患者发病予预后情况,可能会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随着尤瑞克林临床应用的增多,临床试验和经验总结报道不断增多,证实尤瑞克林对中青年进展性脑卒中有重要帮助。该研究治疗中发现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在停止输注、改变体位、补液升压等治疗后患者不适症状很快消失,其余未见不良反应,说明尤瑞克林临床应用安全。

尤瑞克林能有效改善中青年前循环进展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良反应少、轻微且易于处理,对于超过时间窗无溶栓治疗机会的患者来讲,尤瑞克林可以促进侧支血管供血,较快地改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项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内科杂志,1996,29(6):379-380.

[2]王同聚,杨红亚.尤瑞克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J].四川医学,2013,34(7):954-955.

[3] ALBERT-WEISSENBERGER C,SIREN AL,KLEINSCHNITZ C.Ischemic stroke and traumatic brain injury:the role of the kallikrein-kinin system[J].Prog Neurobiol,2013,32(4):101-102,65-82.

[4]李玉环.进展性脑卒中65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22):66-67.

[5] ZHANG C,TAOW,LIU M,WANG D.Efficacy and safety of human urinary kallidinogenase injection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a systematic review[J].J Evid Based Med,2012,5(1):31-39.

[6] LI J,CHEN Y,ZHANG X,et al.Human urinary kallidinogenase improves outcome of stroke patients by shortening mean transit time of perf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Journal of Strok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2015,24(8):1-8.

[7]王英,高松.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28(5):453-454.

猜你喜欢
瑞克进展神经功能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敌人派(上)
敌人派(下)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瑞克林有了一个家
寄生胎的诊治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