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主体 因“错”施教

2018-05-26 07:45徐新峰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主体性初中化学

徐新峰

【关键词】学习错误;初中化学;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27-0062-01

错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它是处于学生的已知与未知间的临界认知,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面对学生“千姿百态”的错误,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高效的教学,笔者进行了一次有效的尝试。

时间追溯到复习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教学环节。笔者认真批改了学生默写的化学方程式,范围是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所有单元和下册第八单元的化学方程式。面对学生暴露的各种错误,我心中产生了纠结:是选择少数化学方程式集中评讲一下,然后让学生自主订正,还是逐条地点评,或是采用其他讲评方法呢?

经过一番思维矛盾与自我否定之后,一条“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因错施教”的方法在备课中形成了。课前笔者致力于做好三件事:第一件事是按错误量的多少将全班学生分成三个群体,即A群体由没有错误或少量错误的学生组成,B群体由出现适量错误的学生组成,C群体由出现大量错误的学生组成;第二件事是基于班级已经形成的4人合作学习小组,将A群体学生与B群体的学生搭建成一对一的2人合作小组,这样利于学生“兵教兵”,相互間纠正错误;第三件事是设计出一个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自助套餐”练习,其中包括专门练习配平方程式,由给定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等类型的题目,每名学生根据自己的错误自主选择类型进行针对性训练。

上课后,笔者安排了3个教学环节。

首先是“集中点评”。选择传统的讲授法,全班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倾听与表达,重点是解决B群体学生存在的“共性错误”。例如,CO与Fe2O3反应的配平问题,CaCO3与HCl反应的生成物有哪些,Al与H2SO4反应的生成物Al2(SO4)3的写法,Cu与AgNO3反应的生成物Cu(NO3)2的写法等。

其次是“兵分两路”。“第一路”为A群体学生与B群体学生组成的2人小组在座位上进行合作与互动,重点是解决B群体学生存在的遗留问题,发挥“兵指点兵”“兵影响兵”的作用。“第二路”是笔者和10名C群体学生组成的师与生、生与生互动小组,这10名学生围绕在讲台周边,借助电子白板的互动功能,面对书写的错误化学方程式说出自己的困难和问题,笔者则和C群体的其他学生现场解决他(她)的困惑,并即时让他(她)在电子白板上书写,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则是在“第二路”教学进行到一半时,我提醒“第一路”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典型错误有选择性地进行“自助套餐”练习。这样的练习针对性强,学生能有效地查缺补漏。

这种由“点”到“线”到“面”的处理学习错误的方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教学变得循序渐进、有理有据,课堂也因学生的错误变得有生命力,不同学力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收获多多。

猜你喜欢
主体性初中化学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试论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瓶颈及解决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