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腹股沟疝临床路径应用加速康复的对照研究

2018-05-23 06:57吴永寿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腹股沟变异康复

吴永寿

甘肃省榆中县中医院,甘肃榆中 730108

加速康复(ERAS)理念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具有科学依据的综合方法来帮助患者减轻手术带来的创伤,加速患者的康复。其具有完整的临床路径实施方案,进而确保患者在围术期采用的ERAS方法具有统一性。ERAS方法的统一性越高,其预后效果就越明显。临床路径的目的在于规范化医疗行为、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治疗效果等,其核心内容是将与疾病相关的检查、治疗、护理等工作标准化,有助于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1]。该文主要对成人腹股沟疝临床路径应用加速康复的对照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救治的8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腹股沟疝的诊断标准,均进行了腹股沟疝无张力的修补手术。实验组中男女患者的占比为29:11, 平均年龄为 (51.04±11.87) 岁, 平均病程为(4.99±1.14)年;疝分型中Ⅰ型患者有6例,Ⅱ型有20例,Ⅲ型有14例;直疝患者有7例,斜疝患者有33例。参照组中男女患者的占比为 13:27,平均年龄为(52.26±9.62)岁,平均病程为(5.71±1.45)年;疝分型中Ⅰ型患者有7例,Ⅱ型有21例,Ⅲ型有12例;直疝患者有11例,斜疝患者有2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症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实施方法

参照组患者施予常规的围术期处理方案,包括有:术前24 h禁进食饮水,手术时采取硬膜外的麻醉方式,放置好尿管;术后第1天予以患者进食饮水,口香糖不可咀嚼,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拔除尿管,适当的进行床下活动等。实验组患者施予临床路径应用加速康复的处理方案[2],具体措施如下:①患者在手术前22 h前口服10%的葡萄糖溶液100 mL,同时护士需向患者详细讲解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手术过程以及康复指导,提高患者积极治疗度。②手术麻醉采取硬膜外的麻醉方式,不需安置尿管,输液控制在30~40 mL/kg,对患者做好保温措施。③通过术前健康宣教,使得患者掌握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以此结合镇痛方法进行治疗,根据所模式的镇痛方法,对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或疼痛指数达4分以上,及时反馈医生并予以药物治疗,1 h后对患者进行评定,手术结束后6 h,患者可以进食饮水、咀嚼口香糖、进行适当的床下活动等,进行<500 mL/d的输液量。其中,医生、护士以及患者应一同遵循临床路径表,按照指定好的临床路径完成手术前各项检查、麻醉评定、住院诊疗、健康宣教以及出院后随访等。

1.3 疗效评定指标

手术结束后,记录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住院时长、术后输液时长、住院总费用、药物总费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的临床路径变异情况。其中,临床变异情况又分为正性变异以及负性变异。

1.4 统计方法

将所有数据经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中的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χ2检验,以(±s)、百分数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较参照组患者的10.00%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n(%)]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

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路径变异情况

实验组的总体变异率为32.50%,较参照组患者的55.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s)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s)

组别 住院时长(d)输液时长(d)住院总费用(元)药物总费用(元)实验组(n=40)参照组(n=40)t值P值4.51±1.32 7.24±1.45 8.81<0.05 1.01±0.03 1.98±0.76 7.32<0.05 4 769.76±1 034.97 7 083.56±2 634.92 5.17<0.05 555.87±346.17 1 380.67±1 055.14 4.70<0.05

表3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路径变异情况[n(%)]

3 讨论

ERAS是一套具有科学依据的综合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减少手术带来的应激反应,加快患者的康复[3],主要从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做好麻醉措施、镇痛等外科技术,缓解患者的手术疼痛,强化患者手术后的康复治疗,主要有床下活动、术后饮水进食、咀嚼口香糖等[4-5]。

在该文研讨中,实验组患者施予加速康复治疗,参照组患者施予传统的治疗方案,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较参照组患者的10.00%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体变异率为32.50%,较参照组患者的55.00%低(P<0.05)。可以说,ERAS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长,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降低了患者的临床变异发生率。

[1]梁伟潮,朱应昌,陈启生等.儿童腹股沟疝快速康复临床路径的应用价值[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8(5):412-416.

[2]魏娟.快速康复护理临床路径在小儿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91-92.

[3]李志超,龚艳萍,马洪升,等.临床路径在日间成人腹股沟疝的应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6,23(4):48-51.

[4]庄磊雪,张雨晨,戴燕.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措施在日间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应用[J].华西医学,2016,28(4):607-610.

[5]李静.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3):149-150.

猜你喜欢
腹股沟变异康复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变异危机
变异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变异的蚊子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的预防及处理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