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恢复的护理方法

2018-06-04 08:43张欣华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期
关键词:切口感染术后护理

张欣华

【摘 要】目的:分析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护理方法,加快患者恢复健康。方法:选取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治疗的98例化脓性阑尾炎病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自49例。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式(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和切口),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切口处的针对性护理。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各自患者的愈合情况和满意度。结果:根据研究分析表明,對照组术后愈合率相对较低只有81.63%,比观察组感染率94.90%要低很多,感染率观察组要低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也是如此,而在术后护理满意度上来讲,观察组患者更满意,达到94.90%。结论:在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在切口处进行有效的预防护理,可以大大降低切口处的感染率,加快切口愈合速度,提升患者治疗的满意度,是值得各医院学习应用的。

【关键词】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护理

【中图分类号】R1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1-0-01

阑尾炎没有及时的治疗处理就会变成化脓性阑尾炎,脓肿会出现在阑尾附近,也可出现在腹部其他位置,从而导致阑尾发炎化脓[1]。化脓性阑尾炎会导致腹部疼痛,阑尾压痛,恶心呕吐等症状[2]。目前,化脓性阑尾炎都是进行手术治疗并处理其并发症,因为化脓性阑尾炎伤口容易感染,所以在术后防止切口处感染至关重要,要做好积极地防护措施,配合医生的治疗,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等。本次研究分析,通过对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98例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分析,从而判断术后切口护理的可行性,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接受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并接受了术后切口恢复护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了其中98例进行研究分析,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化脓性阑尾炎病史0.5-7年,平均(3.3±1.3)年,得化脓性阑尾炎时间0.5-24小时,平均(9.3±3.3)小时,其中男30例,女19例,年龄24-71岁,平均(46.5±13.2)岁;观察组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病史1-8年,平均病史(3.2±1.5)年,得化脓性阑尾炎时间1-27小时,平均(9.7±3.9)小时,其中男35例,女14例,年龄24-71岁,平均(45.3±12.1)岁。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指标比较,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研究分析。

1.2 操作方法

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采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患者的腹腔,然后将冲洗液清除干净,循环多次之后,进行缝合操作,之后对切口进行冲洗,防止细菌的滋生,降低化脓的可能性,术后放置引流管,最后缝合切口。之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各自进行护理,护理情况如下,对照组:周期性的进行生命体征监测、护理人员进行饮食监督、密切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对切口处进行基础护理。观察组:(1)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具体步骤参照对照组;(2)紧密观察留下的引流管是否正常,时刻保持通畅;(3)对渗出液进行仔细的测验和观察;(4)针对切口实施紧密预防性护理,避免细菌感染。

1.3 观察指标

(1)关注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可从患者一期愈合率、感染率、切口愈合时间三方面得出切口愈合情况,帮助做进一步的分析。(2)患者接受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在治疗护理结束后,让患者回答问卷,从服务的态度、服务质量、护理方法、护理满足感等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医务人员进行统计分析,满分100分,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70-90分,一般60-70分,小于60分为不满意,统计出两组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针对两组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数据,选用数据采用 SPSS 22.0 软件分别进行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术后愈合率相对较低只有81.63%,比观察组感染率94.90%要低很多,感染率观察组要低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也是如此,而在术后护理满意度上来讲,观察组患者更满意,达到94.90%。

3 讨论

在化脓性阑尾炎术后的众多并发症中,术后切口感染是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3]。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又分为多种原因,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分别为手术中和手术后,手中切口感染大多因为在手术过程中有细菌的大量细菌进入,手术的时间过长从而导致切口感染,而在术后切口感染原因相较复杂,与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本身的抵抗力有关,与住院条件有关,与医院环境空气质量有关,与术后护理质量有关等等。这些原因致使术后切口感染变得越来越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4]。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术后预防护理对切口感染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术后护理,加强恢复速度,医院应做到如下几点:第一,提升医务人员自身卫生意识[5]。因为医务人员是最接近患者的,所以医务人员在自我卫生方面应该做好表率工作,勤洗手,勤整理衣物,遵守操作原则等,防止将细菌带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第二,提升术后患者病房的无菌操作意识。患者病房一天进行两到三次消毒操作,一天换一次床单,保证病房的安全和清洁,拥有良好的新鲜空气,只有一个无菌的环境才能避免患者术后感染。第三,对切口进行高质量的护理。为了防止切口感染,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切口护理密切关注,经常对切口进行消毒、清洗、换药等操作,规范术后切口护理的流程,本次研究也表明提升护理质量,降低住院时间,可使患者有更健康的心态。

综上所述,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医疗水平的提升,对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进行有效高质量的护理,可以大大降低患者术后切口的感染率,在今后的临床治疗方面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何阳. 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0):59-60.[2017-08-01].

叶妙勤. 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护理措施体会[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07):1371-1372.[2017-08-01].

尹秀红. 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2):4429+4432.[2017-08-01]. DOI:10.16281/j.cnki.jocml.2016.22.070

杨莹. 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护理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4):265.[2017-08-01].

谢鸿静,刘卫云,卢思英,刘娜,张扬. 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及护理[J]. 河北医学,2014,20(10):1728-1729.[2017-08-01].

猜你喜欢
切口感染术后护理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腹腔镜辅助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临床效果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
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治疗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浅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的ICU临床体会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