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福利经济学视角的统筹城乡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的研究

2018-06-09 11:37马泽华张婧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

马泽华 张婧

摘 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但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我国城市与农村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巨大差距。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党中央陆续提出一系列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战略与政策,以期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然而,城乡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存在巨大的差距,这也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且探索出一条具备可行性的解决方案,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福利经济学;统筹城乡;公共服务

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产品供给充足,农民基本上步入小康社会。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协调,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步伐远远滞后,甚至在少数方面出现了倒退。这突出体现在,城乡差距难以遏制并仍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如果加上城乡之间原本差距更大的基本公共服务,我国目前的城乡差距可谓建国以来最大的时期。城乡差距的扩大,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实现,.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2 相关福利经济学理论依据

(1)旧福利经济学

庇古的贡献在于他兼顾了公平和效率,认为只有更加合理的资源配置才能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而资源配置失调时,也可由国家采取措施来予以纠正,以增加社会经济福利。因此,统筹城乡公共服务的发展,有利于在资源总量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政府的干预,在城乡之间合理分配公共服务资源,提高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水平。

(2)新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中有多种方法很衡量一项制度的政策效果,其中最主要两种是:帕累托改进和卡尔多一希克斯改进。

通常情况下,帕累托改进是基于人们的既得利益而言的,而不是基于人们试图取得的东西,因为后者是没有止境的。现实生活中,如果政府通过相关的政策干预,针对统筹城乡发展问题做出适当的制度安排,例如,增加农村地区的教育、卫生医疗等方面的公共物品供给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则既可以改善农村人口的福利状况,提高农村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同时又不降低城市人口的福利水平,那么,可以说农村人口的福利状况实现了帕累托改进。

3、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发展存在的难点

3.1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战略导致了城乡分割的局面长期存在,城市发展速度远高于农村。不断固化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城乡差距扩大,城市的经济资源远多于农村,与此同时,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是由国家通过财政手段予以提供,而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是由农民自行解决或通过集体制度外筹集资金解决,国家只提供适当补助。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直接影响基层政府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不利于广大农村人口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它是造成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制度性根源。

3.2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不够

拥有必要的财力是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实基础。由于农村地域广大,人口居住相对分散,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成本大,容易造成成本收益不对称。尤其是一些边远、欠发达的地广人稀的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单位成本高,省市级向这些地区转移支付的力度还很不够,不能有效弥补其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所出现的资金缺口和能力缺口。

3.3供给主体单一

首先,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主要是由政府来承担,除政府以外的私人组织、社会团体由于各方面的限制,难以大规模进入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领域。公共服务本身就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很难取得经济收益,这也使得非政府组织不愿意涉入其中。政府也没有制定相应激励措施,让企业等社会组织参与其中,因此,理论界主张的政府主导型多元供给模式虽然得到认可,但是很难建立起来。其次,供给责任不清晰,供给主体错位。由于基本公共服务自身的特性,政府必然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供给主体。

4、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对策

4.1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分配的制度基石

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严重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的公共服务结构。因此要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建立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尽快取消对农民带有歧视性的体制障碍、制度障碍和政策限制,给农民以公平、公正的国民待遇。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公共卫生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保障水平,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4.2完善善公共财政体制,增加资金供给

财政支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尤其要确保新增财力主要投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向农村地区。同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省对市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落后地区和农村地区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县乡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相应的财力保障。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加强资金拨付和使用过程中的跟踪管理,解决农村地区财政自身平衡能力的不足。建立财政转移支付评价、监督和考核机制,设计科学合理的效益评价与考核指标,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体系,确保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4.3制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地方性法规

良好的制度和规则是秩序的保障。在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中,政府要通过制定和完善各种制度规则,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法制建设,保障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制度的规范运行。明确政府在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中的责任和权力,保证政府部门依法行政,避免政府部门对于公共服务管理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为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公平发展和均衡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参考文献:

[1] 谷继建.农民均衡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福利经济学解析田金融与经济,2008(12).

[2] 康紅蕾.以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城乡发展口].福建论坛,2008(12).

[3] 岳军.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田.财政研究,2009(5).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共同生产:缘何难以承受其重
《“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发布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21版正式启用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