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初探

2018-06-10 08:27许善欣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18期
关键词:识字汉字文本

许善欣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小学生刚入学就面对大量文字,在认知上不符合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因此,识字教学就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调动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识字的实践中。

一、提升教师素养,为识字教学做准备

教师作为课堂授课的重要角色,无论新课改怎么改,也无论课堂怎么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教师的素质仍然是优化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首选之一。小学生在识字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效果的好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教师教学方法的好坏、教学设计如何、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否恰当等。这些都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在小学语文课堂开展识字教学,必须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要想提升识字教学的质量就必须提升教师素质,这是实现有效识字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二、适时串起知识链条,使识字内容由单一引向系统

小学阶段识字量大任务重,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地根据汉字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原理引导学生通过“认一字识一串,解一词得一串”来提高识字效率,提升识字能力。认一字,识一串,每个汉字都不是孤立的,都有其相关的构成系统,如部首系统、声符系统,意符系统等,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巧妙地从声旁、形旁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弄懂一个偏旁的音形义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大批量的汉字。

三、适当追溯汉字本义,把理解感悟由浅层引向深入

小学阶段识字的主要渠道是文本阅读,文本为汉字提供了语境,赋予了汉字积极的意义。而汉字进入语境后,又赋予文本以思想、内涵、情感等,所以,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要通过对关键字词认读、理解进而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意、思想。当学生根据汉字的表面意思或联系上下文还是不能准确地理解、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意时,教师就应该适当追本溯源,引导学生体会字词的最初意思,进而把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由浅层引向深入。

四、利用微课识字

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在学生学习的起步阶段,教师要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汉字与实物相结合,再结合象形字,让学生挖掘自身已经掌握的信息与汉字间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使学生对识字学习产生兴趣。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解决识字教学中的疑难问题,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内存学习动机,充分地挖掘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间的契合点,通过图文并茂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有效解决问题能力,最终达到识字教学目标。

五、应用多媒体识字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许多形近字,小学生很容易混淆这些结构类似的字。利用多媒体,教师可在生字上方配上拼音和标准读音,在课上播放标准读音,学生跟着朗读,然后利用这两个易于混淆的字进行造句,针对这个句子配上动态图片,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认清这两个字之间的区别。例如,在学习“缸”和“缺”这两个字时,造句“一个孩童失足掉进水缸,其他孩童缺乏急智,不能救他,司马光用石头击破水缸救了他”。将两个形近字放在一个句子中,配上形象生动的图片,学生能够轻而易举地弄清楚两者的区别。

六、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识字教学具有抽象性和枯燥性的特点,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爱玩、好动的特點,引入游戏教学法,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以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开火车”的游戏,让学生依次读出火车车厢上出现的生字,以增强识字教学的趣味性。

猜你喜欢
识字汉字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识字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