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与预防浅述

2018-05-31 09:26刘淑敏
关键词:感染率病患内科

刘淑敏,张 莉

(1.德州市中医院,山东 德州 253000;2.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 德州 253000)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呼吸内科病患作为本次报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其中,对照组年龄43~60周岁、平均年龄是(51.93±8.03)周岁,住院时间是15~29 d、平均住院时间是(21.68±5.70)d,基础疾病分布是:支气管扩张9例、支气管哮喘11例、慢性支气管炎30例;观察组年龄34~46周岁、平均年龄是(40.12±3.55)周岁,住院时间是11~26 d、平均住院时间是(19.55±8.16)d,基础疾病分布是:支气管扩张7例、支气管哮喘14例、慢性支气管炎29例。全体病患排除了入院前感染,在病种、年龄以及性别等资料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确保两组病患及家属了解本次研究流程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分析和整理对照组病患感染原因,制定针对性控制策略后实施在观察组病患治疗中。治疗阶段应该尽量规避侵入式的治疗方式,如果实际情况要求采用侵入式治疗方式,则必须保障操作人员和医疗器械的卫生,认真遵循无菌消毒标准严格做好各种消毒隔离的工作。护理和治疗人员应该树立起勤洗手习惯,不论护理操作前后、还是和病患直接性接触,均应该保持认真洗手。针对老年病患吸痰操作,需要选择一次性吸痰管,医护人员积极鼓励病患主动咳嗽,合理控制吸痰时长和次数。同时,医生应该给出使用的正确剂量[2],如果抗生素使用量相对较少,病患疗效则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更加无法有效抑制和消灭病患体内炎症细胞,进而造成病患病情的反复;如果抗生素使用量相对过多,非常容易损伤病患体内的有益细胞或者出现抗药性,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威胁病患生命。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病患感染率对比

对比实施感染控制和预防后两组病患感染率可以得出,观察组病患感染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病患感染率,详见表1。

表1 病患感染率对比(±s)

表1 病患感染率对比(±s)

组别 感染比率(例) 感染率(%)对照组 34 68.00观察组 16 32.00

2.2 病患感染因素对比

病患住院时间、年龄、服用抗菌药物、激素以及侵入性操作等都是引起感染的主要因素,并且住院时间长、年龄较大的病患更容易出现感染,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病患感染因素对比

3 讨 论

因为抗生素不合理的使用,耐抗生素菌株不断增多,再加上侵入性医疗措施广泛应用和普及,使得医疗安全、医疗效益、医疗效率以及医疗效果被医院感染影响。医护人员不规范操作,也会加重医院感染发生,这要求医护人员必须贯彻落实无菌操作与消毒隔离规范,重视病房各种细节的管理,从本质上控制医院的感染发生率。同时,为实现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需要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与减少细菌密度,每天按时打扫卫生和勤开窗。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使得医学模式发生变化,疾病治疗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提升疗效,加速病患的康复。通过应用护理干预方案,为病患提供健康教育和系统管理,使得病患治疗过程中病情和预后情况均得到相应改善。呼吸内科医院感染通常以预防为主,提高管理力度控制医院感染发生,这也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不断学习和相关技术,尽早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为护患双方带来方便和安全。

[1]刘卫平,孙德俊,闫志刚,等.呼吸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8):4127-4130.

[2]梁建红,赵杰刚,李怀娟,等.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不动杆菌监测与医院感染暴发的预防[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33(11):1115-1117.

猜你喜欢
感染率病患内科
内转科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重症糖尿病足伤口护理中应用的意义研究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喉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