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邀掌成风现象引出的思考

2018-06-06 16:25徐开麟
曲艺 2018年3期
关键词:曲艺

徐开麟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曲艺舞台上刮起了一股邀掌的风。

邀掌就是演员向观众索要掌声,这在相声、独脚戏等曲艺表演中比较常见。是邀掌还是要掌,我想还是用“邀”为好。表演者刚上台便使出了浑身解数,极尽奉承之能事,跟观众套近乎,目的就是激发起观众鼓掌的热情。起先还有点聒气,观众还能应和着演员的吆喝随随喜。但这一招用得多了,观众观赏作品的好情绪就会因为不断地邀掌而大打折扣,对该演员接下来的表演也会产生莫名的排斥。

有一次,我去小剧场观看相声专场演出,一共7个节目,质量如何姑且不论,但几乎所有演员都用了邀掌开场,而且一个比一个来劲。大概有些演员也知道观众对邀掌的忍耐是有限度的,索性使出了“绝招”,指着前几个节目的演员对观众说,他们个个都有绝招,本人才疏学浅,只得给大家跪下了,你们掌声不断,我将长跪不起……我身边一位长者忍不住说了一句,“为了讨掌声,还有下跪的?这不是乞讨又是什么?”

邀掌成风有了蔓延泛滥的趋势,这引出了我三点粗浅的思考。

思考一:重掌声,更要重作品

包括北方相声、南方独脚戏等在内的曲艺表演,其效果的确与观众的掌声有关。但是,观众的掌声是有区分的。掌声有热烈的掌声、赞美的掌声、鼓励的掌声。欢迎演员上场的掌声是热烈的,也是礼节性的,它包含着观众对演员表演的期待。赞美的掌声是由衷的,是观众对演员的表演发自内心的认同,赞美的掌声越是热烈,越说明演员表演的成功和对作品的肯定。假如演员的表演没有达到观众的预期,观众给予的掌声多半是鼓励的。可见,观众的掌声与演员的表演是大有关联的。

但奇怪的是,有的演员把掌声看成了检验剧场效果的唯一标准,当成了走近观众、与观众产生共鸣的捷径。为了得到观众的掌声,不少演员还真下了功夫。有祝观众长寿的,也有祝观众发财的,有祝观众圆梦的,也有祝观众有艳遇的:“我有个缺点,就是一听到掌声就比较兴奋,一兴奋就讲得比较好。让我感受一下你们的掌声好吗?”“其实演员不像你们想象中的那样坚强,他们内心深处也是很脆弱的,也需要掌声来支撑的……”“喜欢不喜欢,就听笑声欢不欢。熟悉不熟悉,就看掌声在哪里。”这些五花八门的“艺谚”似乎成了演员开场的必须。有的还在顺口溜上狠下功夫,“谁的掌声最响,无病无灾寿最长;谁的掌声厉害,媳妇小三都喜爱;谁的掌声持久,夫妻天长又地久;谁的掌声不停,数钱数到手抽筋……”更有甚者,在短短的十分钟的表演中,竟然穿插了四、五次邀掌。还有人自作聪明地解读“掌”字,将“掌”字拆成“高尚的手”,以此来讨好观众和赢得观众掌声,进而获得心理和生理上的满足。

满足感是个体对于自己存在状态的满意程度的标示。而从生理的角度来說,由“邀掌”所获得的满足感是演员寻求的一种刺激,多半与生理有关。人类在寻求刺激后带来的满足感、愉悦感,很可能会让人形成一定程度的依赖并上瘾。

笔者认为,重视观众的掌声无可厚非。但观众的掌声本质上是对表演效果的认同,是和作品内容产生的共鸣,真正发自内心的掌声不是轻易能得到的。

演员在还没有正式表演之前就一个劲地邀掌,把自我扭曲、矮化后的一面呈现给观众,用噱头讨得观众的掌声。但这种掌声往往是被动的,错位的,不真诚的,甚至可能会带来演员和观众间的隔阂与距离感,影响后面的演出效果。

在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的赛场上,出现了不少好演员和好作品。但是,专家们对年轻相声演员的表现,在欣喜之余也有隐忧,尤其对一些演员在表演过程中频繁向观众要掌声的陋习提出了批评。郭达认为,要掌声这种行为很让人讨厌。演员向观众要,观众不鼓掌觉得让演员很没面子。但是鼓掌吧,也不是发自内心的。其实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活跃气氛是不可取的,郭达一针见血地指出:“要想观众自愿为你鼓掌还是要靠你的故事,靠作品的内容。”重掌声,首先要重作品。问题是在某些演员看来,与打磨作品相比,还是讨要掌声来得更便捷。

数学家华罗庚说,虚伪的谦虚,仅能博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

搞科学做学问如此,艺术表演也应如此。一味地看重掌声,是演员对自己的作品不自信的体现。跟演员邀掌一样,某些电视节目的编导对自己成果也缺乏自信。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现象,在电视上播放相声时,罐头笑声、罐头掌声会不适时宜地横插一杠,让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个本不该笑的桥段怎么会有如此热烈的掌声?在震耳的掌声中,镜头扫过,却常可以看到有些观众木然的表情,即便在精心策划而呈现在全球华人观众面前的央视春晚,也会出现很多演出效果和观众表情完全不搭配的画面。在纪念马三立诞辰100周年的研讨会上,著名歌唱家李光曦就对当下的相声表示了担忧,他指出:“现在流行电视相声,但掌声太假,不是老百姓鼓掌,是导演让你鼓掌,这样不行。”

在某年央视春晚排练过程中,一位年轻相声演员就曾对导演提出建议,取消领掌,带头鼓掌会打乱语言类节目演员的节奏,加强导播团队的专业性。不能正在包袱响时,把镜头切到观众的表情上,这会影响荧屏外观众流畅地欣赏节目、品味包袱。这个建议得到了导演的肯定,难能可贵。

其实,那些可以编出许多精彩邀掌段子的演员,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创作能力,只要能增强自信,把心理需求的重点转移到作品打磨上来,肯定会赢得观众更多由衷的掌声。

思考二:重笑声,更要重观众

上海已故曲艺作家张双勤创作过无数优秀的曲艺作品。他曾深有体会地对我说,有什么样的曲艺创作,就有什么样的曲艺观众,一直采用不上台面的招笑手段去“挠观众的痒兮兮”,必定会失去观众对曲艺的支持与期望。因为,观众是需要培育的。

曲艺作品的笑声不仅呈现娱乐功能,也包含教育功能。艺术形象的感染力,引发人们的审美愉悦和乐趣,“寓教于乐”“寓教于美”,使人们从中获得精神的享受和满足。它是人们接触艺术作品的直接动因,是对欣赏者要求娱乐、休息和获得精神调剂的满足,其核心是在审美享受中产生的精神快感。

观众发自内心的掌声与笑声,是观众对好演员加好作品的赞美,忍俊不禁产生的艺术感受是印在观众的记忆中难以忘却的。而不顾观众真正的感受而一味追求剧场效果,则是演员心中没有观众的表现,不用好作品得到的笑声只能是稀稀落落的碎片,不会持久的。

可有人却不这么认为。一位小有名气的曲艺演员告诉我,观众的掌声是我们演员的资本。观众鼓掌次数越多,说明我的水平就越高,演出的效果越好,越受人欢迎。话没错,但在你的演出还没开始之前,观众已经给予你礼节性的鼓掌欢迎了,你有没有必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死抓着掌声不放、去享受和自己作品还没有发生关系的掌声带来的快感呢?也有演员认为邀掌也是演出的一部分,是一个重要的暖场环节。邀掌也好,暖场也罢,其真实价值最后都会在观众的评价中体现出来。

不少观众就发出了这样的抱怨,我们进剧场听相声普遍都有一种期待心理:来这里就是准备乐一通的,所以相声演员一上台,尤其是一些名角露面,我们的掌声和笑声就随之而来了。但是一场场听下来,真正让我们会意地笑、开怀大笑甚至于事后想起来都忍不住地笑出来的表演太少了。

艺术作品的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观众是曲艺创作的试金石,好作品必然聚拢更多的观众,其创演者也会获得更多由衷的掌声。

一代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临终前留下了一段让所有曲艺人铭记于心的话:“我侯宝林说了一辈子相声,研究了一辈子相声。我的最大的愿望是把最好的艺术献给观众。观众是我的恩人、衣食父母,是我的老师。我总觉着再说几十年相声也报答不了养我爱我帮我的观众。现在我难以了却这个心愿了。我衷心希望我所酷爱、视为生命的相声发扬光大,希望有更多的侯宝林献给人民更多的欢乐。我一生都是把欢笑带给观众,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永别观众,我也会带微笑而去。祝愿大家万事如意,生财有道。”

我认为,侯先生说的“生财有道”,是指“把最好的艺术献给观众”的正道。心中有观众,才会有创作的动力,才会有潜心研究艺术的动因。用好作品、新作品留住观众,才能获得观众持久的、健康的、纯粹的掌声。

思考三:重成名,更要重品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曲艺开辟了一片新天地,特别是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更使曲艺获得了广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一代又一代曲艺人在大好的时代尽情发挥着聪明才智,一批又一批深受观众喜欢的年轻演员在多彩多姿的舞台上站住了脚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

成名是演员的追求与目标,有人成名了,有人正期待着成名。有人急于求成,想通过邀掌等激情四射的即兴手段让观众瞬间认识自己,认可自己,从而实现速成名家的梦想。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梦想最终还要靠奋斗去实现。何况成名也不应该是演员的终极目标。在成名的重要元素中,除了机遇,演员的品行、艺德是非常重要的。不重品行、不讲艺德而成名的人,其名气必定会变味,并最终被观众遗忘。

1962年,在纪念曹雪芹逝世200周年《红楼梦》曲艺专场演出活动中,周恩来总理对传统曲艺的整理与革新作出了重要指示:“曲艺要说新唱新。”

1981年,针对评弹发展遇到的种种困难,陈云对业内人士语重心长地说:“出人、出书、走正路,保存和发展评弹艺术,这是第一位的。”“走正路就是要在书目和表演上,既讲娱乐性,又讲思想性,不搞低级趣味和歪门邪道”。

2014年,习近平主持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他强调“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

从周总理“曲艺要说新唱新”的嘱咐,到陈云同志“出人、出书、走正路”的教诲,再到习近平总书记“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的警醒,让我们感受到了新时代曲艺人的使命与担当。时代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曲艺终于不再是什样杂耍了,不再是撂地讨饭的了,曲艺变成了一门承载着民族智慧与文化的表演艺术,一步步登上大雅之堂!

然而,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见一些已经登上了大雅之堂的正在走红的年轻曲艺人却重拾起旧艺人撂地讨饭时的“技艺”,把舞台当成了什样杂耍的地方,不断地把一些低俗的内容夹杂在重复的邀掌过程中,浪费着本该属于他们精心打磨作品的黄金时间。他们认为,观众花钱就是来找乐的,我们能把观众逗乐了,就对得起观众。久而久之,他们便养成了 “怎么乐就怎么使活儿”的“唯乐”精神,从而淡忘了曲艺人的光荣与梦想,这既是对观众的不负责,也是对自己的贬低。

优秀的艺术作品是生活的教科书,可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倾向、思想观念、道德意识、哲学观点,改变人们的人生态度,起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作用。但是,优秀艺术作品的诞生,其关键必定是具有优秀的艺术思考和艺术追求的人,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制造优秀艺术作品的人的“品行”。

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曾说过这么一段语重心长的话:“我们一边要為年轻演员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一边还要对他们加以引导,让他们不要被一时的赞扬和掌声冲昏了头脑,要时刻具有忧患意识。我真希望相声工作者们好好研究研究观众的笑声,从中摸索出一些观众笑声的真谛。”

在“文哏”大家苏文茂先生的追悼会上,现场主持人建议让苏文茂老先生最后再听一次掌声,灵堂内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人们以最庄重的方式送别了一位可敬可爱的曲艺老人,能获得这样的掌声,绝对是曲艺前辈的艺德品行所致。这是对曲艺事业的尊重,也是对优秀曲艺人的敬重。这个让人动容的故事也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迪:当我们站在人民的舞台上说唱百姓时,必须呈现出由内而外的德艺兼修的品行,不走类似邀掌的旁门左道,要带着优秀的具有温度的好作品走近观众,走进属于人民曲艺事业更为广阔的未来天地。

愿更多年轻的曲艺从业人员记住《中国曲艺工作者行为守则》中的几句话:艺为人民,曲随时代,守正创新,敬重舞台。像相声大师侯宝林等老一辈曲艺人那样,毕生都以“把笑声和欢乐带给人民”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坚定前行,成为真正受广大观众欢迎的曲艺新人、曲艺名家。

猜你喜欢
曲艺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曲艺泉城》
曲艺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对策
齐心聚力 共同推进建设中国特色曲艺学科发展
第九届海峡两岸曲艺欢乐汇新闻发布会在福建南安召开
“互联网+”和高校曲艺专业教育对曲艺传承的影响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不同传播方式对于曲艺发展的重要性
高等院校曲艺教学实践分析
从健康曲艺生态看曲艺学科建设的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