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好故事是纸媒不变的使命和担当

2018-06-07 18:33吴金华
活力 2018年8期
关键词:担当讲故事

吴金华

[关键词]讲故事;纸媒使命;担当

4月11日,今日头条CEO张一鸣就旗下产品“内涵段子”被永久关停一事公开发布致歉和反思。

4月12日, 今日头条微信版推送文章《抖音上点赞100万的真实故事,看完暖哭了……》,讲述20个暖心故事,阅读量很快达100000+,网友点赞:暖哭,这才是网络传播的应有之义。

4月18日,今日头条微信版推送文章《抖音的中国之美,让世界听见》,阅读量很快破万,网友留言:最美的期待。治愈系,好暖。

在纸媒逐渐被边缘化的今天,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和“两微一端”是检验传播内容的试金石。显然,在与相对低俗的“内涵段子”的较量中,那些记录温暖瞬间、身边美好的故事没有败下阵来。

这也为纸媒如何在全媒体生态下靠讲好故事赢得用户,留下了一些启示。

为什么要讲好故事:传媒生态在变,纸媒使命不改

截至2017年,由中宣部、中国记协组织的“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活动已举办四届。一个个有情感、有温度、有力量的好故事,展示了新闻工作者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以及对职业理想的坚守,深深打动着在场听众的心。

时代在变,传播方式在变,传媒生态在变,但相信善良,相信美好,相信黑暗永远不会战胜光明,相信每一个微小的善举都能汇聚起温暖整个社会的巨大能量,没有变。

2017年6月8日,人民日报社组织编写了《习近平讲故事》一书,共收入109则故事。总书记以巧妙高超、生动形象的叙事技巧,易懂、易记、易传播、易接受的讲述方式,率先垂范做出榜样,纸媒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增强本领、讲好中国故事?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当一座爱的连心桥,成为核心价值的携带者、正能量的传播者,激发人人心中的大爱,帮助需要关怀的人,是纸媒不变的使命和担当,也是纸媒在全媒体生态下坚守主流阵地、参与市场竞争的优势之一。

如何讲好故事:让故事為主题服务,学会巧妙布局

怎么讲好故事?新闻作品中的故事,通常跟采访对象的经历有关,而挖掘他们身上的故事要兼顾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

故事不是唠家常,扯闲篇,首先要经过充分的构思和提炼,明确主题,并选择有价值的故事为主题服务。此外,结构上要尽量避免简单化的“主题+例子”模式,学会巧妙布局。

其次,故事在别人身上,但最终要由你来讲。每个采访对象的经历、职业、性格、学识、叙述能力不同,故事的特质也因人而异,这些非常考验记者的采访功力和经验。能否在采访对象杂乱的讲述之中“挑”出亮点并引向深入,决定成败。

再次,适当引进新媒体语言为故事增色。新媒体语言轻松活泼、前卫新潮,使用面不断扩大,纸媒记者不妨将其植入稿件当中,用轻松、风趣、调侃的语态赢得用户喜爱。

哪些故事该讲:让好人上头版上头条,向好人致敬

哪些故事该讲?我以自己供职21年的大庆日报为例,讲讲大庆日报社会民生中心讲述过的暖心故事题材。

1.好人故事

近几年,先后有几十名大庆好人在大庆日报上头版上头条。他们中有2012年3月报道的肇州农村妇女全继英,7年捡回21个爹妈;2012年5月报道的肇州下岗职工吴立昌,靠捡废品帮百余名贫困学子圆了上学梦;2012年3月报道的打工妹沈显萍,寒冬街头义助流浪孕妇;2013年12月报道的“大庆妈妈”朱华,带动1000多名爱心会员资助155个藏族孩子;2016年7月报道的带着精神病妈妈上大学,把国家助学金名额让给同学的大庆女孩夏综丽;多次报道的为受难者擎起一方生命的大庆蓝天救援队……

4月13日是大庆日报创刊58周年纪念日,我们梳理出一份沉甸甸的好人名单,并把回访大庆好人,讲述好人的新故事作为报庆献礼,刊发后社会效果良好。

4月18日,一条图片新闻《八旬“党员奶奶”公益路上不退休》登上日报头版,并被日报官微头条推送,网友点赞:老人家为后辈打了样,向您致敬!

2.主题故事

主题故事可以紧随热点立题,也可随节令立题,报道可持续性很强,可以长年操作。

今年春节,我们策划了一组回家过年的故事,同时确立了一个主题故事栏目——“中国梦·大庆情,说说你和大庆的故事”。

新时代里,唯努力者进,唯奋斗者强。我们目前将第二个主题确定为奋斗故事,采写各行各业的奋斗故事,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勇往直前,努力工作,无私奉献。

猜你喜欢
担当讲故事
论林语堂的《语丝》创作
脱贫攻坚中的媒体担当
顺应党建趋势,党员干部如何作为
你的名字叫担当
讲故事
英语教师如何担当育人责任
新时期高校党务政工干部存在的困惑与对策思考
听妈妈讲故事
听妈妈讲故事
听妈妈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