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木水火土》(统编本一上)教学

2018-05-30 04:14洪珊珊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田字格木棒笔顺

洪珊珊

文本解读

《金木水火土》是统编本一上识字部分的第一篇学习写字的课文。本课是一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儿歌,向我们揭示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观念,以“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儿歌首行以“一二三四五”起句,五个数字是先人认识世界的开始。第二句,介绍自然界最基本的五种物质。第三、四句,介绍天在上,覆盖万物;地在下,衍生万物。太阳、月亮一直贯穿古今。

本课是第一次学习写字,写字前要求学生认识田字格,同时朗读与背诵课文。

节奏鲜明、韵律上口,是本课语言表达的基本特点。在反复诵读中,随文识字,引导学生学会在看图想象与联想中识字、联系字源和生活识字,通过观看图片、听故事、了解汉字的字形等更有效地识字,在学写汉字的过程中,牢记儿歌掌握握笔姿势,充分留足写字时间,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爱上中国汉字。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听读儿歌,整体感知

1.从学生出发,注重培养预习习惯

(1)师生谈话,出示预习儿歌:学知识,先预习,读一读,画一画,遇难题,勤动脑,虚心多問长见识,快乐学习我最棒!

(2)结合课前大手拉小手检测单里家长统计表,出示易读错的字。

2.情境听读,熟悉内容

(1)出示课文情境图,师生配

合读。

(2)师生交流。在图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生采用各种形式朗读,如按顺序读、倒序读、打乱读等。

3.组织比赛,点评提高

(1)个人挑战赛,开火车轮读赛。比较哪种方式读起来好,好在哪里。

(2)生总结。要有停顿,不能

拖音。

4.比较《天地人》,认识逗号、句号

(1)比较朗读。出示《天地人》与本课文本,生分组朗读。

(2)引导学生发现,留心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教师在朗读中指导学生感受逗号和句号的作用,并数一数这里一共有几句话。

二、识读课文,学习方法

1.学习第一、二行儿歌,指名朗读

2.小组合作学习

(1)自由朗读小文,这一句话讲了什么内容?

(2)你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3.认读生字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抽读,根据发音情况正音,如“三”的发音是舌头要轻触上下牙齿缝;“水”“照”要舌尖翘起。

4.引导学生发现

这两排汉字有什么特点?第一排与什么有关系?第二排呢?

5.交流识字方法

你有什么办法记住第一排字?

(1)联系生活识记。设置情境引导:出示一根小木棒,引导认识。(木棒竖起来是“1”,横着也是“一”。)记忆:一根木棒“111”,一根木棒“一一一”;一根木棒是“一”那么两根木棒、三根木棒呢?(引导学生知道两根木棒叠加是“二”,同样方法自学“三”。)

(2)比较识记和猜字谜识记。

“四”和“五”还是在上面加横吗?(“四”和“田”长得很像,对比不同;“五”字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识记—— 一个“工”人腰里挂着一把折尺。)谁能用这些表示数字的汉字说说生活中的内容?

(3)观察字源图识记。古人是怎么造出这些字的?你是怎么认出这些字的?(出示甲骨文: ■)

6.迁移识字

生活识记。你在哪里看到过这些字?

学生交流,教师出示配图帮助理解,重点理解“金”,出示各种金属制品图片,了解“金”可以泛指金属;扩展词语并领读“金子、黄金、木头、木板、自来水、开水、烧火、火红、土地”。

师小结:金木水火土是大自然中最基本的事物。

观察字源图识字,交流识字经验。

[出示甲骨文:■(甲骨文“金、木、水、火、土”)微课介绍金、木、水、火、土相关资料。]

7.背诵第一、二句儿歌

生自背、互背、小组比赛背、齐背,师积分奖励“背诵小达人”。

三、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认识田字格

(1)展示介绍田字格。

(2)生观察田字格,认识横中

线、竖中线,并在书上比画。

(3)师小结:写字时,要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习儿歌。拍手跟着教师念《田字格拍手歌》。

田字格,四方方,

写好汉字它来帮。

左上格、右上格,

左下格、右下格,

横中线、竖中线,

各个方位记心间。

2.学写横画

(1)观察字形。观察汉字“一、二、三”都由什么笔画组成。

(2)指导握笔。执笔时:老大老二对对齐,老三往后拖一拖,老四老五往里缩一缩。执笔位置: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3.指导书写“一、二、三”

(1)动画展示“一、二、三”的笔顺,生观察、书空。

(2)发现笔顺规律,观察字例。从“二、三”中了解写字时笔顺是有规律的——从上到下。

(3)师范写并指导:“二”指导上横短,下横长,“三”三横的长短有区别,强调中间一横最短。请学生当小老师指导观察与书写。

(4)生完成课本中写字练习,师巡视指导,利用投影仪进行书

写展评并评价。

第二课时

一、识读字句

1.带着方法,识读第二句

(1)各种形式朗读课文。出示课文第二句,教师正音后,开火

车读。

正音要点:分,上面牙齿轻触下嘴唇,结束时嘴巴要合上。

(2)结合插图说一说。这句话介绍了什么?

(3)画一画,标一标。天、地、日、月,它们分别在什么位置?

生标画,师投影点评,为什么这样标画?

(4)背一背。同桌合作背。

2.识字“上、下”

(1)生识字。你是怎么记“上”和“下”的?

生交流方法,评选最有趣的识记方法。

导言: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見过这些字?

(2) 在自己画的图上,用下列句式说话:“( )在天上,( )在地下。”

二、写字“上”

1.回忆田字格和笔顺规则

(1)回忆田字格。出示田字格,回忆田字格的诗歌,背歌谣。

(2)回忆笔顺规则。复习书写“二、三”的笔顺。根据笔顺书空,从上到下。

2.书写“上”

(1)观察“上”在田字格中的

位置。

(2)师指导。

第一步,认识笔画“竖”,指导

书写。

第二步,指导“上”的笔顺。

(3)联系生活扩词。

出示:上车、车上、天上、地上、桌上。

(4)读一读。

一天两天三四天,

天天向上我真棒!

三、回归整体,渗透文化

1.出示全文,整体认读

(1)对一对。天——( ),上—— ( ),日——( )

(2)背诵。开火车背、表演背等。

2.观看故事,了解中国神话中“天地”的来源

(1)播放《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2)生交流对话:我们祖先认为天地是怎么来的?

(3)口语交际。

话题1:你平时看到的天空是

怎么样的?什么东西能在天上飞?(教师指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话题2:你看见的大地又是怎

么样的?大地上有什么?(出示春天的田野图、秋天的田野图。)

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教师组织学生及时点评。

3.玩汉字游戏,巩固识字

在生字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为它组词让它开花,比一比谁组的词语最多,开的花最多。如果这个字组的词语较少,可以用其中一个词说一个完整的句子。

作业设计

看图寻宝游戏,将“天、地、水、上、下、一、二”分别写在下图中相应的位置,并用上它们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作者单位:福建晋江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猜你喜欢
田字格木棒笔顺
“田字格”器材的制作和运用
挑木棒
挑小木棒(节选)
笔顺游戏:用手指描画
这些笔顺,你都写对了吗?
课本内外
最易写错笔顺的字
住在“田”间(二)
合理使用田字格在低年级写字教学中实践探究
能量几个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