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合并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重叠综合征与慢阻肺临床观察

2018-05-31 09:26张书永
关键词:体征步行阻塞性

张书永,刘 冰

(河北省清河县中心医院呼吸肾内科,河北 邢台 05480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指的是成年人每晚睡眠期间出现呼吸暂停次数在30次以上,口鼻气流流通停止在10s以上,同时伴有血氧饱和度降低的综合征,合并慢阻肺后被称为重叠综合征,患者在清醒不吸氧的情况下会出现低氧以及二氧化碳潴留,要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否则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中对我院收治的60例慢阻肺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重叠综合征和60例单一慢阻肺患者进行临床检查,以下是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阻肺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重叠综合征的患者60例为观察组,其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在36~75岁,平均年龄为(60.3±2.5)岁,病程为2个月~2年,平均病程为(6.3±1.5)个月,纳入标准为均符合慢阻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重叠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其症状有嗜睡、疲乏、打鼾以及憋醒。排除标准:均无血液系统疾病、心脏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糖皮质激素禁忌症。选择同期仅为慢阻肺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在37~76岁,平均年龄为(60.5±2.8)岁,病程为1个月~2年,平均病程为(6.2±1.2)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 方法

采用多导睡眠监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肺功能检测仪等仪器监测患者的各项体征指标。

1.3 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肺功能指标、呼吸暂停指数、睡眠时SaO2并进行组间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肺功能指标(FEV1)、呼吸暂停指数、睡眠时Sa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体征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各项体征指标比较(±s)

组别 n 6 min步行距离(m) FEV1(%) 呼吸暂停指数(次/h) 睡眠时SaO2(%)对照组 60 158.9±22.5 43.8±10.2 8.2±3.2 93.2±9.5观察组 60 131.6±14.2 31.9±8.8 21.3±6.9 82.1±7.7 t-- 8.263 5.137 4.032 11.025 P--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病原因是夜间睡眠中反复出现呼吸困难、低通气,造成低氧、二氧化碳潴留,严重损伤患者的正常睡眠片段[1],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会引起患者肺动脉随着血氧而变化,增加患者心脏负荷,导致右心室肥厚,甚至是心衰。慢阻肺指的是具有气流阻塞性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随着病情加重可发展为呼吸衰竭和肺心病。慢阻肺的发病原因在临床上并不明确,但是认为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是慢阻肺发病的危险因素,还有外界因素(粉尘、吸烟以及化学物质)和内部因素(个人体质),需要多加注意以上各个危险因素,以减少患者病情发作的次数,若是慢阻肺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重叠综合征可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2]。本文中对我院收治的60例慢阻肺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重叠综合征进行研究,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肺功能指标(FEV1)、呼吸暂停指数、睡眠时Sa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慢阻肺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重叠综合征和单一慢阻肺患者的各项体征指标相比区别较为明显,可在临床上对慢阻肺患者进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预防,以便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进而延长其生存期限。

综上所述,慢阻肺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重叠综合征的各项体征指标明显低于单一慢阻肺患者,建议对慢阻肺患者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进行有效预防,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1]王幼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6,10(6):136-138.

[2]况红艳,张文平,王海播,等.老年重叠综合征伴呼吸衰竭患者长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疗效及预后[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7,36(10):781-782.

猜你喜欢
体征步行阻塞性
魔方小区
步行回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