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2018-06-07 18:33葛景富
活力 2018年8期
关键词:全覆盖均等化律师

葛景富

[关键词]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供给模式;全覆盖;律师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报告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强调,“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新时代,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需求正在向“生活质量、公平正义”等更高层次转变,比如在社会治理方面,人民群众求发展、要公平、想参与的愿望增强,期盼社会治理更开放、更透明,更公平,对完善社会治理制度机制提出新要求等等。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法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治理法治化、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内容。我国的法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坚持问题导向,回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必须主动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司法行政工作而言,必须着眼于“均等普惠”的理念,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服务需求,解决公共法治服务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过程中,司法部门应当积极创新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模式、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的全覆盖、重视律师队伍的重要作用,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快实现在公共法律服务方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一、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要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的全覆盖

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社会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为全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为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应当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的全覆盖,积极促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一要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全覆盖。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和群众交往方式转变,全方位搭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级平台。在优化三级平台功能上下功夫,提高平台服务效能。实现公共法律服务数据互联互通,利用网络、微信、手机客户端等远程服务手段,拓展公共法律服务的多形式和新路径。二要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全覆盖。推进“12348”公共法律服务专线电话整合优化,实现专线服务平台一线通。“12348”法律援助专线将逐步整合优化为公共法律服务专线,除咨询申请法律援助外,扩充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社区矫正等咨询服务功能,派驻律师或法律服务工作者专人值守,为贫困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咨询服务。三要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功能全覆盖。通过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有机整合司法行政的律师、公证、法治宣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司法鉴定、社区矫正等职能,实现由分散提供法律服务向集中、一站式提供法律服务的转变,由提供单一的法律服务向提供综合性、多功能法律服务的转变。积极引导法律服务资源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基层辐射,缓解法律服务资源分布不均衡带来的供需矛盾,解决公共法治服务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二、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要创新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模式

积极推进法律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必须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服务内容和形式,创新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模式。一要创新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侧改革,务必要抓住“共享”和“精准”这两个关键词。以“互联网+”为突破口,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的共享度和利用率,促进公共法律服务供需精准匹配,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二要创新公共法律服务的供给平台与供给路径。将传统公共法律服务与移动互联网平台、12348热线服务相结合,拓展公共法律服务的时间和空间。互联网工具整合线上律师资源实时解答群众法律咨询,随时推送普法宣传文章和法律解答内容。三要创新公共法律服务的供给机制。强化制度设计,有机整合线下村(社区)法律顾问与线上律师服务优势,促进律师从消极参与向积极提供有效转变。进一步激发律师积极性,优先向村(社区)顾问律师、本地律师推送群众咨询服务。同时,针对村(社区)干部、外来务工人员、学生、社会帮教人员等特殊需求群体,建立分类服务机制,设立子平台,匹配特定法律服务和普法宣传,提高公共法律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要重视律师队伍的重要作用

律师队伍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力量,是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律师队伍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主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核心主导力量,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一要强化律师人才队伍建设。律师行业发展的根本是律师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只有强化律师人才队伍建设,才能真正提升律师队伍素质和能力,从主体资源方面破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难题。打造良好的法治社会环境,形成优质的法律服务业态。二要强化律师政治素养。律师行业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党建引领所建,应当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凝聚内部力量,通过党建引领,扩大法律服务人员尤其是律师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律师投身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来。调动广大律师投身公共法律服务的积极性,动员广大律师怀着社会公益心、责任心真正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在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中,感知法律的公平正义。三要多种形式发挥律师在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務均等化的作用。法律顾问工作方面,建立法律顾问制度,为政府依法执政、依法决策、依法办事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提升政府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能力,在政府促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均等化发挥作用。社区普法联盟工作方面,在“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基础上,由律师事务所牵头在社区培育基层社会组织,以社会组织为平台组建法律服务队伍。开展普法教育活动方面,形成的由各社区普法社会组织、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和法律援助中心组成的社区普法联盟,是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的有效平台。在新时代,多种形式和多层平台,律师和其他法律服务工作者可以更好地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全覆盖均等化律师
善良律师
调音
基于泰尔指数法的京津冀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基于泰尔指数法的京津冀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地级市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
省属高校内部控制全覆盖问题及优化路径研究
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
高校内部审计全覆盖及路径探究
赢得很惨
律师与车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