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读记》教学设计

2018-05-26 13:10陈德兵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林海音滋味意图

陈德兵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的,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语文教学不可能是高效的教学。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参与表现为投入地朗读、安静地思考、大方地表达、积极地互动,我希望看到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是这样的状态。语文学习应该追求言意兼得的境界。我国传统文论强调文以载道,我们阅读文章,当然得弄明白其所载之道,但不能就此罢手,还得探究文章是如何载道的,此二者结合方是得意得言。语文教学还得注重能力培养,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获得各种能力,如此才算语文教学功德圆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掌握本课新字生词。

3.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1.简介作者。解题:“窃读”是什么意思?

2.作者把自己在书店的“窃读”写了下来,(板书“记”)这就是——《窃读记》。(生齐读)作者林海音在文章中“记”下了些什么?

【设计意图:从解题入手,明白“窃读”不同于我们平常的读书,为理解文本做好铺垫。紧扣题目中的“记”,抓文章主要内容。】

二、初读课文

1.请大家拿出课本,自由朗读。要求:把字音读准,遇到生字可以看看拼音,也可以问问同桌,还可以举手问我。开始吧!

2.生自读。

3.检查生字词。

出示含有生字的短诗。指名读,齐读。

指导写“惧”字。师示范书写,生书空。

4.检查:作者林海音在文章中都“记”下了些什么呢?

生自由发言,师相机点拨,形成板书:

情形

窃读记 滋味

收获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前三步为落实基础,重视朗读,不走过场。第四步,以最简省的办法提炼出文本主要信息,实现整体感知。】

三、品读滋味

1.毕竟是“窃读”,不是正大光明的,那滋味难以言说,作者却用细腻的笔触表达出来了。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感受窃读的“滋味”。

窃读的滋味是________________的。

2.生默读、批注。

3.交流。对话。

请学生将自己体会到的滋味一一板书到黑板上。

4.小结:齐说。

【设计意图:散文“形散神聚”,那就抓住“滋味”这一“神”辐射全篇,带动全文学习。每种滋味就是一个“点”,所有的“点”集合在一起便形成了“面”。课堂也仿佛成了一篇散文。】

四、聚焦惧怕

1.窃读的滋味真是酸甜苦辣、五味杂陈,既让我们感动,又令我们心酸。在这么多的滋味中,有一种滋味最让我们揪心。

从学生的板书中圈出“惧怕”,问:小海音怕什么?

2.想象:小海音窃读如果被发现,老板会怎么对待她?

3.请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说

说:正是因为惧怕,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范:正是因为惧怕,所以当“我”跨进店门发现没有人注意“我”时,“我”感到一阵暗喜。

【设计意图:仅有“点”的集合,还停留在“面”的表层。而扣住“惧怕”,便能划破“面”的表层进入文本的深处。如此,便慢慢靠近了文本的内核。】

4.根据学生回答,指导读好第5自然段。

“知趣”是什么意思?是天生的吗?

5.林海音在窃读时,真的有这样一次经历:

我多么高兴,又多么渴望地伸手去拿,但和我的手同时抵达的,还有一双巨掌,10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压住了整本书:“你到底买不买?” 声音不算小,惊动了其他顾客,全部回过头来,面向着我。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愧而尴尬,涨红了脸。我抬起头,难堪地望着他——那书店的老板,他威风凛凛地俯视着我。店是他的,他有全部的理由用这种声气对待我。我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声音,悲愤地反抗了一句:“看看都不行吗?”其实我的声音是多么软弱无力!

6.你能想象到林海音当时的感受吗?

请带着这样的情感再读读第5自然段。

【设计意图:窃读的心酸,尽在“知趣”二字。原文片段,让我们知道作者的“知趣”是这样“锻炼”出来的,不能不读。在全文的概括叙述中,加入一个细节,是作者的高妙所在。在教学中加以还原,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7.不过,幸运的是并不是每个卖书的人都像前面这个老板。原文中还有这样一个片段:

我惨淡无神地提着书包,抱着绝望的心情走进最末一家书店。昨天在这里看书时,已经剩下最后一册,可不是,看见书架上那本书的位置换了另外的书,心整个沉了下去。正在这时,一个耳朵架着铅笔的店员走过来了,看那样子是来招呼我,我慌忙把眼光送上了书架,装作没看见。但是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的面前:“请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没有卖。”啊,我接过书羞得不知应当如何对他表示我的感激,他却若无其事地走开了。

请你再谈谈自己的感想。

8.续写结尾。对照原文结尾。

【设计意图:两段文字的对比,一切尽在不言中。学生续写结尾,水到渠成。】

五、课堂小结

1.由“窃读记”引出“记窃读”,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2.布置作业。

【设计意图:得意不忘言,有了对文本的深刻感悟做基础,对表达方法的提炼就是顺势而为,无须强加。】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黄江镇宣教文体局)

责任编辑 楊壮琴

猜你喜欢
林海音滋味意图
自然教育《小蚂蚁的生日会》教案
林海音:这个世界有太多选择
林海音:这个世界有太多选择
林海音:这个世界有太多选择
不打自招
果子的滋味私厨
一颗滋味果子
红薯的滋味
不打自招
be going to与w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