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你得自己“造”

2018-05-30 04:14王文丽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书单狐狸农场

王文丽

我和老师们交流整本书阅读的时候,常常会有人问我:“能给我们开一份阅读书单吗?”这个问题,我不太好回答,因为我读过的书不多,见识非常有限,我担心一己之见影响了教师或者学生的抉择。

誰来界定这本书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我想大抵有两把尺子:一把取决于别人的眼光,一把取决于自己的阅读。“别人”可以是有品质的出版社,可以是优秀的作家,可以是负责任的阅读推广人,可以是国内、国际正规的评比奖项,当然最可靠的还是自己的眼光。

我曾经在某教室的图书角看到过一本书,名为《狐狸妈妈的爱》,讲的是为了让孩子们吃上可口的鸡肉,狐狸一家经常冒险到农场抓鸡,惹恼了农场主人。狐狸爸爸被杀,小狐狸被抓到了农场里,狐狸妈妈发现她终究无法从农场里解救出自己孩子的时候,亲手用有毒的鸡头毒死了孩子……作者说,狐狸妈妈这样才可以让孩子拥有一份完完全全的自由,保留一份生命的高贵。我对作者所说的学生会“怀着崇敬之情,翻开这本讲述爱的故事”表示怀疑;而当我读到国内某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为其写的充满溢美之词的序言就更有些手足无措了,我们的孩子真的如他所说“可以体验到‘悲剧性快感吗?真的能够体会到‘精微之处,深藏大意的绝妙内涵吗?”我不相信。在读书这件事上,我还是主张自己要先读,寻找发现那些既有意思也有意义的书,那些自己喜欢也会被孩子喜欢的书。

我跟孩子们一起读过《我是白痴》《35公斤的希望》等几本书,孩子喜欢,我也喜欢。它们讲述的都是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无一例外都是孩子。“白痴”彭铁男智力有缺陷,他上七年级了,只会写“大”“中”“一”三个字,但是他憨厚、朴实、真诚、热情,爱家人、爱同学、爱老师、爱集体;“希望”中的男主角“多多”被玛丽老师评价为“有着漏斗般的脑袋,却有着仙女般的手指”,他讨厌以分数论英雄的学校生活,因为他学不会、听不懂、记不住,但是他善于动手、善于发明创造,无论处境有多艰难,始终对自己充满希望……这些书让我欢笑,让我流泪,让我思考,不仅教会我怎样做老师,也教会孩子们如何做自己,如何对待身边的同学,如何面对周遭的世界。

我在东南教科院举办的第二届儿童阅读大会上,和深圳学府小学的学生交流过《35公斤的希望》这本书,孩子们的见解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我问他们认为谁应该来读读这本书,有人说:“父母应该读,要看到自己孩子的长处,不要总是拿他和别人比。”有人说:“老师应该读,这样他就不会只拿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我又问他们为什么这本书一经问世就大受欢迎,被拍成电影、话剧,作为一本法国作家的作品还被翻译成英文、日文、俄文、中文的时候,他们告诉我:“教育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教育是全人类的事情!”

那天下课后,有很多老师找到我,他们纷纷表示对这本书的喜欢,还问:到哪里去找像这样既有意思又有意义,同时被老师和学生喜欢的书。我说,那就只有广泛地去读啊,读了一本,两本,三本,你可能没有发现,但如果读了一百本,两百本,三百本,我相信,总能够发现。

对于被要求给老师和学生推荐书单这种事,我常会这样讲:第一,我读的书真的很少;第二,我喜欢的未必就是你和你的学生喜欢的;第三,你一定要自己去读书,自己读了才会真了解,自己读了才会不心虚,自己读了才会让课堂更有灵气。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说:“想要人造船,不是给他木板、锤子和钉子,而是唤起他对辽阔大海的渴望。”假如老师们真的对辽阔大海有无限渴望,我想:他(她)一定可以找到木板,找到锤子和钉子,建造一艘大船,带着学生扬帆远航……

(作者单位: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

责任编辑 田 晟

猜你喜欢
书单狐狸农场
农场假期
月度荐书单
月度荐书单
农场
暑假阅读书单
名家推荐:2018暑假阅读书单(下)
一号农场
狐狸和猫
狐狸
丰收的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