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马克思

2018-06-09 07:33逄春阶
党员干部之友 2018年6期
关键词:聂绀弩资本论马克思

□ 逄春阶

黎 青/图

马克思是我认识的第一个外国人。记不清几岁了,我到村大队部里去,有人指着墙上的一个大胡子说,他叫马克思。从此,我执拗地认为,外国人都是大胡子。

上了初中,我懵懵懂懂地背诵了马克思的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弱都无济于事。”我还工工整整地抄在了塑料皮本上。以当时的年龄和阅历,我根本不知道这些名言的分量和深刻内涵。

等上了高中,历史老师让我们背诵马克思的生卒年龄,我老记不住,老师就在教室里拍巴掌示范。他说:“马克思一出生就‘一巴掌一巴掌’地打击资本家。”一巴掌一巴掌,1818,马克思生于1818年!如此形象,老师的一巴掌一巴掌,让我记住了!

继而,历史老师又让我们背诵马克思的一段话,那是17岁的马克思在他的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的:“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段话,相比以前抄的名言,我认识深刻了一些。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等课,我开始不愿意上,感觉枯燥。但是,慢慢地,我竟然喜欢上了这门课。马克思潜移默化地在影响我,影响我的选择,影响我的思维,影响我的格局,影响我的人生。

在大学期间,我读张炜的长篇小说《古船》,张炜通过主人公隋抱朴的口说出了这样的感悟∶“世上的道理千千万万,写成了书,有的书烫了金,用绸缎做封皮。其实说透了,都是在讨论过生活的办法。把生活过好,尽量过好,也就行了。你不是见我读那本薄薄的小书,《共产党宣言》吗?那也是一本讨论过生活的书,一本值得读一辈子的书。”“它不那么好懂。你读下去,慢慢看到写书人的两双眼睛了,也就懂得了一点点。他们看过的苦难比谁都多,要不他们不会写出那样的书来。为什么这本小书要用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佛来米文和丹麦文,用全世界的文字印出来呢?为什么?就因为他们在和全世界的人一块儿想过生活的办法。我读着读着,常常流出眼泪来……”这本书跟苦命的人分也分不开。或者说,这是一本写给被压迫者的书,是一本反对腐朽统治的书,是一本呼唤文明、呼唤幸福的书。书里面透出的是一股无法抵挡的奇特力量。

因为喜欢《古船》,我第一次读了《共产党宣言》,也是第一次读马克思的原著,没想到马克思的语言如此富有诗意、富有哲理,原来马克思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思想家。后来读了《法兰西内战》等,依然被他的文笔所吸引。但是《资本论》却望而却步,买了好多年,放在书房里,那么厚的三本书,看着就发愁。直到2005年3月,我采访山东大学经济学家黄少安教授,才重新拾起。

我没想到,黄少安教授说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书是:《资本论》(马克思)、《经济分析史》(约瑟夫·熊彼特)。他说:“研究经济,我从学《资本论》开始,可以说是《资本论》给了我研究的‘资本’。1982年我从邵阳师专政史系毕业后,分配到邵阳茶铺农场当子弟中学的老师。第二年,湖南省委招考理论本科班,全湖南100多人参加,我考了第三。从1984年2月到1985年12月,我老老实实地在省委党校读经济学,一个学期读一卷《资本论》,三个学期读了3卷,仅读书笔记就写了20多万字。”读研究生班两年,黄少安再次通读了《资本论》。这次读《资本论》是从研究的角度读的。黄少安教授在采访结束时对我说,读读《资本论》,它不会让你失望。

听着黄少安教授的讲述,我的脑海里不时浮现出书架上的《资本论》,这部马克思一生用力最深的著作,足足写了40年,难道不值得我们拿出一年时间通读它吗?我下了决心,通读一遍。但是,读着读着就又放下来,直到现在还没读完,但我已经从马克思身上得到了好多。

比如,马克思做学问的那种认真劲儿,就值得学习。1843年到1847年间,马克思写出24本经济学笔记,摘录了从17世纪到19世纪大约70个经济学家的著作,全部分量相当于《资本论》的两倍。从1850年到1857年,马克思又写了数十本笔记,这些摘录笔记是他后来创作《资本论》的重要依据。他在致恩格斯的信中说:“我做着大量的工作,多半直到清晨四点。”但不管工作有多么烦琐,马克思都是亲力亲为。即便为了证实一个不重要的事实,他也特地到大英博物馆去一趟。为写作《资本论》中关于英国劳工法的20来页文字,他甚至翻遍了整个图书馆里载有英国与苏格兰调查委员会和工厂视察员报告的蓝皮书。那些铅笔记号表明他曾从头到尾地通读过这些书。马克思在给友人的信中说,为了《资本论》的写作,“我一直在坟墓的边缘徘徊。因此,我不得不利用我还能工作的每时每刻来完成我的著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只有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才能透视出历史运动的本质和时代发展的方向。马克思的科学研究,就像列宁所说的那样,‘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都有批判地重新加以探讨,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去。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放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重新加以探讨,加以批判,从而得出了那些被资产阶级狭隘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偏见束缚住的人所不能得出的结论’。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给予极高的评价,并就学习马克思主义做了系统的阐述,这些都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遵循。

马克思是智慧之海。我常常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认真学,学深学透,而马克思本人的学习精神、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也值得学。遗憾的是,在浮躁的年代,大家静不下心来读书了。

著名学者聂绀弩蒙受冤屈,坐牢多年,他说了几句非常精彩的话:“我曾劝凡有点文化的人看《资本论》,也写信劝外面的人。但有效的只有监狱里的人,外面的没有一个人有效。”外面的人,为什么无效?因为太自由,诱惑太多。有一个年轻狱友见70岁的聂绀弩仍读《资本论》,问:“好懂吗?”聂绀弩说:“有耐心就好懂。”“怎么叫有耐心呢?”聂绀弩说:“以为一看就懂,看一遍就懂,它是不好懂的。如果一遍不懂,再看一遍,再不懂,看三遍。看一卷嫌多,看一篇(第一卷共七篇),先看一篇,把一篇弄懂了,再看其他各篇就好懂些。无论什么书,要稍微得到一点理解,都不是看一遍就够的。”聂绀弩把《资本论》第一卷给狱友看:一共七篇,每篇结尾都用红铅笔注着:×年×月×日×时至此第几遍。聂绀弩说,这些标注,主要是给自己看的,激励自己读下去。

生于约束,死于自由。思维的牙齿需要磨砺,而那些经典,比如《资本论》,就是坚硬的砥砺。唯有耐着性子捧读起来,才能让思维的牙齿敏锐起来。

捧读马克思经典,传承他的精神,是对马克思最好的纪念。

猜你喜欢
聂绀弩资本论马克思
2022“聂绀弩杯”年度诗坛人物发布词
马克思像
我与《资本论》的故事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道德资本论的双重误读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第三届聂绀弩诗词奖揭晓
聂绀弩的不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