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E理念下的"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研究

2018-06-09 11:37安莹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0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本文以微观视角,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对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深入考察,发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利于提升高职学院办学声誉;有利于实现传统工艺、技术的传承;有利于解决企业人力资源困境。

关键词:HSE;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一、绪论

在我国,学徒制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几年,学徒教育的价值被人们重新提及。学徒制作为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弥补学校职业教育的不足,探究学徒制的有效做法,可以有效地把校企合作推向深水区,为改革和创新高职教育模式开辟道路。

SHE理念是企业(高校)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保护方面总的指导方向和行动准则,该理念体现了遵守法规、防治污染、不断改进、控制风险、确保安康、争创最优的原则。在此理念下,为控制风险,推动学校可持续健康发展,应为该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

二、存在问题

SHE理念下,中国高职院校在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存在的几大问题和不足之处,具体如下:

1、政府行政化与教育专业化的矛盾

高职院校在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与政府的关系一直很难把握,一方面,在试点过程中面临资金、师资短缺,政策壁垒等,需要政府大力支持,推动校企进行合作;另一方面,政府只注重政策的颁布和顶层的设计,突出的是行政管理职能,政府在学校急需的平台搭建和公共服务方面支持力度不够,导致学校不能及时准确预测当地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致使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缺乏前瞻性,造成职业院校设置专业与行业发展的要求脱钩,某些学生毕业后难以找到与所学专业相匹配的工作,形成人才培养的产销脱节。

2、教师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上的矛盾

有的学校教师实践操作能力不强,有的学校一些专业甚至在师资、设备尚未齐全的情况,强行开设热门专业,部门师资从相关专业中转入,甚至把冷门专业教师强行安置到新专业中。很多学校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一线生产实践经验,部分教师甚至连最基本的生产工具都不了解。学校教师进入学校以后,也没有及时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在现实中没有相关专门配套资金和配套政策,遭遇了许多现实困境。

3、质量和评估考核体系矛盾

在体制上,企业师傅一般具备企业员工和学校聘任教师双重角色,尽管学校需要企业师傅发挥育人功能,但学校很难对企业师傅产生强有力的约束力;企业对企业师傅有较强的约束力,但企业的关注点不在于育人,这就产生了严重悖论。如果企业的生产结构、管理体制出现调整,不能满足人才培養要求,职业院校寻找其它合作单位又很困难时,往往将质量与考核体系标准降低。同时,企业的师傅也不能严格按照质量和考核体系去执行。大多考核流于形式,缺乏严格的考核内容,致使考核结果不可靠,有失公平。

三、对策与建议

在SHE理念下,我国在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为目标。

1、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学院与企业签订实施现代学徒制合作协议,明确校企双方职责、分工,推进校企紧密合作、协同育人。完善校企联合招生、分段育人、多方参与评价的双主体育人机制。引导和鼓励行业、企业与试点院校通过组建职教集团等形式,整合资源,为现代学徒制试点搭建平台,并以此为契机,完善现有职教集团的治理结构、发展机制,逐步扩大各类职业院校参与率,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探索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统筹利用好校内实训场所、公共实训中心和企业实习岗位等教学资源,形成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的长效机制。

2、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协助完善学校招生录取和企业用工一体化的招生招工制度,推进校企共同研制、实施招生招工方案,组建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级。规范学校招生录取和企业用工程序,明确学徒的职业院校学生和企业员工双重身份,按照双向选择原则,学徒、学校和企业签订三方协议,确定各方权益及学徒在岗培养的具体岗位、教学内容、权益保障等。

3、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及相应实施方案。校企共同建设基于工作内容的专业课程和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材。实施企业班组化管理模式,1个师傅可带1-5个徒弟,组成学习小组,确保学生熟练掌握每个轮训岗位所需的技能。

4、建设校企互聘共用的师资队伍。完善双导师制,建立健全双导师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制度,形成校企互聘共用的管理机制。合作企业选拔优秀技术技能人才担任师傅,明确师傅的责任和待遇,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应纳入考核,并可享受相应的带徒津贴。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的激励制度和考核奖惩制度。

5、完善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制订学分制管理办法和弹性学制管理办法。与合作企业可采取1+N模式对学徒进行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制订学徒管理办法,根据教学需要,科学安排学徒岗位、分配工作任务,保证学徒合理报酬。落实学徒的责任保险、工伤保险,确保人身安全。建立学校、企业和学生家长经常性的学生实习信息通报制度。

6、建立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创新考核评价制度,制订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标准,将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积极构建第三方评价机制,由行业、企业和中介机构对学徒轮训岗位群进行技能达标考核。建立定期检查、反馈等形式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参考文献:

[1] 祝木伟.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施现状及改进策略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究,2016,(20):16-19.

[2]朱慧芹,高职院校从校企合作到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究,2015,(13):83-85.

[3]鲁婉玉.高职教育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大学,2011.

[4] 黄镜秋. 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D],四川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

安莹(1981.03-)女,满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方向研究。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现代学徒制在经管专业的实践应用与探索
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有色金属行业现代学徒制长效推广机制的构建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