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能如期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思考

2018-06-09 11:37柴继文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0期
关键词:市场经济改革

柴继文

摘 要:2016年12月11日,根据中国加入WTO时签署的协定,15年过渡期结束,中国即可获得"市场经济地位"。但是,这一本应顺理成章的事情如今却因为美欧日出尔反尔的行为再度搁置,并由此引发热议。

关键词:WTO;市场经济地位

一 我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渊源

自加入WTO之日起(2001年),中国就被定义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并且期限长达15年。对于产品倾销行为,WTO在法律上允许进口成员采取反措施,对其国内相关产业、部门或企业进行补偿1。换句话说,15年中,中国要想使一个国家承认 “市场经济地位”,就必须符合这个国家的反倾销立法的标准,而这些标准存在很大差异。据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透露,目前包括美国、日本及欧盟等有大约30个左右、全球3/4的“高收入国家”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2。

二 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目前现状

按《议定书》地规定,中国在2016年12月11日后应自动取得“市场经济地位”8。但年2016以来,欧盟、美国、日本却纷纷对此提出异议,都宣布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欧盟的立场稍有不同,但却表示仍然会采取新的反倾销手段。

美国一直坚定反对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CECC)16年10月6日发布年度报告,这份报告建议,如果中国的相关环境没有显著改善,美国政府应该继续维持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并考虑提起更多WTO反倾销诉讼。美国商务部长普利兹克(Penny Pritzker)11月23日在华盛顿举行的中美商贸联合委员会会议后的记者会上表示,“赋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时机仍不成熟”9。日本在12月8日也加入表态,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8日称,因中国尚未解决国有企业等产能过剩问题。日本将维持对不当倾销征收高关税的“反倾销税”机制。

欧盟先是在2016年1月提出三種选项:第一、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维持现有反倾销的计算方法;第二、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不再维持现有反倾销计算方法;第三、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但引入新的反倾销计算方法。5月欧盟议会以546票赞成,28票反对,77票弃权的压倒性多数票反对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但欧盟议会此决议并无约束性,还要取决于欧盟委员会的最终决定。7月20日,欧盟委员会称会尊重世贸有关条款,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但要考虑制定新的反倾销计算方法。11月9日,欧盟委员会向欧洲议会及欧盟理事会正式提交修改其反倾销法律制度的提案,并提出将以“市场扭曲”的概念替代“非市场经济”的概念和标准裁定中国是否反倾销。对此,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12月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强烈不满并坚决反对。

据中国商务部网站消息,2016年12月12日,中国就美国、欧盟对华反倾销“替代国”做法,先后提出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的磋商请求,正式启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3。

三 中国得不到美欧日等国家承认的原因分析

1.事实不符论4,有学者对中国的市场化发展事实提出质疑,指出中国在市场经济并未得到很好地发展,中国企业很大程度上仍是在“非市场经济条件”下运营,如果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则与现实和逻辑不符。

2.贸易保护主义论5,所谓的“市场经济地位”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从我国的角度来看,这些成员对我国出口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是假,大搞贸易保护主义才是真。如果中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这些国家要向中国征收惩罚性的反倾销税的难度会大很多。

3.利用政策杠杆论,去年5月,欧洲议会通过决议,拒绝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所谓议案。12月8日,日本经济产业省也正式宣布,决定继续不承认中国是具有 “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声称将继续维持对中国出口产品采用反倾销措施的机制。而美国此前已经多次表态,拒绝承认中国的这一地位。有学者指出,美日欧等是不愿意放弃通过市场经济地位的政策杠杆,撬动中国国内改革的机会。

四 中国在非市场经济问题上的应对策略

面对在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我国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中国应在三个方面进行应对。

第一,在WTO争端解决机制起诉。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以目前的情况看,中国应淡化谋求市场经济地位,而把重点放在督促这些国家终止“替代国”做法上。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苏庆义谈及,市场经济地位之争主要是一个技术性问题,但某些WTO成员坚决想让其上升到政治性的问题,中国不应让其牵着鼻子走,必要时中国可采取适当的反制措施。

第二,加强国内改革6。我国市场体制建设尚存问题需要改革问题,包括国企改革、民营企业的准入改革、土地制度的改革、要素价格扭曲的价格。引导地方政府的良性竞争而不是“恶性”竞争,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

第三,外交谈判。要鼓励支持不同学科研究人员合作研究,介绍我国几十年改革开放在建立培育开放型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努力,客观评估这一进程取得历史性成就与尚存问题;同时要积极与WTO方面沟通合作。

小结

中国从“非市场经济地位”向市场经济地位转变不是“一夜之功”,而是一个长期市场市场化改革的过程。关于“非市场经济地位”的争论,也反映出任何真正的改革都应该是市场取向的改革,吴敬琏曾指出,建立自由的企业制度和竞争性的市场体系是改革成功的关键。对此,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李雪平.对中国在WTO体制内能否如期取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几点思考[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4(02).

[2] 参见商务部:http://www.mofcom.gov.cn/

[3] 美欧日再度发难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商务部:已启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J].华夏时报,2016

[4] 彭德雷:2016年后的“非市场经济地位”争论、探究与预判[M] 国际贸易问题 2015(06)

[5] 何柳:欧盟反倾销调查中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13

[6] 李勇.反倾销与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分析.[D].天津:南开大学,2004.

[7] Laroski Jr. Joseph A, NMES: A Love Story-Nonmarket and Market Economy Status under

US Anti-dumping Law, [J].30 Law&Poly; Int'1 Bus 369 (1998).

[8] Lynam. Garrett E, Using WTO countervailing duty law to combat illegally subsidized

Chinese enterprises operating in a nonmarket-economy: deciphering the writing on the wall.[J].42

Case W. Res. J. Int'1 L. 739 (2009).

[9] Nastoll. Barbara, EU Anti-Dumping Law, imports from China and treatment of non-marketeconomy countries. [J].50 Common Market Law Review 265 (2013).

猜你喜欢
市场经济改革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改革之路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