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自费出版的合理性与积极意义浅析

2018-06-07 18:33杨晓娟
活力 2018年8期
关键词:积极意义合理性

杨晓娟

[关键词]图书自费出版;合理性;积极意义

自费出版方式,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了,并早已经突破了有关部门规定的自费出版只能是学术著作、工程技术著作方面的限制,迅速扩展到包括教辅书、文学书在内的所有图书门类。对自费出版方式进行理论分析,探討其合理性、积极意义,是我们当代出版人必须面对、必须解决的理论课题。

一、自费出版图书是我国公民实现出版权利的特殊方式

自费出版并非当代中国独有的出版形式,也并非什么奇葩,而是中外早已有之。民国时代的鲁迅、叶圣陶、巴金等等许多文化名人都曾经自己付费出版过自己的作品。

这种出版方式的出现,增强了公民实行出版权利的可能性,使他们的创造性的、健康的、有益于社会的作品得以公之于众,自觉为生活的时代提供了他们对文化产品的理解与阐述的个人化研究成果,丰富了新的文化,对社会进步有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从道义上和政治上保障了公民的出版权利。

实际上,自费出版可以理解为一种实现公民出版权利的特殊形式,它同网络时代的“微信”、“微博”等自媒体一样,相当于变相登记成立了一家出版机构,并通过这种方式传达自己的思想、观念、主张,使国家的政治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有了更多的理论基础依据与参考体系,会收到很好的社会效益。

二、自费出版图书是一种特殊的融资筹资方式、行为,是出版业无奈又现实的积极选择

纸制图书是一种特殊的产品,虽然人们经常充满深情地给它一系列“知识的源泉”“知识的载体”等美誉,对出版图书产业也冠以“知识密集型”“无形附加值高”等说辞,但现实的处境却使图书和从事图书出版工作的人显得尴尬又无奈。因为在这个物质主义的时代,图书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不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不是可以给人带来瞬间满足、快乐的影视作品,也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硬指标,它无法带给人们消费时代的炫耀、富足、奢侈的快感。这使中国阅读书籍的人群越来越少,纸制图书的销售额在逐年减少。而且,对图书市场的预测也不像预测房地产、汽车等商品那样容易把握。这一切,使出版业的融资筹资异常困难。尤其是较大规模的融资筹资更是无法实现的奢望。

而社会零散、小额资金投资出版一部或几部图书的冲动却十分强烈。于是,出版机构为适应这一现实需求与自身发展的需要,就创造了个人、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向出版机构投资出版个人或法人创作的单一作品的新的出版方式。这就是所谓的自费出版。

从经济学角度看,自费出版实际上是一种融资筹资方式,也可以说是一种一书一招股的方式。它像融通小额存款的金融机构,积小额、零散的资金为较大规模的资金,尤其是一些有志从事图书经营的、拥有较大民间资本的文化法人,通过自费出书的形式介入出版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图书市场的网络化经营,使民间的图书流通环节得以充分利用。而出版人为其辛勤的服务,获取应得的投资,使出版机构在获得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不仅满足了作者、读者的需要,也推动了出版文化的活跃、发展、繁荣。

马克思指出:“自由的出版物是人民精神的慧眼,是人民自我信任的体现,是个人同国家和整个世界联系起来的有声的纽带……”因为出版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所以,实现公民的出版权利是出版机构应该承担的道义与文化责任。而现实的情况是,由于出版机构的融资能力差,无法具备保障创作者出版权利的物质、经济基础,妨碍了更多文化成果的公之于世。

从这一文化意义上看,自费出版活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公民个人或法人对中国文化出版业的特殊方式的资助或捐赠行为。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中,都有许许多多的开明人士出于对文化发展的渴望或个人的喜好,出资资助包括出书在内的文化事业的建设,他们或资助出书,或资助学校教育,或资助学术研究,或建立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进而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三、自费出版充分体现了为读者、作者服务的新的出版理念

俄国大作家契诃夫在谈论俄罗斯文学时曾经说,俄罗斯的大狗要叫,小狗也要叫,以这种比喻呼吁对小人物的作品也要重视,给予他们生存发展的空间,才能使俄罗斯文学更加繁荣。同样,中国出版事业出版产业的繁荣,也要满足形形色色的读者、作者的需要。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正如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一样,每个人也都有望成为书籍的制造者、出版者,成为话题、论点的提出者,论证者。

尽管这些书籍一时难以达成少数大众畅销书的幸运,但它们带有试验性探索性艺术性的小众作品,其中却有许多充满了各种鼓舞、激动人心的新奇社会观念、思想观念、艺术实践。它们也许比强求一致的、由权力主导的说教的出版物更加令人喜爱,这些作品经过作者自费出版后,经过一定时间的沉淀,在公共领域、通过各种渠道的传播,使个体话语为社会所知晓,鉴别出良币与劣币,良币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就有可能成为畅销书。近十几年来,在出版业中,自费出版物成为受欢迎的公众读物,优秀的学术著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例子不胜枚举,以致任何一家出版机构都不能忽视、不敢忽视自费出版这一现实。

在中国舞台剧方面,有所谓的小剧场演出,一些具有试验性探索性艺术性的话剧、电影作品,在小剧场上演,以满足少部分观众、特殊鉴赏者的需要。而随着宣传的、传播的渠道的拓宽,大众对艺术欣赏情趣有了高度提升,人们也纷纷渴望观赏小剧场中充满艺术新奇、富有幻想、思想新锐的作品。于是,小剧场的剧目走向大剧场就成为必然。 而出版业界自费出版的图书,有许多类似于小剧场的剧目,是文化产品的试验、探索者,是潜在的大众读物和优质的学术著作。

四、结语

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自费出版的积极作用和现实的、建设性意义得到了充分彰显。出版业和作者、读者,乃至全社会均从中受益。其消极不妥的负面效应,已经得到规范、治理。在依法治国的当下,那些对自费出版不合法的规定,个别管理部门以及负责人依靠通知、会议的发言讲话管理、规范所谓自费出版的做法,应该得到改变,使出版管理走上依法行政的正确之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74页.

猜你喜欢
积极意义合理性
从合理性和高效性浅谈初中生物多媒体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药学管理对临床用药合理性的影响观察
奇遇
关于用逐差法计算纸带加速度合理性的讨论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策略
管理沟通应用对企业业绩的积极意义
试论乔姆斯基语言天赋论的可行性及其面对的质疑
山西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壁画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积极意义
关于韦伯科层制合理性的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