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初中古诗文教学的有效融合

2018-05-25 11:27张惠君
北方文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古诗文传统文化课堂教学

张惠君

摘要:鉴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中学生的迫切性,而经典的古诗词本身蕴含了优秀的传统文化,笔者就传统文化与初中古诗文教学的有效融合提出了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传统文化;古诗文;课堂教学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创造出了丰富灿烂的中华文化,它们承载着民族精神,体现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基础。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到治国理政之中,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科学态度,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超越式传承”。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曾反复强调,在习总书记的倡导下,传统文化已经铺天盖地地向我们款款走来。

诗歌既是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上的浓缩精华,更是几千年来国人精神风貌的展示。笔者关注到,如今中央电视台相继推出了大型的节目,从《中国诗词大会》中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复兴,从《经典咏流传》中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展现了在不同的领域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又推向一个高潮。

可如今素质教育尚未遍地开花,绝大部分的家长老师们仍将分数当成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样势必会造成高分数低价值观、人生观,甚至会出现道德观有所偏离的现象。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传统文化不仅对初中生的成长有非凡意义,且对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强盛也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高中新课程标准中,在“课内外读物建议”部分,增加了《老子》《史记》等文化经典著作,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古诗文,覆盖先秦到清末各个时期。还明确规定了“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将原标准“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推荐篇目数量也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提高了学习要求。

从新课标中我们明显感到传统文化的戏码在逐渐增加,这将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了学生向古诗文更深处漫溯,充分做好中高中的衔接,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品性。因此笔者认为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重大。

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古诗文教学的具体策略

中國传统文化要与语文课勾连起来,并能落地生根。我们可以尝试以下策略:

(一)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必须将传统文化融进灵魂里,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无论是课内课外,作为老师都一定要言传身教,否则半杯水的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呢?

(二)丰富教学手段,改善课堂效果

老师一旦有了丰富的自身储备,那么再借助一些教学手段,就可以游刃有余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引导。

1.吟诵法。教授古诗文可以创设情境,设置背景音乐,反复的吟诵,从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比如教授陶渊明的《饮酒》时,设置了以读入情的方式,让学生在吟诵中慢慢体会作者的率真以及他的那份真性情。

2.人物赏析法。课堂中可以采取字斟句酌的品析方式,让学生了解作品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如《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我们可以采取人物形象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诚信、以礼待人的重要性。

3.文本勾连法。众多的古诗文中肯定有传统文化元素相近的,我们就可以采取文本勾连法,进行横向的联系,让学生的思维发散,更好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4.情境还原法。在《孙权劝学》中,我们可以设置情境还原,通过分角色朗读,进入情境,慢慢琢磨每个人物的说话语气,从而进一步了解人物身上所包含的优秀品质。

当然,还可以采取文言现象植入法、字词解析法等,课堂呈现的模式应该是不断地在更新,但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开花,且常开不败。

(三)重视学生的德育浸润

诚然,除了课堂上的引导,我们更要以优秀的传统文化浸润学生,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把握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个人的道德品质,树立道德信念,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入脑入心,入心入行,真正的做到知行合一。

(四)积极创设情境,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传统文化的浸润仅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站住课内的一方天地,我们还要勇于开拓课外的领域。除了课堂,我们还重编校本早读教材,让经典的声音传遍每一个早自习。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古诗文书写大赛,传统文化的知识竞赛,经典诵读比赛等,通过这样的平台,让学生在自觉不自觉之间就会以某个标准来要求自己,慢慢的达到修身之效果。

四、关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中的思考

是否每一篇的古诗文里所蕴含的传统文化都值得学生去全盘接受呢?比如《木兰诗》中关于木兰最终的回归家庭,如今的社会,也要像木兰这样吗?我想,对于所有的古诗文里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持思考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不合时宜的文化元素,只要这样,传统文化的渗透才能与时俱进。

当然,传统文化与古诗文教学之间也需要讲究适度原则,防止过犹不及,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进行知识汇聚,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情感的融合,从而达到人文素养的提升。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们还需不断的摸索与创新,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植根于每个学生心中!

参考文献:

[1]《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2]《新课程标准》(2011版).

[3]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作者单位:合肥市第48中学滨湖校区)

猜你喜欢
古诗文传统文化课堂教学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