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人地协调,提升核心素养

2018-06-07 08:18张子娇
地理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要素区域学生

张子娇

摘要:本文试从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的学习中构建人地协调观,从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中探究人地协调,通过教与学的持之以恒来提升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人地协调;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

中学地理教育活动的开展应以“人地协调观”为核心主线设计各类教学活动,着力于地理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方法的掌握和地理实践力的提升。教师应带领学生用地理的视角分析、理解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等地理问题,使学生时刻都有人地协调的观念,热爱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地理知识中构建人地协调

人教版必修1以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影响为核心,教学中应通过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其对地球的影响的教学,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宇宙观。通过对地壳物质循环、大气环流、水循环和大洋环流等知识的学习,厘清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有其各自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形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各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又形成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牵一发动全身,一个地区的变化会引起另一地区的变化。通过学习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分布的影响,水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案例,明白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人类活动,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人教版必修2强调的是“人对地的影响”, 选择了人口、聚落中的城市、生产活动、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四个主题,其中人口问题是一切人文地理内容的核心,人口发展与城市的发展、产业活动都有直接关系。地理课程对人口知识的教学限制在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的范围内,通过学习领悟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形成科学人口观。通过对区位因素的分析,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环境深刻影响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及生产活动,甚至对它们有制约作用,同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有一定限度,人类活动一旦超越这一限度就会造成资源短缺、生态问题、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甚至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最后概括人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人教版必修3从区域角度认识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教学中应结合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学习将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研究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用案例强化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人地协调观。

二、综合思维中剖析人地协调

地理学以较为复杂的人—地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既涉及自然地理内容,又涉及人文地理内容,自然、人文等要素相互交织,在不同区域中要素的组合和联系方式多种多样,而且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也在不断变化和演进。因此,综合性是中学地理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与此对应,地理教学应注重发展综合思维,即学生应具备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例如,学习河流综合开发案例,可从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技术、人口等要素综合分析得出该流域适合种植棉花、马铃薯和蔬菜。18世纪下半叶因人口较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破坏的影响不大,人地协调,整个流域山清水秀、森林繁茂。19世纪后期流域内人口激增,高强度地种植棉花带来土地退化,扩大耕地面积、采矿和炼铜破坏植被,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炼铜企业大量排放高浓度的二氧化硫造成环境污染,到20世纪30年代初这里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1933年美国针对流域的自然背景提出应以梯级开发为核心,并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在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方面实现统一开发和管理,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到20世纪8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人均收入水平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在此案例学习中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地理规律、原理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的角度认识区域中人地关系经历协调—不协调—协调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一种对己、对人、对社会、对未来的责任感。

三、区域认知中寻找人地协调

对区域地理特征的认知可选择合适的空间尺度区域作为观察对象,从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着手,围绕主题分析区域发展条件,把握区域人地关系,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区河川纵横、地势低洼、洪涝频发,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中地形成为限制因素,劳动人民因地制宜挖塘蓄水养鱼,将泥土覆于四周成基,基上种植农作物,既可降低地下水位,地尽其利,又可较好地解决低洼地积水内涝的问题,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比较区域差异应引导学生学会对不同尺度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进行对照、比较和分析,找到它们的差异之处,分析区域协作和交流的方式,为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例如,从小尺度区域看华北平原鱼塘——台田农业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基塘农业都是在低洼地掘土挖塘、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并成功的农业方式。如把它们放在尺度大一点的中国地图上不难发现它们的差异:珠江三角洲地处我国亚热带湿润地区,水热条件极为丰富,基上种植亚热带作物。黄淮海平原地处我国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台田上种植的是温带作物。由于黄淮海平原蒸发量是降雨量的三倍,干旱季节土壤毛细作用显著,盐分极易随水分上升,加上农业灌溉方式不当引起土地次生盐碱化。借鉴珠江三角洲地区基塘农业创建的“鱼塘——台田”模式重点在于治理土地盐碱化,台地特征与排水网络结构为其核心要素,水盐运动规律决定了台田高度,完整的排水系统可以有效地接纳淋洗的盐水顺畅地排出系统,有效地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改善田间小气候,初步形成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此外,还可以从时间的尺度分析、解释、预测区域特征的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时调整人类活动的方式与强度,从而保证区域地理环境的稳定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展观。

四、地理实践中应用人地协调

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离不开生活实践。可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人地协调观寻找人地和谐,发现各种环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本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到美丽乡村调查时发现,古村落码头前一排吊脚楼至今安然无恙,因为吊脚楼由独木在河一侧支撑,房间内木板是活动的,洪水来时可全部卸掉以减轻洪水的威胁。这一人文景观告诉人们要读懂自然,学会生存、防避灾害。调查城区生活污水处理时发现,县政府利用原有城区排污体系,在南浦溪两侧河床上修建下水道,与城区原有排污管形成封闭管道,把污水直接输送到污水处理厂,下水道之上的亲水漫道则供人們休闲散步,美化城区。学生通过考察、分析、辩论,认为:利用原有排污系统能节省投资;创建水美城市;占用防洪道,增加洪水泛滥几率;建议把排污管埋在河床之下,亲水漫道用栈道。可见,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感受中获得了相关知识、丰富了情感、发展了能力、完善了人格。

关注地方、国家、全球的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也是培养地理实践力的主渠道,学生能运用地理学科的独特视角,关注时代、分析现象、思考现实、明辨事理,提升生活品位、增强生存能力。例如,运用人地协调观能正确解读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四个方面问题;借助大气热力环流原理解决青藏铁路冻土问题;用高架桥解决藏羚羊通道问题等。

猜你喜欢
要素区域学生
分割区域
擦桌子
赶不走的学生
区域发展篇
学生写话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