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赴任赠言”的 现代启示

2018-06-07 08:58秦德君
决策 2018年3期
关键词:品性子贡谓之

秦德君

在孔子看来,为官的真谛在于“勤之慎之”,不仅要遵循好的法规制度,不滥权腐败,还要通过自身好的品性操守、用自己的德行智慧去造福百姓。

子贡是孔子最为器重的学生之一,受业身通,曾任鲁、卫之相。他不仅善理政事,生意也做得棒,孔子称他为“瑚琏之器”。

据《孔子家语》记载,子贡要去信阳做官,上任前向孔子辞行。孔子給了他一番赠言,要他“勤之慎之,奉天子之时,无夺无伐,无暴无盗。”

子贡觉得自己打年轻时起就跟着老师学习,哪里犯过偷盗之类的事情呢,先生怎会以这个要求自己?

孔子对他说:“汝未之详也,夫以贤代贤,是谓之夺;以不肖代贤,是谓之伐;缓令急诛,是谓之暴;取善自与,谓之盗。盗,非窃财之谓也。”

孔子说,看来你没明白我的意思。用品性好的人去替代品性好的人,那叫作“夺”;用品性不好的人去替代品性好的人,那叫作“伐”。政令宽宏但对老百姓处罚很苛刻,这叫作“暴”;把一切政绩和美好的东西都归于自己,这叫作“盗”。所谓“盗”不是指一般的盗窃财物。

经孔子解释,原来所谓“无夺无伐,无暴无盗”另有一番深意,而这些恰恰是官场上常见的现象。孔子认为,岗位上已有了才资相当的人,就不应再任用他人来替换。“以贤代贤”是一种“夺”的行为,也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以不肖代贤”就更不对了,这是一种“逆淘汰”,所以孔子称它为“伐”。行政行为超越法令规定而过于严苛,这是一种“暴”。比起一般的武力之暴,这种“暴”更可怕。好大喜功,把功劳归于自己,窃天功为己有,这是另一种“盗”。在孔子看来,这些行为都是为官者应当规避的。

孔子进一步告诫子贡说:“吾闻之,知为吏者,奉法以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侵民,此怨之所由也。治官莫若平,临财莫如廉。廉平之守,不可改也。”

孔子指出一个重要事实,即真正懂得为官之道的,是依法治理而让百姓得到好处;“不知为吏者”即不作为、乱作为者,则总是枉法行事而侵害百姓利益,这才是官民之间产生矛盾和怨恨的根源所在。孔子指出“治官莫若平,临财莫如廉。廉平之守,不可改也”,意思是整饬吏治,没有比公平公正更重要的;执掌财物没有比坚守清廉更重要的。清廉和公平,是官场必须遵循好的准则。

孔子的这些观点,对今天我们调适好干群关系和政社关系,特别是如何把握好处置好各种群体性事件,很有启发意义。

虽然对子贡的这个“赴任赠言”,是孔子对弟子言,却阐述了许多为官治吏的行为准则,如“无夺无伐,无暴无盗”、“治官莫若平,临财莫如廉”都是公职人员应遵循的大原则。同时又涉及到许多品性操守方面的要求,包含着深刻的历史洞见。在孔子看来,为官的真谛在于“勤之慎之”,不仅要遵循好的法规制度,不滥权腐败,还要通过自身好的品性操守、用自己的德行智慧去造福百姓。

猜你喜欢
品性子贡谓之
子贡文化心理释义
Using Contemporary Logic to Analyze Pre-Qin Logic*
Being Humble Enough to Consult One’s Inferiors不耻下问
关于监狱学的学术品性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Tao” and “Implement” in Translation
重塑狼王品性(二)
论高校教师的专业伦理品性及其涵养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好品性早养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