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如何上出“语文味”

2018-06-10 08:27付秋桂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18期
关键词:语文味范读书写

付秋桂

“语文味”之本义,或如许慎所言,“语,论也”、“文,错画也”。在语文教学中,前者即阅读,后者是写作;两者合一,也包括了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和欣赏。所以说,语文课堂的本色,就是语与文之本身,就是阅读、写作与品味。所谓的坚守“语文味”,也就是坚守这三者。语文老师的课堂有了这三点,也就让语文的教与学有了灵魂、有了思想、有了新的生命。

一、在阅读教学中体现教师阅读的“语文味”

首先,很多老师都推崇阅读,甚至达到了至高无上的程度;无论是王菘舟老师的“诗意语文”,还是于永正老师的“简单语文”,无不如此。这种推崇,即便如前述两位名师所言,其方向所至,也无一不是对学生而言,而非首先指向语文老师本身。这显然有所不妥,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读书是最好的备课”,——这“读书”是针对老师而非学生;进一步讲,有了老师的广闻博览,才会有课堂上的精彩呈现;有了老师的出口成章,才可能有学生的妙语连珠;有了老师的旁征博引,才可能有学生的亲师信道。所以,在语文课堂的阅读之先,老师的阅读必要先行。

其次,老师的课堂阅读,更多的是作榜样于学生的范读以及对学生阅读的指导。这种范读,第一层含义就是老师的率先垂范,有老师的阅读在先,学生才会有样学样。例如,鲁迅先生的“先生”在学生读书时也在读自己的书,就是这样一种“样子”,就会影响到学生也会爱上读书。第二层含义是为学生服务的有关读书技能和技巧的示范朗读,如朱自清先生在《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中所说,“教师时常范读,学生时常练习,习惯自然,就会觉得白话文并不难上口”。有了这种示范指导,学生才会懂得如何去正确的读一篇课文。如何正确的传递感情、如何把握重音、如何停顿与断句等。自然,这又必然先需老师熟练地掌握阅读的技能、技巧和艺术。

二、在写作教学中体现教师书写和写作的“语文味”

对于写作教学,我以为是“写”+“作”的教学。“写”就是书写,既可是老师的手写笔划,亦可是老师的板书讲解,一笔漂亮的汉字或简单却不失优美的勾画,同样会体现出浓浓的语文味。对小学生而言,提高书写的能力,在很多时候就是从对老师的书写模仿开始的。就“作”而言,有了工整、有力、清楚、优美的书写,读者才知道你写的究竟是什么,否则就是一片涂鸦,无从认识。而“作”就是作文,其开始,可以是对课文的补白、可以是对范文的模仿,也可以是独立成文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而对这一切,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恰当的写作点位选择,先有老师的写作示范,才会给学生提供一种可行的路径选择,而避免其写作思维上的手足无措。

三、在对课文的欣赏中带领学生感受“语文味”

做好这一点,一方面,是老师个人在品读中的表现。感受到了,并表现出来,就会为学生所注意,进而影响学生的品读行为“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深处漫溯”,即如前例鲁迅先生的“先生”在读到“极好的文章”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一般。如在教学完五年级第二单元“思乡”主题课文时,依托既定情境與氛围,在课后的阅读活动中,我朗诵了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一诗。在我的举手投足、明眸含蓄中,学生们明显感受到了诗人所欲表达的那种无上愁绪与爱国情感。受到感染,学生们的活动参与也积极有力,有模有样,热情高涨。在这一过程中,充分深化对文本内涵的感悟,也就会成为水到渠成之事。另一方面,是老师的欣赏指导,即指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的作用”。例如教学《唯一的听众》第六自然段,“她总不忘说上一句”一语中,“总”字是可以省略掉的吗?“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一语中,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感觉?这种咬文嚼字与对文章语句的感悟引导,就非常有利于学生以此为途径深入感受文字所欲表达之表达,以及蕴含在字里行间的美感。

猜你喜欢
语文味范读书写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书写要点(十)
养成书写好习惯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追寻
让高中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论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富有语文味
漫谈范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回归本真
书写春天的“草”
My Story以笔相伴静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