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肌酶及心电图的影响

2018-05-23 09:45彭志国吴光鹏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通心络不稳定性硬化

惠 慧 张 明 彭志国 廖 梅 及 孟 吴光鹏

(海南省中医院心内科,海南 海口 570203)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一种,容易进展为心肌梗死,临床上对不稳定性心绞痛需积极干预。通心络胶囊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功效,临床报道显示对心血管疾病具有较好疗效〔1,2〕。本研究观察了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肌酶及心电图的影响,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6月期间在海南省中医院诊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标准,有典型症状及体征。(2)首次确诊。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43~82〔平均(56.20±6.75)〕岁,病程6个月至12年,平均(3.18±1.40)年,有高血压史者44例、糖尿病史6例、血脂异常47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0~81〔平均(56.56±6.32)〕岁,病程7个月至16年,平均(3.23±1.26)年,有高血压史者43例、糖尿病史5例、血脂异常48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常规给予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及硝酸酯类药物口服,合并糖尿病者同时给予降糖治疗,心绞痛发作时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在以上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通心络胶囊口服(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26 g×30粒,国药准字Z19980015),3粒/次,3次/d。两组均治疗2 w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及心电图变化,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肌酶指标包括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CK及CK-MB采用酶耦联法与免疫抑制法测定,LDH采用LD-P法测定,检测仪器为美国贝克曼公司生产的Lx20 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心电图检查采用美国康泰TLC 4000同步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

1.4疗效判断标准 (1)心绞痛疗效标准依据1993年卫生部制定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相关标准评定,在同等活动量下心绞痛未发生或发生频率减少90%为显效,在同等活动量下心绞痛发生频率减少50%~90%以上为有效,在同等活动量下心绞痛发生频率减少50%以下为无效。(2)心电图疗效标准依据《中国常见心脑血管疾病诊治指南》中相关标准评定,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心电图检查ST段压低或T波改变基本恢复或恢复正常标准为显效;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心电图检查ST段压低或T波改变明显好转为有效;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无明显缓解或稍缓解,心电图检查ST段压低或T波改变无明显变化为无效。

2 结 果

2.1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变化比较 两组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组内比较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对照组t=11.52、t=3.13,观察组t=15.46、t=6.52,均P<0.05),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观察组显著少于(短于)对照组(t=4.43、t=2.87,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比较

治疗前组内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下表同

2.2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变化比较 两组治疗前CK、CK-MB、LD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组内比较CK、CK-MB、LDH明显下降(对照组t=1.99、t=2.09、t=2.05;观察组t=4.17、t=4.28、t=4.79;P<0.05),治疗后CK、CK-MB、LDH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2.06、t=2.51、t=2.68;P<0.05)。见表2。

2.3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7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76.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水平比较

表3 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n(%),n=50〕

表4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n(%),n=50〕

3 讨 论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病情的不稳定性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发病机制是粥样硬化斑块的突然破裂形成血栓,引起原有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一步加重〔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主要与血压升高、斑块脆性增加、胆固醇的升高、炎症反应等有关〔3~6〕。不稳定性心绞痛在中医中可归纳在“胸痹”、“胸痛”、“真心痛”等范畴,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中“胸痹”记载,并指出“心痹者,脉不通”,根据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本病为标实本虚之证,患者可存在心血、心气、血阴、心阳不足,兼有血瘀、痰浊、寒凝及气滞等病变,可最终可致本病发生,气滞脉络瘀阻是其主要病机〔7〕。

脉络理论认为,气血可在经络运行,运行经气的是“经气系统”,运行血液的是“心脉系统”,这基本与西医理论中的血管、血液等理论相符。《圣济总录》、《诸病源候论》等论著中认为脏腑虚损,寒邪所至上犯于胸,可致血脉痹阻;《素问·举痛论》中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通心络胶囊是吴以岭院士根据脉络学说理论研制出的中成药制剂,具有化瘀通络、益气活血之功效,其中人参具有补气补血功效,可助气血运行通畅有力,水蛭、全蝎、蜈蚣等有化瘀通络、解痉等功效,降香及冰片可通窍,诸药共同作用,以补益心气为本,解痉、活血、通络为标,标本兼治。现代医学也证实通心络胶囊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抗血栓、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及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抑制心室重构等功效〔8~10〕。本研究结果显示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能明显有助于降低心肌酶,而心肌酶能反映患者心肌受损的程度,心肌酶下降提示患者病情缓解,受损心肌细胞得以恢复,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常会表现为T波和ST段的改变,心肌缺血后T波和ST段会恢复在正常范围内。本研究结果中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的患者心电图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也提示通心络胶囊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心肌供血,促进心电图指标的恢复。

综上所述,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有助于临床症状的快速改善,促进心肌酶水平下降及异常心电图的恢复,临床用药安全可靠。

4 参考文献

1李淑玲,朱成朔,刘国安.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2):210-2.

2刘红利,郎艳松,王宏涛.通心络胶囊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4;23(15):1769-72.

3胡 蓉,方先松,江丽霞,等.冠心病患者血清 Lp-PLA2 及 hs-CRP 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74-5.

4Ohayon J,Finet G,Le Floc′h S,etal.Biomechanics of atherosclerotic coronary plaque:site,stability and in vivo elasticity modeling〔J〕.Ann Biomed Eng,2014;42(2):269-79.

5Christoph M,Herold J,Berg-Holldack A,etal.Effects of the PPARγ agonist pioglitazone on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plaque composition and plaque progression in non-diabetic patients:a double-center,randomized controlled VH-IVUS pilot-trial〔J〕.Heart Vessels,2015;30(3):286-95.

6李 凤,朱余友,杨孙凤,等.血清五聚素 3,超敏 C 反应蛋白,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A2 水平以及微栓子信号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6;29(2):95-100.

7孙铭鸿,张 艳,肖 阳,等.冠心病不同类型与中医病机辨证的关系〔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4):507-8.

8Ma L,Ni M,Hao P,etal.Tongxinluo mitigates atherogenesis by regulating angiogenic factors and inhibiting vasa vasorum neovascularization in apolipoprotein E-deficient mice〔J〕.Oncotarget,2016;7(13):16194.

9Li Q,Li N,Cui HH,etal.Tongxinluo exerts protective effects via anti-apoptotic and pro-autophagic mechanisms by activating AMPK pathway in infarcted rat hearts〔J〕.Exp Physiol,2017;102(4):422-35.

10李红蓉,张 肖,常丽萍,等.通心络胶囊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J〕.中成药,2016;38(2):386-91.

猜你喜欢
通心络不稳定性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通心络胶囊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系统评价及序贯分析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桃红四物汤治疗心绞痛(不稳定性)疗效观察
继电保护不稳定性形成原因及处理方法探讨
通心络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远近期的临床效果体会
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价值分析
The Impact of RMB Revaluation on China’s Foreign Trade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