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他者性:道家哲学视角下的师生关系

2018-06-05 10:18范春利崔国富
科教导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

范春利 崔国富

摘 要 他者性理论视角下,师生是非同一的、非对称的伦理关系,要求教师应将学生视为他者、对学生负责而不求回报;这种要求使得他者性理论更加理想化。道家哲学视角下的师生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道家的“慈爱”本质使得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和谐共生。

关键词 道家两极哲学 他者性理论 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1.031

Transcendence of Othernes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aoism

FAN Chunli, CUI Guofu

(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Sports,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Liaoning 121000)

Abstract In perspective of Otherness theory,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the ethical relationship that is a non-identical and asymmetric. It requires that teachers should take the students as the other and responsible for the students and ask for nothing in return; this requirement makes the otherness theory more ide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hilosophy of Taoi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interdependent and mutually transforming; The Taoist “love” makes teachers and students respect each other and coexist harmoniously.

Keywords the poles of Philosophy of Taoist; the Other theory;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

主体间性在主体性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师生均为教学主体的观点,认为师生双方均为教学主体。之后,有学者将他者性理论引入师生关系以克服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弊端。

1 他者性师生关系介析

1.1 他者性师生关系的提出

主体间性强调主体—主体平等,他者性理论认为这种把自我与他者看作同样主体的观点忽视了他者的异质性、消解了他者的差异性,并且要求主体双方互惠、相互回应,而这种相互回应的对称关系是一种理想境界。当双方的某一方未能进行回应时,另一方会以自我利益为衡量,从而也拒绝做出回应。列维纳斯认为用非对称的伦理关系来解释人与人的关系更现实,他者性理论也被引入教育学以解释师生关系。

1.2 他者性师生关系的内涵

他者性反对主体性所倡导的主客二元对立、批判主体间性对他者同一化。他者性理论试图通过重新理解自我、他者,重新阐释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构建以对他者负责为核心的伦理关系。[1]他者性理论认为个体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他者的存在;而他者是不同于自我的绝对他者,他者的存在不能为我所左右;一个人从遇见和面对另一个人起,就应该对这个人负责且不求回报。将他者性理论引入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对班上的每一位同学负责而不求回报,他者性师生关系是非同一的、非对称的伦理关系。

1.3 他者性师生关系的特征

(1)非同一性。列维纳斯反对布伯将人与人的关系表示为“我”与“你”的关系,这种关系既消解了教师与学生的差异,也消解了教师的责任。因为教师作为先知者,在教学中应对学生起引导作用。他者性理论将“我”定义为“他者的自我”,而将“他者”看作与“我”有异的主体。在他者性视角下,师生关系是非同一性的,非同一性是指师生本就存在差异,教师在知识传授方面对学生有指导作用。

(2)非对称性。他者性理论认为主体是因他者而存在、为他者而存在的,“我”与“他者”是非对称的关系。非对称性意味着“我”对“他者”负责,而又不期待有所回报。在师生关系中,非对称性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奉献自己的全部学识给学生、对学生负责,但却不要求学生做出同样的回应。[2]

(3)对他者(学生)负责。他者性认为,自我作为“他者的自我”应该对他者负责。他者性师生关系强调教师对学生发展负有无限的责任。正如父母对孩子的爱和责任一样,教师也要对学生义无反顾地负责。“当然,学生面对教师也要承担起无限的责任,包括尊重教师、向教师学习等。”[3]

2 道家哲学视角下师生关系的阐释

2.1 道家哲學思想简介

老子彻悟“易理”得出:天地阴阳变换之“道”和人类祸福之“得(德)”,强调“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道家太极图外形为圆形,意指太空;太极图被“”线一分为两鱼,黑鱼与白鱼并列存在、互相依赖;黑鱼与白鱼首尾相接,呈现的是你追我赶的状态,这标志着道家对事物不停运动变化的认识。

道家主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和“不言”并非什么都不说、不做。所谓“无为”是指为道,即顺应万物发展的规律,不加任何人为的强制;“不言”意为善言,一方面反对过多说教,另一方面是说使学者在自由教育中,最终达到无为的境界。[5]道家认为宇宙万物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一个事物只有与他物相互依存,其价值才能得以体现。

2.2 道家哲学视角下的师生关系

2.2.1 道家哲学视角下的师生关系内涵

首先,道家哲学视角下师生之间民主平等,通过相互沟通形相互依存与转化的教学关系。学生与教师分别如太极图中的黑鱼和白鱼:有了教师引导与启发,学生会积极思考;同样地,有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教师才能进一步引导与启发,最终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动态教学过程。

2.2.2 道家哲学视角下的师生关系特征

第一,无中心。道家哲学视角下的师生关系是无中心论。当以白鱼为始发点,黑鱼变成追逐的一方;相反白鱼成为追逐者。把教师与学生看作太极中的两条鱼,在教学中,时而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思考;时而学生提问引发教师思考。

第二,两极转化。道家辩证法超越事物两级对立关系,看到二者相互转化关系。[6]当教师作为引导者引领学生走进未知知识领域时,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取得进步;当学生结合自身知识储备、个人经历对人类知识文明进行理解,最后给出学生自己的分析时,教师变为聆听者且对自己已有知识体系重新加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转化形成动态教学过程。

第三,他人优位。庄子说:至人无己,[7] “无己” 背后体现了“他人优位”思想。个人价值需通过满足他人需要而实现,“他人优位”表达的正是自我对他人宽容、慈爱之意。教师在教学中应秉持“无己”之心教学,面对学生时做到“视徒为己,反己以教”。 [8]

3 道家哲学师生关系与他者性师生关系的比较

3.1 道家“无中心”与他者性“他者”中心的异同

道家哲学师生关系与他者性师生关系均主张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是存在差异的两个个体,但是具体阐释不同。他者性理论它主张将自我定义为“他者的自我”,“我之所以为我,是由于他者的存在,自我具有他者的属性”。 [9]他者性理论中的“他者”是有异于“我”的主体,它还是强调双主体,只是相对于主体间性而言,更强调“我”(教师)与“他者”(学生)是有所差异的两个主体,最终还是没有走出主体间性的“双主体”特征。

道家哲学师生关系中,师生在教学中具有“无中心”的特征,“无中心”也意味着无绝对的主体。太极图是以轴心为中心运转的,师生在教学中是动态互动的,教师与学生并不以固定的主体或客体角色而存在,时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客体追随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思维;时而教师作为主体,学生作为客体跟随教师脚步探索人类文明知识。

3.2 道家“两极转化”与他者性“非对称性”的异同

虽然道家哲学师生关系与他者性师生关系在人际关系中均强调他者的先决地位,但是在处理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实际运转时,两者存在如下差异。他者性师生关系认为,教师应该将学生视为“他者”,对学生负责而又不要求学生为此作出回报。他者性师生关系的“非对称性”在教学中是单向教学展开过程且对教师要求过高、不具实际性,因为并非每一位教师均能做到不求回报。

道家哲学师生关系中,师生在教学中相互转化,这种教学状态不同于他者性理论所强调的教师单方面对学生作出回应,一味地追求教师对学生负责,而不管学生的意愿,可能会造成如父母溺爱孩子一样的悲观结局。在现实教学中,会有教师作为主体时对学生知识理解的循循善诱,也会有学生作为主体时对事物的全新阐释,这种动态的、两极转化的教学过程更符合实际。

3.3 道家“他人优位”与他者性“为他性”的异同

他者性理论认为一个人的价值体现是“为他性”,通过回应他人肯定自我价值。教师的价值在于学生对教师的需要,无论学生是否回报,教师都要为学生的发展负责。教师一味地对学生负责可能会变成一种执念,就像家长对待孩子那般——家长对孩子的爱会变得毫不吝啬而又毫无章法。到最后很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而不是学生将教师也看作“他者”一样对待。

道家哲学则主张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个体的“无为”,认为人际关系的核心是整体性,整体性又依存于关联性,我之所以为我,其价值是在与他者相关联的实践中完成的。[10]运用于教学中则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不言之教”和“他人优位”。这种“不言之教”避免了教师过多的说教和以自我的认识为判断标准去教育学生,也就避免了他者性师生关系中教师只是一味的回应学生。道家主张“他人优位”体现了对他人的宽容,教师面对学生时,应该包容学生、站在学生角度进行教学,当学生需要帮助时才予以帮助。

4 道家哲学师生关系对他者性师生关系的超越

首先,道家的“無中心”是对“他者”中心的超越。避免将“他者”视为中心,道家哲学主张在教学中师生没有谁是主体、谁是中心的说法。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学生就是学习者;学生对知识做出新的阐释,教师就是聆听者与反思者,师生在教学中互动生成。其次,道家“两极转化”超越“非对称性”。师生在教学中是相互沟通共同进步的,不是老师单方面“一厢情愿”的付出就能实现的。教师作为先知者帮助学生学习知识、促进学生发展;而当学生对知识有自己独到见解时,又可以将其反馈给教师,师生双方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使教学前进。最后,道家“他人优位”超越他者性“为他性”。教师面对学生在保持“他人优位”的同时,还要与“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理念相结合;学生也要尊重教师,将“他人优位”作为自己的终极指向,避免教师“溺爱”学生、学生无视教师,最终实现师生和谐共作、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教学状态。

参考文献

[1][3][9] 冯建军.他者性:超越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16(8):5,7,5.

[2] 吴先伍.反思与重构——他者伦理视野中的师生关系[J].江苏高教,2014(4):21-25.

[4] 朱尚华.太极文化的源流、内涵及其形态[J].教育教学论坛,2016(1):120-122.

[5] 顾明.论庄子“行不言之教”的教育思想[J].现代教育论丛,2008(11):53-56.

[6] 唐劭廉,吕锡琛.“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家教育思想的当代合理性阐释[J].西北师大学报,2005(2):28.

[7] 庄子·逍遥游.

[8] 吕不韦等.吕氏春秋[M].长沙:岳麓书社,1989.

[10] 许建良.他人优位——道家道德的枢机[J].中州学刊,2008(1):170.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莫让师生关系“渐行渐远”
师生关系和学生学业表现相辅相成
高校师生关系最适空间的探索研究
师生关系好很重要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师生关系浅谈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新世纪以来我国师生关系研究的探索*
还原一个纯洁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