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降压药治疗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的临床观察

2018-05-31 09:26
关键词:卧位低血压体位

关 凯

(河南省三门峡市卫生学校,河南 三门峡 472000)

体位性低血压(OH)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类型,以往的医学研究结果证实,高血压患者OH发生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去世,且在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中,卧位高血压症状也相对较为常见。目前,临床上对于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患者接受降压治疗的效果,以及降压治疗是否会导致体位性症状加重等问题上午统一结论。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发现,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患者接受降压治疗后,其短期内体位性症状有所加重,但对症治疗后有所改善。本研究对长效降压药治疗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门诊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之间收治100例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4例,女46例,年龄52~76岁,平均(64.5±11.5)岁,BMI指数19.5~23.3 kg/m2,平均(22.1±1.2)kg/m2,合并症情况:糖尿病14例,帕金森病4例,冠心病10例,脑卒中1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指数和合并症情况比较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降压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复合维生素B,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静脉滴注100 ml参麦注射液(四川升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310603)治疗,每天给药1次,连续治疗7~10 d。两组观察对象均于临床治疗前后不同时点接受血压指标和不良事件情况的监测与记录。

1.3 观察指标

第一,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1月、治疗6月和治疗1年后,卧位SBP、卧位DBP、OCs和OCd等血压指标结果。第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月、治疗后6月和治疗后1年,ACS、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衰、跌倒等终点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临床资料均使用SPSS17.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血压指标

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前卧位SBP、卧位DBP、OCs和OCd等血压指标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1周、治疗1月、治疗6月和治疗1年后各项血压指标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血压指标结果分析(mmHg,±s)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血压指标结果分析(mmHg,±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其中,OCs为卧、立位收缩压的差值,OCd为卧、立位舒张压的差值。

组别 血压指标 治疗前 治疗1周 治疗1月 治疗6月 治疗1年实验组 卧位SBP 164.2±9.4 132.8±7.6 132.4±7.7 136.2±6.7 133.5±9.5(n=50) 卧位DBP 87.8±7.5 61.8±5.5 62.1±4.5 71.1±4.3 61.3±5.7 OCs 26.5±3.2 23.2±2.6 22.1±2.1 21.5±2.7 19.7±3.5 OCd 14.4±2.3 13.6±2.1 11.1±1.9 10.1±1.7 11.3±3.2对照组 卧位SBP 162.1±10.1 157.2±11.3 159.9±10.2 164.5±10.2 161.8±9.4(n=50) 卧位DBP 83.1±6.8 78.1±5.4 81.6±5.2 77.5±5.2 79.5±6.5 OCs 26.2±3.0 23.5±3.2 25.7±3.2 24.3±3.1 28.0±4.3 OCd 13.1±1.8 12.7±2.1 12.1±2.1 13.5±2.6 12.9±3.2

2.2 终点事件

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1月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6月和治疗后1年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点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分析

3 讨 论

体位性低血压(OH)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问题,从以往的医学研究结果可知,卧位血压(SH)水平越高,患者的OH发生率也就越高,这在临床上被称为SH-OH综合征。然而,SH-OH综合征患者接受降压治疗过程中,其症状是否会加重或是诱发其他症状,以及降压治疗是否会对OH症状的发生和发展起到其他影响,而这也是临床医师和患者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1-3]。

参麦注射液是一种长效降压药物,具有扶正复脉、养阴生津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证实,参麦注射液具有调节血管内皮功能、调节心肌泵功能以及增加糖皮质激素分泌量的作用,有助于患者体位性症状的改善,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温和提升患者的血压水平[4-5]。尽管本次医学研究在观察周期和病例总数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但是,从对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患者降压治疗过程中临床终点事件、体位性症状及卧位血压、立卧位血压差值的检测情况来看,参麦注射液对于患者体位性症状的改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也有助于患者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的提高,这也能够为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6-7]。

[1]廖胜华.长效降压药联合他汀类降脂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评价[J].临床合理用药,2017,10(1):24-25.

[2]车 玫,杜国峰,张志敏,等.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及肾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4,13(45):30-32.

[3]严 山,张学锋,田晓沂,等.瑞舒伐他汀联用贝那普利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脉压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9):931-932.

[4]高建雄.短效降压药物与长效降压药物对夜间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3,24(18):178-179.

[5]董玉梅,王富红,李俊祥,等.长效降压药不同时间联用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10):106-107.

[6]唐 岚,王玉华,鲜玉琼,等.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复方制剂对高危高血压患者血浆炎症标记物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4):3046-3047.

[7]李 君,李晓艳,蒋学俊,等.降压药联合他汀类药物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影响的Meta分析[J].广西医学,2014,24(10):1419-1420.

猜你喜欢
卧位低血压体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初产顺产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与分娩减痛法的应用价值研究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躺着就心痛!卧位型心绞痛怎么破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血压偏低是否需要治疗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
睡姿不对,当心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