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的故事》:生活情景剧的巅峰

2018-05-23 05:06孔冰欣
新民周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王朔情景剧编辑部

孔冰欣

《编辑部的故事》(1992年首播)、《我爱我家》(1993年首播),可算是近几十年中国生活情景剧的巅峰。《老友记》《生活大爆炸》等美式轻喜剧再好、再热闹,在京城的大爷大妈(其实,也包括魔都的爷叔、阿姨)眼里,那也就是不知所云的“痴头怪脑”,终归不如本土的段子来得精妙绝伦,“搔到痒处”。

《编辑部的故事》是真正意义上中国室内情景剧的开端。

《渴望》的火爆,让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对室内剧这样的形式产生了信心。在核心策划人物郑晓龙的主导下,中心的领导们决定利用拍摄《渴望》而搭建的室内摄影棚,继续制作另一部室内剧《编辑部的故事》。这《编辑部的故事》的“套路”,和《渴望》是大相径庭的:每一集独立成篇,针对不同的事件和客座人物展开,让贯穿全篇的六位主角成为不同主题事件的观察者、评论者和参与者。在中国内地的电视剧历史上,此种“玩法”具有“先锋”气质,因此,《编辑部的故事》是真正意义上中国室内情景剧的开端。

核心编剧王朔功不可没——京腔文化,他王大爷如果说不熟悉,难道还你我熟悉啊。在创作之时,王朔有一个强烈的意图,即不再先入为主地将人物刻画为善恶美丑分明的正面与反面,而是将他们的道德段位拉回普通人的水平:好坏参半,良知与欲望相互纠缠,逐利的本位和奉献的理想交织出现。所以,该剧播出后,批评者指出,“编辑不像编辑的样子”,“怎么完全不符合知识分子的形象”,实际上正合主创心意——本来就不准备让一群咬文嚼字的“文化人”上场,有同志说“这群‘编辑整天耍贫嘴”?对了,要的就这反馈嘛,编辑部里聚集着小市民心理的普通百姓,透过他们的视角,观众可以看到改革开放大潮中,社会各阶层的光怪陆离。高就高在,电视剧虽然针砭时弊,但大体基调积极,尖锐不尖刻,大胆又心细。

《我爱我家》,那又是另一座里程碑。观众爱戴着红袖箍抓坏人的于大妈,爱喜欢开会讨论问题、魂牵梦萦流动红旗的“老干部”老傅,爱剧里出现的所有戏骨们。最爱的,是“文学师”梁左——从戏剧结构到人物语言,没有梁sir,就没有《我爱我家》。对比如今市面上很多新生代喜剧浮夸的扮相、群魔乱舞的肢体语言及“胡闹”的情节走向,梁左式幽默闪耀着“智性”的光芒,且意味深长,所以尤其珍贵。

除了语言生动,剧情行云流水,表演自然可亲,看《我爱我家》,还总会令人恍惚觉得,那个承载了太多回忆的1990年代并没有过去。那样的家居格局与家具摆设,那样的“朴实无华”的化妆与服饰,那样的一大家子嘻嘻哈哈的互相调侃,那样的没有空调的夏天,那样的拿着个BB机“嘚瑟”的穷开心,那样的翘首以盼香港、澳门回归的喜悦……那样的,不凑合、不打折扣的笑声。

于是,癡心观众会情不自禁地脑补:从前,有个《我爱我家》的“我家”,楼下有个葡萄架。天热了,大伙儿会坐一块乘凉,身上是花露水的味道,眼睛里面呢,有天上的星星。

猜你喜欢
王朔情景剧编辑部
难忘的科学情景剧表演
新媒体时代下情景剧的“新”呈现
——以情景剧《半条被子》为例
(情景剧)一江之水
疯狂编辑部之鸭腿饭(四)
疯狂编辑部之快递也疯狂
大型生活情景剧
当二锅头VS彝家米酒——王朔玩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