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8-06-08 09:45于晓敏
中外医疗 2018年4期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生存质量护理干预

于晓敏

[摘要]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该次研究方便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将104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52例/组。将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将两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生存质量、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67.54±12.61)分和护理满意度(94.23%)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整体健康(79.32±10.05)分、社会功能(82.64±9.27)分、生理机能(69.37±10.26)分、体能影响(49.92±10.14)分、軀体疼痛(43.87±6.33)分、情感影响(75.39±9.87)分、情感状态(83.71±9.25)分、精力(80.95±8.69)分8项生存质量指标明显更优(P<0.05)。结论 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促进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的改善,患者的满意度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护理干预;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02(a)-0132-03

Influenc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YU Xiao-min

Nursing Department,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aotou Medical College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otou, Inner Mongolia, 01401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Methods The subjects convenient selected for this study were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who were admitted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7. The 104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52 patient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who underwent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s were includ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patients using the integrated care intervention were includ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Barthel index scores, quality of lif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Barthel index score(67.54±12.61)point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94.23%)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and the overall health of the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79.32±10.05)points, social function (82.64±9.27)points, physiological function (69.37±10.26)points, physical fitness (49.92±10.14)points, somatic pain (43.87±6.33)points, emotional impact (75.39±9.87)points, emotional state (83.71±9.25)points and energy (80.95±8.69)point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P<0.05). Conclusion Care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can promote their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patients with higher satisfactio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high value.

[Key words]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Nursing intervention; Quality of life

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人数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重持续增加[1],多方面的因素均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降低生存质量[2]。在及时采取有效方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同时,还需予以相应的干预,稳定治疗效果。从该院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方便抽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4例作为对象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104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有52例患者。纳入标准:经临床各项检查明确诊断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且愿意接受随访的患者;该次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存在意识障碍、沟通障碍和认知障碍的患者;患有精神疾病以及依从性差的患者。观察组男:女=32∶20;年龄范围:45~80岁,年龄平均值(64.25±3.71)岁。疾病类型:脑梗死19例,冠心病24例,原发性高血压9例。对照组男:女=34∶18;年龄范围:46~81岁,年龄平均值(64.32±3.76)岁。疾病类型:脑梗死17例,冠心病25例,原发性高血压10例。两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各项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可以实施比对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 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做好日常护理和疾病知识讲解工作,遵医嘱喂药,安抚患者的情绪。

1.2.2 观察组方法 在上述护理措施实施的同时,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步骤如下:(1)病情评估:掌握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病情、既往病史、文化程度、家庭及社会背景、性格特征等基本信息,对患者的疾病进展和心理状态进行科学评估。(2)对症护理:结合患者所患疾病和心理特征的差异,制定科学、护理的护理干预方案,同时询问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对护理方案进行改进后实施。(3)健康宣教: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认知能力向其详细讲解疾病发病机制、发病诱因、治疗情况及需注意事项,采用一对一或集体教育的方式,同时教导患者掌握血糖仪、血压计等仪器的正确测量方法,使患者认识到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4)心理护理:在入院治疗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耐心、亲切地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并将成功治疗病例介绍给患者,使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从而积极配合各项医疗护理工作。(5)生活护理:①饮食方面:根据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年龄、病情以及饮食喜好调整饮食结构,帮助患者养成良好、健康的饮食习惯。②运动方面: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合理控制好运动时间及强度,另外鼓励患者多参与下棋等文娱活动,改善体质。③病因控制方面:重点讲述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要素,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禁烟禁酒以及切勿暴饮暴食。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运用Barthel指数评估两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分为100分,分为5个级别:生活完全能够自理(100分)、生活基本能够自理(轻度功能障碍75~99分)、部分生活活动可自理(中度功能障碍50~74分)、少数生活活动可自理(重度功能障碍20~49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极重度功能障碍20分以下)。②两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运用SF-36量表进行评价,包括整体健康、社会功能、生理机能、体能影响、躯体疼痛、情感影响、情感状态、精力8个维度,每个维度总分为100分,除躯体疼痛呈反比外,其他7个维度均与生存质量成正比。③由两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满意度调查表上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情况进行评分,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3个选项,计算护理满意度(前两项概率之和)。

1.4 统计方法

将计数资料护理满意度和计量资料Barthel指数评分、生存质量录入到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Barthel指数评分

观察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为(67.54±12.61)分,明显比对照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35.76±8.93)分高,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3,P=0.01)。

2.2 生存质量

两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后的生存质量较护理前改善明显,且观察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优于对照组(P<0.05)。

2.3 护理满意度

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经过护理后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更高(P<0.05)。

3 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由遗传和家族病史等不可逆因素以及控制三高、禁烟禁酒、合理饮食和加强运动等可逆因素所综合作用所引发的[3]。心脑血管疾病会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生存质量大大降低。

临床研究显示[4],加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能够促进其生存质量的改善。在该次研究中除了实施常规护理,还加强了综合护理干预,通过病情评估和对症护理能够掌握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健康宣教和生活护理能够纠正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错误认知,认知到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逐渐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和规范自身日常行为,并了解到临床治疗和护理措施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从而提升患者的配合度;因人而异地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对人际关系、生活和工作进行妥善处理,提升社会功能。通过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提高患者的机体素质,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和生存质量的改善,且患者对护理服务比较满意。

该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更具优势(P<0.05),且观察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整体健康--(79.32±10.05)分、社会功能--(82.64±9.27)分、生理机能--(69.37±10.26)分、体能影响--(49.92±10.14)分、躯体疼痛--(43.87±6.33)分、情感影响--(75.39±9.87)分、情感状态--(83.71±9.25)分、精力--(80.95±8.69)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武艷等人[5]在《罗伊适应模式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院内生活质量的影响》一文中提及,使用罗伊适应模式进行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整体健康为(85.60±6.20)分,社会功能为(87.50±7.20)分,生理机能为(79.20±5.80)分,体能影响为(49.20±10.27)分,躯体疼痛为(45.97±7.20)分,情感影响为(79.50±7.10)分,情感状态(86.40±9.10)分,精力为(82.50±7.20)分,同该文研究数据相差不大,表明该次研究结果的说服力较强。

综上所述,加强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在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还有助于患者满意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南改玲.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质量改善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6,4(9):176-177.

[2] 彭晓晨.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6,4(12):93-94.

[3] 常桂娟.应用创新型护理模式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护理的效果[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10):103-104.

[4] 刘云霞.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综合护理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16(38):222-223.

[5] 武艳,付沫,徐琴,等.罗伊适应模式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院内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6,16(2):160-162.

(收稿日期:2017-11-03)

猜你喜欢
心脑血管疾病生存质量护理干预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超敏C反应蛋白在心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高尿酸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