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游戏的概念界定和分类

2018-06-06 10:14罗莎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7期
关键词:学科游戏课程

罗莎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的深度结合,教育游戏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以“CNKI中国知网”和百度百科为检索平台,对“教育”“游戏”以及“教育游戏”“教育游戏分类”等为关键词对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文献的概念、意义和分类,从这几个方面得出教育游戏最新的最新理解。为今后教育游戏的理论研究等提供一定的可行性依据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教育;游戏;教育游戏;概念;分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07-0137-02

1 教育游戏的概念综述

1.1教育的相关概念

美国的杜威倡导“教育即生活”,在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杜威提出“教育是生活的必须。”[1]

陶行知在《教育的真谛》中提出:教育是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2]

教育的本质是通过传承文化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并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增进人们的知识与技能,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活动。《基于平板电脑的学习资源设计框架和要点分析》李青,王涛提到此定义。

1.2游戏的相关概念

人类在生活中受到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束缚,在这些束缚中就失去了理想和自由。于是人们利用剩余的精神创造一个自由的世界,它就是游戏。马彬彬在《漫天“暴雪” 万物何在?》中提出的观点。

游戏是一种放松的智慧,游戏状态是人的潜能得以“喷涌”的状态,是人最具有创造性的状态,是人身心最健康的状态,是一种最佳的学习状态。陈益在《游戏——放松的状态》中提出。

游戏也是学习活动的一种。《国内教育游戏研究发展综述》尚俊杰,肖海明,贾楠提出。

1.3教育游戏的相关概念

教育游戏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但到目前为止关于教育游戏的定义尚未统一。[3]

教育游戏是一种具有游戏特性和教育功用的电子游戏,其从本质上讲是由游戏设计和制作人员创作、承载着具体教育和娱乐目的的计算机软件。魏婷,李艺在《国内外教育游戏设计研究综述》中提出。

教育游戏并不仅以“游戏”来定性,而是指将某个已经存在的、 具有一定核心和内在价值的事物与游戏机制相整合,以激发用户的参与度、投入感和忠诚度。李馨在《融入“适应性”的教育游戏结构设计模型及实验研究》中提出。

教育游戏是以游戏的形式和过程呈现教育内容,以学习者获得概念、知识、技能以及策略等为目的,集知识性、趣味性、竞争性、虚拟现实性等于一体的计算机游戏软件。夏云、李春晖在《教育游戏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模式构建》中提出。

教育游戲是为实现教育本质而采取的一种有效途径,即以游戏为载体实现对个体进行传承文化的活动,增进人们的知识与技能,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李海峰,王炜在《基于人本主义理论的教育游戏设计研究——从EGL框架构建到“护林小熊”3D游戏开发概览》中提出。

2教育游戏的概念界定

教育游戏属于新兴事物,目前尚无确切定义。通过比较前人的定义,笔者总结得出自己关于教育游戏的理解。

2.1定义

教育和游戏的结合在国内有三个普遍的提法,用百度搜索引擎选择“网页”进行搜索,相关结果如下(2017年12月15日)。教育游戏22600,000,游戏化学习3560,000,娱教技术39900。通过比较数据得出,“教育游戏”的使用者最多,和游戏化学习、娱教技术相比,教育游戏得重点更加倾向于“游戏”。因此,在本研究中选择教育游戏为题。

比较各大期刊的观点,笔者比较赞成李海峰老师的观点,并在李老师的基础上对教育游戏作了进一步的界定。笔者认为,教育游戏应该包含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在狭义上,教育游戏是指具有教育功能得电子游戏和网络游戏。广义上,教育游戏是为实现教育本质而采取的一种有效途径,即以游戏为载体实现对个体进行传承文化的活动,增进人们的知识与技能,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发展。[3]

2.2研究意义

本研究笔者通过比较各大学者对于教育游戏的定义,加深对于教育游戏的理解。教育游戏值得推广的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2.2.1教育游戏可以改善游戏在人心中的形象

自传统以来,人类赋予游戏“上瘾”“学习下降”“堕落”等负面词汇,游戏对于人类的精神残害确实存在,但是任何事物的出现都伴随着两面性,游戏亦是一把双刃剑。既会让无知少年失去斗志,也会给勤于思考的人带来灵感和动力。教育学家们看到了游戏身上得优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教育和游戏结合起来,使游戏发挥自身的优点,改善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呆板教育现状,教育会变得更加灵活,学生也会从“让我学”变成“我要学”。教育游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成绩随之提高。游戏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也会大大改观,游戏终将成为“积极”“阳光”的代名词。

2.2.2教育游戏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教育游戏属于严肃游戏的一种。最早的教育游戏是将ppt课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制作界面轻松化和娱乐化的课件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大的反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校游戏的方式也从传统的ppt转化成了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设备给予眼、耳等多个器官刺激,使学生对于整堂课的印象更加深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师把教育机器人等更加高端的设备引入到课堂学习中,学生的好奇心驱使着学习的激情愈发高涨。很多学校开设了各种各样的创新创业课程,通过开放的游戏方式来进行,游戏促使学生能够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

2.2.3教育游戏促进课程改革

传统的课程“教师主体”学生无条件服从老师的安排,老师说的都是对的。而新课程改革里要求“学生主体”,老师做的一切课程安排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这就要求学生自身有主动性,教育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传统的课程是孤立的,每一门课程是单独讲授,新课程的要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教育游戏利用游戏的特性将多门课程结合起来,达到新课程的要求。传统的课程囿于“难、繁、偏、旧”的书本知识,新课程强调从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出发来学习,提高学习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传统课程强调接受式教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新课程强调发现学习,勤于实践,乐于探究的能力。引入灵活有趣的教育游戏后,可以满足新课程的要求。

3 分类

教育游戏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得出多种分类方式。笔者比较前人的分类得出自己的理解。划分如下:按照教育目标的不同,可分为知识型教育游戏和益智型教育游戏;按照传播媒介的不同,可分为在线教育游戏和线下教育游戏;按照教学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单学科的教育游戏和多学科的教育游戏。每种划分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彼此之间可能有某些联系。

3.1按教育目标

在教育领域中,学生的学习是以目标作为导向的。教育目标指所培养的人才应该达到的标准。

3.1.1知识型教育游戏

学生在学习时,教育者总是有一整套的培养计划,假设课程目标是为了学习某类知识,那么老师在设计这堂课的教育游戏时必须侧重知识点的讲述,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积累知识,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比如数学学科中用于练习口算能力的的数字游戏,在信息技术课上熟悉Word操作的保存删除游戏等。

3.1.2益智型教育游戏

游戏有开发学生智力的作用,对于较小的学生来说,大部分的学习是为了开发智力,提高学生的學习兴趣和激发求知欲。益智游戏是以锻炼脑、眼、手等为目的的游戏,使人在游戏中提高逻辑分析能力、思维敏捷性和手眼协调能力等,内容涉及多门学科知识,极为广泛。[4]益智型教育游戏在教育性和娱乐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通过自主探究理念设计,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心。例如刘立云老师开发的拼图教育游戏;小学数学中的通关考验;迷宫游戏等。

3.2按传播媒介

传播媒介,也可称为传播渠道、信道、传播工具等,是传播内容的载体。在教育过程中,传播媒介指传播教学内容的工具。在教育游戏中,根据传播媒介的不同,可以分为在线教育游戏和线下教育游戏。

3.2.1在线教育游戏

慕课网的出现,激发了学生在线学习的激情。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枯燥无味的网络课程再也很难满足学生日益高涨的学习热情。网络课程向游戏化方向发展成为了势在必行的趋势之一,这种趋势,催生了在线教育游戏。在线教育游戏通过网络的优势,以情节性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以达到教育的目的。例如由常州市教育局主办的“青果在线”自主学习平台。

3.2.2线下教育游戏

与网络在线对应的就是线下学习,线下包含了学校面对面的授课和辅导机构中的授课。线下教育游戏是常见的,是施教者需要认真准备的。小学生在面对面的授课过程中容易注意力不急中,分散到其他事物上。这时开展适当的课堂游戏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善教学状况。比如课堂中的角色扮演游戏等。

3.3按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等等。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而定。根据学科种类的不同,把教育游戏分为单学科的教育游戏和多学科的教育游戏。

3.3.1单学科的教育游戏

单学科教育游戏是指施教者在设计教育游戏时,只涉及单学科的知识,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掌握这一学科的相关知识,比如“数学,语文,英语,物理等”,开发的目的是辅助学习者学习。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学科老师可以依据本学科的现状来合理设计教育游戏,以达到预定的目标。

3.3.2多学科的教育游戏

目前的教育游戏以单学科的教育游戏为主,益智类的教育游戏类似于多学科的教育游戏,没有明显的学科界限,综合了多门学科,知识面广,涉及的游戏场景庞大,游戏的过展变化丰富,投入成本较高,不适宜学校等教育机构来开发使用,通常大型公司进行设计开发,以在线教育游戏呈现。[5]

参考文献:

[1]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3.

[2] 贾文军. 唤醒内心的善——读陶行知《教育的真谛》有感[J]. 陕西教育(教学版),2017(Z1):40.

[3] 宋敏珠. 教育游戏的概念界定和应用方式探究[J]. 现代商贸业,2011,23(17):215-216.

[4] 王晓锦.开设益智游戏课势在必行[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6(9):4-5.

[5] 侯衍捍. 小学英语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学科游戏课程
【学科新书导览】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超学科”来啦
爆笑游戏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