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的“配对理论”

2018-05-23 06:41沈凌
中国新闻周刊 2018年18期
关键词:兴义应聘者套房

沈凌德国波恩大学经济学博士,著有《宏观经济看得懂》,公众号:庙堂江湖

最近一段时间,忽然间发现全国都在“抢人”。各个地方都在秀自己的优惠政策,有补贴路费的,有给丰厚年薪的,还有直接送“半套房”的。

这让我很有点儿生不逢时的感觉。12年前从德国波恩大学毕业回国,回母校应聘,时任院长淡淡地说:要不就来我这里做个师资博士后吧,年薪5万。那时候我们家刚刚雇了一个钟点工,每小时15元。算下来,德国波恩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并不比中国钟点保洁工值钱多少。怪不得,我有个师兄把母校的毕业证都给烧了,管它是不是985大学。因为他觉得自己的青春时光全都废在了那里,却没学到什么真本事。教不会别人真本事,还真把自己当回事,这样的大学不少。

十来年过去了,现在各地对人才的态度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有经济学家认为这是中国“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的结果。物以稀为贵,人也一样。

前年,领导不知道出于什么动机,把去美国经济学年会招聘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我。说艰巨是真的,从中国飞12个小时到芝加哥,落地之后不顾晨昏颠倒,立马开始和应聘者一个个交流,每个人半小时,40个人,谈好之后,马不停蹄再12小时飞回来——现在出公差已经完全没有了过去的轻松惬意,这要拜本届政府反腐倡廉新政所赐,我虽身心疲惫,却真心实意觉得这是一个好政策。但是我的辛苦并没有显著成效,所以自那以后领导就再也不把这个艰巨任务交给我了。

我在那个招聘会上发现,中国大学是美国经济学年会的招聘主力军,不少单位都是领导亲自出马,招聘条件一个比一个好,年薪、职称、上升通道,娓娓道来,让刚刚走出校园的年轻人没法不动心。而我这,除了和应聘者聊聊他在做的研究内容,别的一概不能承诺一因为我不是领导;而我们学校本身的背景和能夠给应聘者的待遇都属于一般,更要命的是,丫鬟的身子还有比天高的心一我们对应聘者的要求一点儿不低。

回想起来,这算是现在“抢人”现象中的通病。招聘的地方,不管是一线大城市,还是二三线小城市,总觉得自己拿出一套半套房,不套个世界级大师回去,不好交差。常常可以看到一个江浙三流小城市出来“抢人”,非长江学者不要。

奇货可居,乃至于变质的奇货也得以充数,令人失望。所以,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的招聘广告近日才会刷了屏。

兴义是贵州这个三线省份的三线城市,我去过。基建狂魔早就架桥铺路,修通了到兴义的现代化公路。好几段路架设在山谷之间,让人有在云雾中穿梭的感觉,让人未到兴义就兴奋不已。兴义的马岭河大峡谷有“世界上最美丽的伤疤”之称,地面在此裂开一条数十公里的裂缝,平静流淌的河流变成了落差数十米的大瀑布,在峡谷中一字排开,蔚为壮观。

不过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倒没有提这个马岭河大峡谷,而是说自己学院很一般很一般,能给应聘者的条件也很一般很一般。不过从很一般很一般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诚意却真的很不一般很不一般。

劳动力市场是一个高度异质化的市场。所以,经济学理论里有一个“配对理论”(Matching Theory)来描述劳动力和工作岗位的契合程度。在课堂上,我更愿意用恋爱婚姻来类比解释这个理论。老祖宗定下的“门当户对”的规矩是有其合理性的。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的多一点,付出的少一点,这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把握不好这个度,天天幻想着娶个白雪公主,或者嫁个金龟婿,那么最后就会像渔夫的老婆,竹篮打水一场空。招聘和应聘,也是一个需要认识自我、寻求合适对象的过程。

中国的人口红利固然正在慢慢消退,但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还不至于到疯狂抢人的地步。所以,那些半套房的招聘抢人信息和股市上的庄家拉涨停板吸引眼球一样,都是套人的伎俩,不值得大多数散户朋友关注。毕竟,找个好单位,跟找个好人一样,都是为了好好过日子。

猜你喜欢
兴义应聘者套房
笔山书院与贵州近代化的关系探究
面试好难
把降落伞卖给农夫
兴义的美景多
精准扶贫视角下如何开展种植扶贫
兴义市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分析
算账:买500万房子假离婚可省30多万
电话预约技巧知多少
济南:公积金买二套房首付可付三成
二套房首付降至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