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美学发展研究

2018-05-25 16:40杨斯童
戏剧之家 2018年2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美学文化

杨斯童

【摘 要】目前我国音乐的发展正以一种趋势向美学发展,这是在我国文化不断发展中的一种转型。少数民族音乐作为音乐艺术的领域,同样伴随着社会文化变化而深入,少数民族音乐无论是内容、思想还是旋律都渗透着美学的价值。

【关键词】民族音乐;美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2-0034-02

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是伴随着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而发展,在中国历史长河中逐渐沉淀,少数民族音乐从最初的娱乐工具,逐步成长为具有开阔视野、教化民众、陶冶情操、提高民族素质上来的音乐文化。少数民族音乐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自我批判继承发展,承接中华民族的文化气息和博大精深的美学意义。

一、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聚集地,由于处于不同的环境和背景,产生了不同的文化精神。少数民族音乐因生存环境、文化变迁因素不同创造出不少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地域性的音乐。同时这也是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来源以及各个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我国少数民族从民歌到民族乐器的发展都凝结着少数民族集体的智慧和伟大的民族精神。

现在西方音乐文化侵蚀,对于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是新的挑战,也是发展契机。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与发展已经不是小范围的问题,而是关系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然而一种学科的发展,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加完善音乐的内容和价值。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遇到瓶颈问题,音乐的发展与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蕴含着美学发展的价值。音乐能够给人带到一种艺术的世界,让人们感受音乐的美好。少数民族音乐以自己独有的气息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少数民族音乐除了所表现出外在的音色,更是对观众思维的冲击,是一种领悟,一种内在体验,一种内心感受,是美学的空灵之美,静柔之美,意象之美。未来少数民族音乐发展会融合多种学科,美学是发展的必然。

二、少数民族音乐的美学表现

人们对美的追求是永恒的,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音乐发展对于我国艺术的发展非常重要,在精神文明迅速发展的今天,少数民族音乐更表现出美学的价值。

(一)少数民族音乐内容美。少数民族音乐有其自身的特点,又体现出美学的内容,从音乐的内容可以表现出来。例如我国京族音乐的独弦琴就体现出内容的优美,给人以高山流水,百鸟朝阳的乐感。音乐的另一种内容美是壮美,气势磅礴的阳刚之美,例如腾格尔演唱的蒙古族歌曲《家園》。欢乐美在很多少数民族音乐中都有体现,那是因为欢乐是人类最基础的情感,也是音乐中表达最多的。例如藏族的《洗衣歌》,充分表达了少数民族的欢乐与激情,唱出了军民的鱼水情谊。悲剧美是指在音乐矛盾冲突中体现浓浓的悲剧性,在悲伤愤慨中体会音乐的美。例如《红雪莲》是讲述一个伤感凄美的爱情故事,在民族因素里体会少数民族音乐的感染力。可见,少数民族音乐的内容美是具体展现了音乐的欣赏价值。

(二)少数民族音乐形式美。形式是所有事物元素和组合所表现的外在特征。少数民族音乐形式是指音调、声响和旋律。我国少数民族一般都居住在周边,也有少部分杂居在汉族中。在长期的生活中少数民族有着自己对音乐的追求。在大山中的鸟虫鸣叫,竹林的风声,高山溪水的声音,都是构成音乐旋律的元素,也就是形式。少数民族音乐形式是在不断出新中发展起来,反复变化流传形成今天各民族特色的音乐。特别是音乐的形式美具有民族性和区域性,少数民族音乐的形式美是在地区发展中改造、演变到同化后形成的艺术美。

(三)少数民族音乐和谐之美。少数民族音乐不仅仅是内容美与形式美,更是两者的结合,展现了美学的和谐之美。少数民族音乐是音乐的音调、音色、节奏、旋律等方面与内容的和谐统一。少数民族音乐构建的是大自然生态与人类的和谐之美,音乐能够创造出美好的环境,音乐亦是在环境中创造产生。鸟语花香、高山流水、宁静祥和、凄美婉转等音乐环境,在不同环境中能够创造出不同的音乐,感悟不同的情感。音乐的和谐之美更体现在借声传情,通过音乐的美妙声音抒发、交流、激发情感。听众的情感是随着音乐声音产生共鸣与起伏,满足心理需求,陶冶心灵。少数民族音乐更是以其自身的生态自然美体现出音乐表演者和音乐的和谐。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共同的习惯与要求,浑然天成的民族性让和谐之美发挥到了极致。

三、少数民族音乐美学发展的必然

少数民族音乐美学发展,既是一种学科的融合,也是一种学科发展的创新。

在现代化发展的今天,少数民族也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人文生态的影响。全球文化下,少数民族音乐也需要发展契机。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瑰宝的少数民族音乐,在学科上成为音乐美学研究的重点,需要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继承文化,找到位置。研究少数民族音乐美学,在世界多元文化和谐发展中,求同存异,发展少数民族音乐之美。

长久以来少数民族音乐由于受到民族地区的限制,思想的不开放,民族音乐发展也受到制约,少数民族音乐美学发展历程,需要蜕变和转型。不知道变通的音乐则裹足不前,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音乐文化的发展也面临着驻足不前的危险。研究少数民族音乐美学思想,完善音乐美学的学科,填补音乐美学学科的空白,是当务之急。

四、少数民族音乐美学研究意义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审美活动,少数民族音乐审美的研究是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我国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音乐艺术,少数民族音乐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从美学的角度探讨少数民族音乐的生存与发展,是音乐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少数民族音乐美学研究,首先与少数民族居住的环境和地域文化分不开,深入分析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结构,才能更深刻理解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少数民族音乐审美研究需要深入民族区域实践生活中去,才能在理论的研究更进一步。

少数民族音乐美学研究要关注其发展和变化,全面深入了解民族音乐的生存状态,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差异,在民族音乐的生活情境与社会过程中进行研究与分析,把握民族音乐的发展与变迁。本质上把握民族音乐美学发展面临的问题,为民族音乐传承和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少数民族音乐美学研究要结合美学理论与实践,不能单纯地抽象理解音乐美学,形成空洞的理论。关注少数民族音乐美学中情绪节奏、生活背景,抓住音乐美学中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因素,充分运用和发挥,会收到更好的研究效果。

“音和—心和—人和—政和”是少数民族音乐和谐美的研究主线,要重视音乐与人生、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国美学崇尚的是“和谐”,讲究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少数民族文化是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强调人与自然的共存,人的精神与自然界融为一体,音乐是人精神的精华浓缩。从少数民族音乐中感受到美,理解到美,从中参悟音乐美学的研究。

少数民族美学的发展研究,必将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播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让音乐更容易被接受,更广泛地流传。同时也通过音乐美学发展对人们起到积极的教育意义。少数民族音乐美学研究,结合美学思想,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民族文化在社会发展中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伍国栋.音乐学的学科跨界研究——以民族音乐学为例[J].音乐研究,2014(01).

[2]赵伟晶.民族音乐学视角下的蒙古族长篇叙事民歌歌剧化进程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

[3]刘泓池.民族音乐学英文文献中的“传媒性音乐”研究[J].大音,2016(02).

[4]谢美琳.民族音乐学视野下的音乐与认同[J].黄河之声,2017(03).

[5]陈骥.谈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的相关问题[J].当代音乐,2016(5).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美学文化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年味里的“虎文化”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