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寺塔出土文物初考

2018-06-09 11:37王莹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文物价值

王莹

摘 要:天宫寺塔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该塔为密檐砖塔通高24米,共13层,八角,实心,保存辽代建筑特色。造型优美,雕刻精细。1976年遭地震破坏,1987年维修宝塔时出土了一大批文物,并且天宫寺塔发现的这些珍贵文物,很多属于国家重宝,对研究辽代历史、宗教、纸张生产,雕版印刷以及当时燕京(今北京)的历史文化等,都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本文就天宫寺塔出土的主要文物及其价值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天宫寺塔;文物;价值;原因

一、天宫寺塔出土的主要文物

1987年至1989年,天宫寺塔在拆除塔的残破部位时,先后发现了两个塔心室,这两个塔心室内保存着一批珍贵文物。

1、第一个塔心室位于塔身8-12层之间,塔心室通高2.2米,底部成四边形,顶部用砖叠涩而成。在塔心室正中垒砌着一个长方形佛坛,佛坛上中间供奉着一座鎏金的释迦牟尼铜座像,铜佛像高30厘米,结跏趺端坐在莲花座上,坦胸束腰,身披袈裟,法相庄严。在释迦牟尼铜座像左右两边各供奉着一尊护法神铜像,高26.5厘米,身披甲胄,面目威严,其中一尊站立双手合十,另一尊也是站立,一只手伸出呈托物状。在清理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发现了一件琉璃盆、一件蓝釉瓷碗及一枚“嘉靖通宝”钱币。

2、第二个塔心室位于塔身4-8层之间,平面呈八边形,顶部也是用砖叠涩而成。在塔心室北侧有一个樟木箱,樟木箱内存放着一批佛经,经卷十种,包括《佛说阿弥陀经》、《佛说陀罗尼经》、《佛说大乘无量寿经》、《梵本诸经咒》、《金光明最胜王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大方广佛花严经》、《诸佛菩萨名集》、《妙法莲花经》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在木箱东面置放着一块碑刻,碑刻高61厘米,碑上刻有“丰润县修塔乡耆老魏清等”还有当时修塔人员名字,并且刻有立碑时间“大明嘉靖贰拾年肆月吉”。在木箱南面有两尊造型古朴的铜造像,铜像高12.5厘米,结跏趺坐在六角形须弥座上,佛像后面有背光,背光很大,上面铸有伎乐天人,形态逼真。铜座像前面有一个带盖铜盒,铜盒内放有一枚宋篆书“天圣元宝”钱币。铜座像南侧有两尊石造像,其中一尊是文殊骑狮造像,残高31.9厘米,文殊菩萨头部、右手及背光缺失,左腿單盘在莲座上,右脚下踩小莲台,左手抚按在左腿上,身穿天衣,通身饰有璎珞。下部石狮,四腿直立,脚踩莲花,凶猛矫健。另一尊是普贤骑象造像,残高40.2厘米,普贤右腿单盘在莲座上,左脚下踩小莲台,左手按于左腿上,右小臂前伸。面部丰满,神情安详庄重。身后为火焰形高大背光。下部所骑石象,两目前视,如前行状。象鼻残失。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发现了一件青花瓷碗,一件泥制红陶罐以及铁锤、麻绳等修塔工具。

并且维修人员在拆除4-8层塔身时还发现了各种砖雕建筑构件。其中有人物砖雕、花卉砖雕、神兽砖雕、卧面砖雕等五十余件。这批砖雕雕刻精美,刀工刚劲有力。

二、天宫寺塔出土文物的价值分析

1990年6月河北省文物局邀请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对天宫寺塔内出土的文物进行了鉴定。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十二件,包括辽代佛经十件、辽石雕文殊骑狮造像一件、辽石雕普贤骑象造像一件;二级文物二十六件,包括辽带背光菩萨铜座像两件、辽代砖雕二十四件;三级文物三十三件,主要有宋“天圣元宝”钱币一枚、明释迦牟尼铜座像一件、明护法神铜像两件等。以辽代佛经为例,其在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以下就其价值进行分析:

在这批文物中以辽代佛经价值最高,佛经共十种,计三卷、二十八册。有的经卷有题记,《金光明最胜王经》经尾题记:“左街仙露寺秘特大师赐○比丘○灵志雕造小字金光明经板一部沂集胜利先愿上资圣宗皇帝太皇太后兴宗皇帝仙驾御灵速生乐国更愿皇太后皇帝皇后遐延圣寿皇太叔与妃诸王公主永纳殊祯法界有情同沾利乐。清宁五年岁次已亥六月甲子朔十三日丙子雕毕流通”。《大方广佛花严经》一函八册,卷末也有题记:“大契丹国燕国长公主奉为……时重熙十一年岁次壬午孟夏月甲戊朔雕印记……”。《大乘妙法莲花经》卷末题记:“……时咸雍五年十月十五日记燕京弘法寺都勾当诠法大德沙门方矩提点雕造天主寺文英大德赐紫沙门志延校勘。”根据这些经尾题记,我们确定这批佛经时代非常早,为辽代重熙、清宁、咸雍年间刻本。而且有的是皇族、僧俗为超度皇室宗亲,祝颂当今皇帝、皇后所刻,用纸精细、刻板精美。尤其是《金光明最胜王经》为楷书小字,纸薄字密,而且前面题有“大唐中兴三藏圣教序”尤为珍贵。

这些经卷除三卷为卷轴装外,其他为蝴蝶装和包背装。卷轴装大家都清楚,那么什么是蝴蝶装和包背装呢?将每页书在版心处对折,有文字的一面向里,再将若干折好的书页对齐,粘贴成册。展开阅读时,书页犹如蝴蝶两翼飞舞,所以称为蝴蝶装。而包背装是将印好的书叶版心向外对折,书口向外,然后用纸捻装订成册,再用厚纸做封皮,所以称包背装。在这些蝴蝶装的经册中,有的用磁青纸或深兰团花绸作封面,并在封面上贴有墨印经名书签。有的经书还制有函套。这些实物,对研究我国古代书籍装订形式的演变有重要价值。

辽代崇奉佛教,但是长期以来没有见到过辽代刻经,有关辽代刻书情况的记载也是寥寥无几。直到1974年山西应县木塔发现了一批佛经以后,对辽代的雕版印刷、造纸及有关佛教文物的研究,才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并引起了国内外的重视。而1987年天宫寺塔维修中发现的辽代经卷,多数刻于燕京(今北京)而且有承办雕版的寺名及有关人员题名。尤其是很多经本首尾俱全,是应县木塔经卷所不能比拟的。

另外这批佛经全部都是汉文雕印的,也证明了辽代汉文化程度已经很高,早已进入封建社会,并不像过去人们想象的那么“荒漠”、落后。辽朝各地都有会雕刻汉文印刷品的能工巧匠,少数民族百姓也有能够读懂汉文的人,当时的辽燕京是雕版印刷业的中心,有着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各种先进的工艺技术。印刷能力也相当雄厚,除了官方印刷机构外,还有寺院印刷。如这批经卷提到的“燕京弘法寺”。

三、天宫寺塔存在文物的原因

这批珍贵文物从时代上看分为辽代和明代两个时期。在8-12层的塔心室内都是明代文物,4-8层的塔心室内除了明青花瓷碗和明嘉靖修塔碑刻外,其余都是辽代文物。那么建于辽代的天宫寺塔内为什么会出现辽代、明代两个时期的文物呢?这和明代一次大规模维修有着直接关系。据《丰润县志》记载:“明嘉靖六年,地震有声,官民庐舍倾颓甚多”。这次大地震也给天宫寺塔造成了严重破坏。于是明嘉靖二十年魏清等人组织了对天宫寺塔的大规模维修。在维修过程中他们发现了4-8层间的塔心室内存有一批辽代佛经等文物,但是维修人员并没有把它们拿出来,而是原封不动的放回了原处,他们又把记载这次维修的碑刻以及一件明白地青花瓷碗也放了进去。然后他们在这个塔心室的上部也就是8-12层之间又建造了一个塔心室,把带着人们的虔诚,能够代表明代的佛教文物和典型器物封藏在里面。还有我们发现的这批雕刻精美的砖雕也是明代这次维修时垒砌到塔身上的。这些砖雕原本是辽代建塔时塔基座上的建筑构件,它们的精美程度反映出天宫寺塔在辽代时非常华美、壮观。但是由于大地震,塔基座破坏得太严重。于是明代的工匠们简化了装饰华丽的塔基座,把这些砖雕垒砌在了4-8层塔身之内。这为日后我们研究修复天宫寺塔原来形制提供了实物资料。

结束语

天宫寺塔内出土的这批文物是我区人民的自豪和骄傲,是天宫寺塔千年历史的见证。保护好、利用好这批文物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它对推动文化大区、经济大区建设,构建和谐丰润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文物价值
文物的栖息之地
文物的逝去
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取向
文物超有料
价值3.6亿元的隐私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
文物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