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P物质和白细胞介素-18的表达及意义

2018-05-23 09:45郭玲玲白青青佟延新吴艳秋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小体神经细胞炎性

郭玲玲 白青青 佟延新 吴艳秋

(锦州市康宁医院精神科,辽宁 锦州 121000)

抑郁症病因是多方面的,学者相继提出了细胞因子与病变的关系〔1〕,认为部分相关因子可以参与病变的形成。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是一种神经营养因子,主要在神经元内合成,由顺行性轴浆运输到轴突末梢,释放后通过特异性受体发挥作用〔2〕。P物质(SP)是一种肽能递质,是感觉神经的传导物质,也是感觉神经元生长、发育和成熟的标志,对神经细胞周围的炎症反应有一定的调控作用〔3〕,尤其是对白细胞介素(IL)-18的调节作用明显〔4〕。本研究对抑郁症老年患者血清BDNF、SP和IL-18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1~12月锦州市康宁医院确诊为抑郁症的老年人59例为观察组,其中男31例,女28例,年龄60~79岁,平均68岁。纳入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神经系统肿瘤、脑卒中或神经系统手术史;②严重内科疾病;③近6个月家庭有重大变故。同期经体检证实无明显器质性疾病和精神疾病的成人血清标本24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2例,女12例,年龄46~65岁,平均58.1岁。两组常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BDNF、SP和IL-18蛋白的检测 观察组于入院并确诊后的次日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对照组常规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均经2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放在-20℃的冰箱中待检。血清样本均在1个月内集中进行检测。BDNF、SP和IL-18的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操作均为同一技师完成,按说明书的要求做好相关工作并严格按步骤完成,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6.12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

2 结 果

2.1两组BDNF、SP和IL-18表达的比较 观察组BDNF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SP和IL-18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BDNF、SP和IL-18表达在观察组不同临床特征中的比较 观察组BDNF、SP和IL-18表达与发病时间、病变严重程度及是否首发密切相关。见表2。

表1 两组BDNF、SP和IL-18表达的比较

表2 BDNF、SP和IL-18表达在观察组不同临床特征中的比较

2.3观察组BDNF、SP和IL-18相关性 SP和IL-18表达呈正相关(r=0.49,P=0.048 1)。其他指标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

3 讨 论

抑郁症的发生与神经营养状态的改变及神经炎症有关,神经系统外周的细胞因子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神经系统促进病变发展〔5〕。脑发育过程中,BDNF最初的水平很低,从发育的第15天开始直到出生后2 w,其表达水平升高,并具有营养因子的功能〔6〕。BDNF可由神经元的靶细胞分泌,可以反向对神经细胞起营养作用,并可以调节神经细胞的生长和发育〔7〕。近年也有学者提出,BDNF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促进神经元分化:①促进未定型的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发展;②促进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后,加速细胞增殖作用;③使前体的神经元细胞成熟与存活〔8〕。还有观点认为BDNF可以刺激新生神经元突起生长,在损伤应激的初期,对神经元有明显保护作用〔9〕。BDNF能通过突触前受体信号途径使谷氨酸有效分泌,使突触后受体中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MPA)受体的活性增加,增加对神经细胞的可塑性〔10〕。SP是一种神经递质,在创伤后由感觉神经末梢释放到周围组织中,参与神经源性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11〕。SP还能增加巨噬细胞和白细胞的吞噬活性,加强其吞噬作用〔12〕。而巨噬细胞诱发的炎症在抑郁症中有重要作用,其效应因子有SP和IL-18〔13〕。IL-18与IL-1同源,是一种前炎性因子,可以被半胱氨酸蛋白酶催化,IL-18参与先天宿主反应的起始过程。抑郁症患者可以表现出明显的IL-18的升高,其机制为:①抑郁症引起神经胶质细胞的部分损伤,释放出细胞质中的因子;②IL-18的释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神经细胞修复起一定作用〔14〕。但是高浓度的IL-18可以通过一氧化氮(NO)依赖途径引起神经元的死亡。因此IL-18在神经细胞周围浓度升高具有双重作用〔15〕。

本研究结果提示抑郁症病变中以BDNF为重要因子的神经细胞的保护功能下降。BDNF可以通过相关通路刺激海马杏仁核等相部位使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维持正常状态,其表达下调后,可以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等多种途径,改变神经元的功能和结构,引发抑郁症。本文结果提示SP和IL-18二者表达升高,对抑郁症病变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外周血中SP和IL-18升高可以穿过血脑屏障,其穿透点位于室周器等处,主要与此处缺乏毛细血管床有关,因此外周血和内环境中的SP和IL-18可以通过渗漏作用进入大脑,其次SP和IL-18还能通过特定的转运作用影响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当IL-18进入神经系统后,一方面表现为对维持神经细胞内环境的保护性作用,另一方面如果反应过度,可以损伤正常细胞的成熟作用,这种作用需要转化酶和炎性小体的参与,而炎性小体的成熟和活性具有关键作用。但是炎性小体可以被感染、活性氧等多种因素激活而使功能下降,同时炎性小体更容易受到ILs家族的影响,因此IL-18可能更容易通过炎性小体发挥对神经细胞的损伤作用。本文结果提示BDNF、SP和IL-18三者参与抑郁症的进展,也提示联合检测三者的表达对病变的状态有一定的判定作用。SP和IL-18二者具有明显的正向协同作用,共同促进抑郁症发生发展,这种相关性是SP的炎性作用的机制之一,主要与SP和IL-18受到巨噬细胞的调控有关〔16,17〕,但是其具体机制有待更多基础实验证实。

4 参考文献

1Luo Y,He H,Zhang M,etal.Altered serum levels of TNF-α,IL-6 and IL-18 in manic,depressive,mixed state of bipolar disorder patients〔J〕.Psych Res,2016;24(4):19-20.

2Martinowich K,Manji H,Lu B.New insights into BDNF function in depression and anxiety〔J〕.Nature Neurosci,2007;10(9):1089-90.

3杨 斌,王有德,张 兰,等.抑郁症患者血浆P物质含量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6;39(2):78-80.

4Alhakeim HK,Alrammahi DA,Aldujaili AH.IL-6,IL-18,sIL-2R,and TNFα proinflammatory markers in depression and schizophrenia patients who are free of overt inflammation〔J〕.J Affect Disord,2015;18(2):106-7.

5陈小容,操 军,王 俊,等.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5;34(1):66-9.

6Tonoli C,Heyman E,Roelands B,etal.BDNF,IGF-Ⅰ,glucose and insulin during continuous and interval exercise in type 1 diabetes〔J〕.Int J Sports Med,2015;36(12):955-9.

7Chaldakov GN,Tonchev AB,Aloe L.NGF and BDNF:from nerves to adipose tissue,from neurokines to metabokines〔J〕.Riv Psychiatr,2009;44(2):79-87.

8乔 卉,安书成,徐 畅.BDNF与抑郁症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2011;42(3):195-200.

9胡永东.血清BDNF在抑郁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7;24(2):77-9.

10尹烈虎,李学成,陆 地,等.BDNF用于抑郁症辅助诊断和疗效判断的初步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2012;22(2):155-8.

11廖继武,黄俏庭,潘集阳,等.原发性失眠患者与有失眠症状抑郁症患者的血清神经肽Y和P物质水平〔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7):490-4.

12杨 敏.帕罗西汀对抑郁症患者血浆中P物质和神经肽Y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6):1042-3.

13Bondy B,Baghai TC,Minov C,etal.Substance P serum levels are increased in major depression:preliminary results〔J〕.Biol Psychiatry,2003;53(6):538-9.

14Haastrup E,Bukh JD,Bock C,etal.Promoter variants in IL18 are associated with onset of depression in patients previously exposed to stressful-life events〔J〕.J Affect Disord,2012;136(1-2):134-8.

15Merendino RA,Di Rosa AE,Di Pasquale G,etal.Interleukin-18 and CD30 serum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moderate-severe depression〔J〕.Mediators Inflamm,2002;11(4):265-7.

16Mclean S.Do substance P and the NK1 receptor have a role in depression and anxiety〔J〕.Curr Pharm Des,2005;11(12):1529-47.

17Ranga K,Krishnan R.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substance P receptor (NK1) antagonists in depression〔J〕.J Clin Psychiatry,2002;63(11):25-9.

猜你喜欢
小体神经细胞炎性
炎性小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中医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异常早幼粒细胞Auer小体发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病毒感染与NLRP3炎性小体
沉默RND3表达对氧糖缺失/复氧复糖损伤海马神经细胞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为什么大脑能记住事情?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沙苑子总黄酮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潜能的影响
一种优化小鼠成纤维细胞中自噬小体示踪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