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课堂参与意识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2018-06-02 02:28白全梅
学周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参与意识教学质量小学数学

白全梅

摘 要: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很多,但不管利用何种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来提高教学质量,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只有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其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提高教学质量目的,所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参与意识;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1-009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1.057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艺术是否能唤醒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如果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法就是符合学生心理的,教学效果也是好的;如果教师的教学是死板的、陈旧的、不吸引学生的,那么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课堂也是无效的课堂,即使把学生的成绩压出来,也是失败的教学。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实现有效课堂呢?

一、动之以情,导入激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设置新颖的教学开端,能吸引学生,激发其好奇心,使他们带着好奇的心理自然地进入教学课堂,将他们带到“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例如:教学小数性质时,我首先在黑板上写了“1、10、100”三个数。问学生:“谁能在这三个数后面加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将它们连接起来?”学生感到很有趣,顿时议论起来,经过认真思索,有的说“分别在后面加上元、角、分,可得1元=10角=100分”;还有的说“可以在后面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1米=10分米=100厘米”,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于是又提出问题:“谁能加上同一单位名称将上面的三个数用等号连接起来?”学生顿时来了兴趣,有的小组还积极讨论,最后抢着举手发言:1元=1.0元=1.00元,1米=1.0米=1.00米。最后问:那1、1.0、1.00这三个数的大小是否相等?为什么?这也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问题——小数的性质。简单的一个问题,设置恰当,导入有趣,抓住了学生的心理,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唤醒了他们的参与意识,促使他们愉快地探求新知。

二、找準新旧知识的连接

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来教学是教师常用的方法。进行新知识教学时,要么先温习旧知识或者在教学新知识时自然地渗透已有知识点,让学生的知识迁移自然而然地进行。数学教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大多数数学知识点都有着前期的基础、后期的深化和发展。因此,教师备课时要备新知识,也要备教法,教法之中陈列已有知识的衔接过渡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创设教学情境,启迪学生思考,用旧知识去解决新问题、探求新知识,这也是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三、精心搞好各项活动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以及课外活动中,精心组织和设置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探求数学奥妙,揭示新知;进而张嘴表述,发表见解。这样以“动”启发发展思维,立意创新。其实,课堂应当是学生的“活动场所”,教学的过程也就是学生的“活动过程”,把大量的空间留给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

四、设疑问难,搞好讨论

真理越辩越明。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是不同思想的交融和碰撞,形成新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讨论,总结规律。如教学除法意义时,针对0不能作除数提出如下两个问题:(1)你能找到一个数与0相乘还得一个非零的数吗?(2)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那么0÷0=?为什么?组织学生以小组讨论,互相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有的小组认为找不到,有的认为能找到,还认为0÷0没有确定的商,或有很多很多的商。经共同评议后,同学们才恍然大悟:(1)找不到一个数与0相乘还得一个非零的数。(2)0÷0没有一个确定的商。说明在除法里0不能作除数。这样设疑问、做讨论,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五、探中求新,新中体创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就得设法设计问题让学生探究。在每节课堂中,大大小小的问题会不时产生,这就需要给学生留有时空,创设问题让他们去探求、发现和创新。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要求学生用“已准备的一张正方形纸折出它的八分之一,让学生亲自操作,共同探究出将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8份,每份就是它的八分之一。并将以上折法展示给学生,让他们体验各自的创意。由于教师成功营造了创新的时空,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体现出学生动手操作、创新的能力。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戴曙光.简单教数学:一个特级教师的小学数学教学智慧[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陈加仓.小学数学拓展课(教什么怎么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3] 吴正宪,王彦伟,韩玉娟.吴正宪给小学数学教师的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任勇.你能成为最好的数学教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 郑毓信.小学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小学数学教学180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 张宏丽]

猜你喜欢
参与意识教学质量小学数学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