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经走罐疗结合艾灸治疗瘀滞型乳腺小叶增生的临床观察

2018-05-31 09:26潘凤霞甘史安
关键词:刮痧全息经络

潘凤霞,甘史安

(崇左市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广西 崇左 532200)

乳腺小叶增生是女性的多发病,在乳腺疾病中发病率最高。主要临床表现为乳房肿块、疼痛还伴有月经不调、烦躁易怒、大便秘结等症状,与月经以及情绪、压力、环境变化等有关,严重影响女性的日常生活[1]。该病属中医“乳癖”范畴。《外科正宗》曰:“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坠重作痛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多由思虑伤脾,恼怒伤肝,郁结而成。”。现代医学认为乳腺增生是内分泌失调,雌激素增多或雌孕激素比例失调及乳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增多所致。现代医学主要采用激素或手术治疗,激素治疗副反应大,且停药后易复发,手术治疗不易为患者接受且术后易复发。中医学治疗本病方法多样,且远期疗效好,复发率低,但治疗疗程较长,患者难以坚持。

本课题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内病外治的理论,根据中医经络全息学说,采用循经走罐结合艾灸法配合周期疗法治疗本病,取得显著疗效,关键是疗程短,患者医从性好,现将课题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2月我院中医门诊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60例,病情稳定,非妊娠、哺乳期及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无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内脏疾病等。诊断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200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瘀滞型,主要临床症状为乳房肿块及乳房胀痛,月经前及情绪烦怒时痛甚,伴胸胁胀闷,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心烦口苦,月经失调,舌质暗,舌下脉络瘀滞,脉弦涩。患者年龄22岁~54岁,均35.9岁,病程3个月~20年。按照随机、知情同意原则把患者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一般资料,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根据全息法采用后背部作为刮痧部位,患者俯卧位,暴露拟刮痧部位,取专用刮痧油均匀涂于其上,医生位于患者旁侧。循经走罐按大椎穴—督脉(大椎至脊中)—两侧膀胱经(天柱至胆俞/阳纲)—小肠经(肩中俞至天宗)—三焦经(天牖至肩髎)—肩井穴的顺序走罐。循经刮力度均匀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刮拭,至局部出痧点或斑块)。再灸大椎、肝俞、肾俞和双足三里,每穴15分钟,局部潮红为度。治疗要避开经期,以经中期及来经前期为佳。间隔时间以痧消为度,5~7天/次。3~5次为一疗程。

1.2.2 对照组

采用常规针刺艾灸法,每天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留针同时灸大椎、肝俞、肾俞和双足三里(根据体位选取两组)。

1.3 观察指标[2]

①显效:乳腺增生的临床表现消失。②有效:乳房肿块缩小且疼痛减轻。③无效:治疗没有减轻乳房疼痛,且肿块大小无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标准差(±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2.1 总有效率

见表1。

治疗组 22 7 1 96.7%对照组 18 10 2 93.3%

2.2.2 治疗次数与有效率

见表2。

治疗组 46.6% 70% 90% 96.7%对照组 0% 16.6% 23.3% 26.7%

从上表可看出两种治疗方法的总有效率差异不大。但同样的治疗次数的有效率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充分说明治疗组采用的方法疗效快、疗程短。

3 讨 论

乳腺增生病是临床最常见的乳房疾病,约占育龄妇女的30%~50%,乳腺疾病的3/4。乳腺增生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人群的年龄也正越来越低龄化。国内外研究表明,乳腺增生病与乳腺癌有密切的关系,故应积极治疗[3]。乳腺增生病属中医“乳癖”范畴。其名最早见于汉·华佗的《中藏经》。乳腺增生病多与肝、脾、相关。多由忧思郁怒,气血失调、肝失调达、心脾郁结、痰湿阻滞乳络而乳房而成疾。

本课题根据全息疗法结合经络刮痧理论为依据设制的。全息刮痧法是1995年张秀勤教授首次提出运用生物全息理论指导刮局部器官的“全息刮痧法”,刮拭部位与疾病的对应性强,冶疗效果显著。且避免在病灶痛点刮试,大大降低患者痛苦。全息刮痧结合经络刮痧起到调血行气、疏通经络、活血祛瘀的作用,使阻经滞络的病源呈现于体表,使病变器官、细胞得以营养各氧气的补充,发生活化,从面恢复了人体自身的愈病能力。本课题运用走罐法取代传统刮痧。首先后背部位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适合走罐。其次,走罐法有负压,相比刮痧的疏通经络、活血祛瘀的作用更强。最后本治疗中需刮痧的部位较多,走罐出痧快,减少治疗时间和患者痛苦。

走罐法对局部肿块而又有疼痛的疾病有很好的疗效,通过对乳腺对应部位的刺激,调整了紊乱的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内分泌功能,抑制了增生细胞DNA的复制,通过反射作用调节生殖内分泌,使激素水平趋于正常。痧的排出可清洁经络、净化体内环境、激发经气运行,对气滞血瘀引起的五脏六腑病变也有显著疗效[4]。艾灸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止痛、调整机体平衡并提高免疫力[5]。两法合用共奏疏肝解郁、涤痰通络、化瘀散结之功,使气机通畅、阴平阳秘。

大椎属太阳膀胱经开表主气,肩井属阳明胃经多气多血,两穴合用有很好的理气活血、调整阴阳的作用。肝俞疏肝理气。艾灸这三个穴对,起到温中散寒、化瘀消肿、疏肝解郁、活血止痛[6]。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循行乳腺)的主要穴位之一,是历代医家所推崇的养生保健要穴。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生命的根本。肾为先天之本,肾俞具有强身保健功效。所以,艾灸此二个重要穴位对人体机能的调理具有整体性,可以健脾补胃、补益气血、扶正培元、保健防病、强身健体、增强正气及机体的免疫功能的作用,大大减少乳腺增生的复发率。

循经走罐疗法结合艾灸对瘀滞型乳腺小叶增生疗效显著,临床上使用方法简便,好开展,对患者来说大大降低治疗费用和时间。关键是治疗次数少,疗程短,患者医从性好,且远期疗效好,复发率低,是值得推广的简单有效的新治疗方法。

[1]王 非,吴开明.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及实验研究概况.时珍国医国药,2008,19(3):622.

[2]李曰庆.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3]钱 晶.乳腺增生病发病现状调查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4(1):136-137.

[4]田宇瑛,王莹莹,杨金生,等.刮痧对家兔皮肤血流灌注量及组织形态学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医外治杂志,2099,18(6):8-9.

[5]唐照亮,宋小鸽,袁 静,等.艾灸对寒凝血瘀证大鼠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4):43-46.

[6]郑振兰.艾灸治疗乳腺增生疼痛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5):195-196.

猜你喜欢
刮痧全息经络
全息? 全息投影? 傻傻分不清楚
"全息投影"
年轻人不要盲目刮痧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全息欣赏: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学习新样态
为什么刮痧要避开脖子这个区域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面部刮痧真的能美容吗
刮痧疗法适合所有人吗?
全息影像造就“立体新闻”——全息影像技术在传媒领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