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兵印象

2018-05-26 13:10夏循藻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詹天佑青年教师大赛

夏循藻

德兵是我在荆州市实验中学小学部工作时的同事。1993年7月,我和学校校长、书记一起到湖北省仙桃师范学校挑选优秀毕业生。当时,他的班主任鼎力推荐,说他素质全面,功底深厚,是一个好苗子。经面试,果然不错,他有思想、善谈吐、反应快,的确是一块难得的好材料,我们当场就决定录用他。来到学校,他一直教语文,并先后担任班主任和教科室主任工作。无论是教学工作还是管理工作,他都善于思考,非常投入,很有办法,受到领导、家长和师生的一致好评。

2005年8月,他决定只身到深圳闯荡。我当然不舍,和他在荆州古城外环道走了好久,也谈了好久。于公,我希望他留下,因为他是一个得力的干将;于私,我支持他出去,我知道他有抱负,需要更大的舞台。我鼓励他说:“好男儿志在四方,祝你成功!” 2006年,他又辗转到了东莞,一路打拼,一路高歌,终于在2008年9月底穩定下来。这些,他都没有告诉我,是我后来才知道的。可以想见,他经历了多少曲折,多少坎坷。

在我的印象中,德兵是一个极爱学习与思考、喜欢上课与写作的人。

德兵酷爱阅读。他坚持理论学习,夯实文化底蕴,追求专业发展。他一直行走在路上,双休与节假日是他学习的好时机。1994年6月,他报名参加自学考试,经过六年“抗战”,他最终以优异的成绩相继获得专科和本科文凭。不管到哪里出差,他都会带回大量的图书。他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既有教育理论著作,也有文学名著、文学理论专著,还有书法名作、国学经典。他还订阅了大量的专业杂志,一个大大的报夹上总是挂满各种专业报纸。他还自费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学习,利用一切机会向专家、学者讨教。接触吟诵后,他非常感兴趣,中华吟诵学会的初级、中级培训就参加了好几期。当他得知周祖庠先生到深圳开班讲学,他便坚持周末到深圳追随周老学习文字学、音韵学。

德兵善于思考。反对人云亦云,摒弃随声附和,是他一贯的风格。不管是习惯性的说法,还是常规性的做法,他都喜欢问个为什么,说个所以然。对于司空见惯的教育现象,他总能有自己独到的思考与见解。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他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对于教育专家的观点,他总是认真琢磨、细心体会,有着自己独立的解读与分析。网络论坛特别红火的那一阵,他也兴致颇高地参加了论坛上的论辩。经过“唇枪舌剑”,他“认识”了一批网友,对教育教学的认识也更透彻了。

德兵喜欢上课。他是扎扎实实从课堂的摸爬滚打中成长起来的。他的课也随着教龄的增长而日趋炉火纯青。1995年5月,他参加荆沙市首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执教《月光曲》,获得二等奖。作为一个刚走上工作岗位两年的青年教师,实属不易,但是德兵却把它当作一次滑铁卢,开始了卧薪尝胆的奋斗。几年的积淀,终于迎来了一次次绚烂的绽放。2000年12月,荆州市教科院组织“创新教育”研讨会优质课竞赛,他执教《詹天佑》一举夺冠。2001年4月,他执教《谜语天地》又获全市活动课竞赛第一名。到南方后,他成长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2005年,他参加深圳市小学习作教学微型讲座比赛,获得一等奖。2010年,他参加东莞市小语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执教《桥》,获得满堂喝彩。2012年元月,他参加全市素养大赛,获得第一名。2012年2月,他参加全省素养大赛,又以绝对优势获得第一名。2012年3月,他参加全国第四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以全场最高分荣获特等奖。

德兵坚持写作。1995年12月,其论文处女作《从课后习题谈“比较”在语言训练中的作用》发表在专业杂志《小学教学研究》上,此后他便踏上了发表文章的快车道,每年均有教育类文章见诸报刊。2001年,其论文《词语教学例话》在《小学语文教师》上分期连载,广受好评。教学实录《詹天佑》刊登于《小学青年教师》,《鱼游到了纸上》刊登于《湖南教育》,这两篇实录我都为他写了点评。在《詹天佑》一文的教学中,他大胆采用变序式教学,让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通过抓重点词句进行理解阅读,训练到位,很好地帮助学生体会了詹天佑的精神品质。这几年,我在《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师》等专业刊物上经常能读到他的实录、论文,通过这些文字,我欣喜地看到他始终站在语文教学发展的前沿。

2017年,他寄给我一套与人合著的统编本教材《小学语文优课设计》。该书编写很是精美,实用性很强,自然受到一线教师的普遍欢迎。2017年底,他又应邀参加了与统编本语文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从此,他的业务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德兵注重团队打造。他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成立名师工作室以后,他带领团队成员认真阅读教育经典,分享读书收获,观摩名师课堂,聆听专家讲座,开展同课异构,探讨不同体裁课文的教学方法,使青年教师获得了快速成长。他的名师工作室加入全国联盟后,积极参加联盟举办的活动,发挥了辐射与带动作用。作为一名基层教研员,他牢牢把握语文教学的根本规律,创造性地开展教研活动,带动了整个镇、市小学语文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最近几年,他受邀到全国各地上课、讲学多达60场。他向大家无私分享了自己的理论思考与实践经验。他几次应邀来我们武汉东湖开发区讲课做报告,都受到老师们的热烈欢迎。

从德兵身上,我们看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精于写作、乐于分享,是青年教师走向成熟的有效途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者单位: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詹天佑青年教师大赛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大赛主题:我的阅读·我的童年
詹天佑还书签
詹天佑还书签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火车自动挂钩不是詹天佑发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