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老年患者的压疮风险分级及照护者疾病防治认知调查

2018-06-11 06:17陆晴李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10期
关键词:因变量卧床压疮

陆晴 李艳

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它是皮肤或/和皮下组织由于压力、剪切力或摩擦力而导致的局限性损伤[1]。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加深,越老越多的高龄压疮患者或高危人群急需相应的照护和治疗[2],以改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本次研究拟对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杨社区存在压疮风险的卧床老年患者及其照护者进行横断面调查,了解卧床老年患者的压疮风险和照护者压疮防治认知情况,为后续社区对压疮的防治与主动干预工作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方便抽样,选取2016年5-1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某社区中存在压疮风险的卧床老年患者及其照护者,共198对。纳入标准为:(1)患者年龄≥65岁;(2)患者长期卧床;(3)患者存在压疮风险,即皮肤完整未发生压疮,但Braden Scale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得分≤18分者;(4)照护者的总照护时间≥1个月,每周照护时间≥5 d;(5)照护者自身身体健康,无精神病史、无传染病史;(6)照护者能用语言或文字与调查者进行交流,沟通无障碍。

1.2 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设计,由社区医护人员以上门调查的方式,评估老年卧床患者的压疮风险,并通过问卷调查采集照护者的压疮防治知识了解情况。

1.2.1 研究工具 (1)Braden Scale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3]。量表总分为6~23分,包括身体感觉、潮湿、活动力、移动力、营养、摩擦力和剪切力6个方面。得分越低,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越高。18分作为预测有压疮发生危险的临界值,且评分等级为:轻度危险15~18分;中度危险13~14分;高度危险10~12分;极度危险9分以下。(2)照护者压疮知识调查表。该调查表基于文献调研设计,包括患者基本情况、照护者基本情况、照护者压疮防治基本知识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压疮防治基本知识共有14道问题,每题1分,总分14分,涵盖了压疮的基本概念、压疮的产生原因和易患人群、压疮的预防知识、压疮的正确护理措施等方面。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中文版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频率统计,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患者压疮风险与患者Braden Scale压疮危险评分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层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卧床老年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的年龄为(88.9±5.2)岁,BMI为(21.9±2.9)kg/m2,卧床时间为(17.7±9.6)月,见表1。

2.2 存在压疮风险的卧床老年患者照护者一般资料

照护者的年龄为(62.0±7.9)岁,照护时间为(22.6±11.3)月,照护者压疮知识评分为(5.79±2.48)分,见表2。

2.3 不同特征的照护者的压疮防治知识了解情况分析

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将照护者压疮防治知识得分作为因变量;将照护者的人口社会学变量作为自变量。结果如表3所示。可见,照护者的人口社会学变量中,只有“照护者身份”与因变量“照护者压疮防治知识得分”显著相关。

2.4 患者压疮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采用分层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将患者Braden Scale压疮危险评分作为因变量;患者的人口社会学变量为第一层自变量,照护者的人口社会学变量为第二层自变量,照护者压疮防治知识水平为第三层自变量。结果如表4所示,患者的Braden Scale压疮危险评分与患者、照护者的人口社会学变量、照护者压疮防治知识水平均无显著相关性。

3 讨论

表1显示压疮风险等级总体偏高。类似的研究结果在其他研究者的调查中也同样存在[4-5]。这表明压疮风险进展十分迅速,社区应及早建立早期筛查与主动干预相关机制。

本研究结果显示照护者作为居家护理的主要执行者和社会支持力量[6],总体的压疮防治知识了解情况却不理想。表3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身份为家庭成员的照护者压疮防治知识

的了解情况要好于社会服务人员,表明家属由于亲缘关系的存在,会积极获取压疮的防治知识,以便更好地照护患者,而这也表明了社会服务人员的压疮防治知识更为薄弱。因此,社区需要通过宣传教育,引起照护者、特别是社会服务人员对压疮的重视[7],并提高照护者的压疮防治知识水平,由此可降低社区压疮的发生率[8]。

表1 存在压疮风险的卧床老年患者一般情况分布

表2 存在压疮风险的卧床老年患者照护者一般情况分布

表3 因变量为照护者压疮防治知识防治得分的多因素线性回归结果

表4 因变量为患者Braden Scale压疮危险评分的分层线性回归结果

多因素结果显示,患者的压疮风险与患者、照护者的人口学变量、照护者的压疮防治知识水平无显著相关性。这一方面可能是照护者的压疮防治知识总体偏低,在日常照护中存在较多的疏漏,导致患者压疮风险总体偏高,压疮知识水平的差距未能体现显著效果。另一方面,压疮防治照护需要科学的护理手段,更贵在长期坚持,照护者如果执行能力欠缺,即便有防治知识,也体现不出防治效果。因此,社区对照护者应从多方面加强培训,使之不仅掌握压疮防治知识,还应掌握具体照护技能和坚持执行能力,由此来切实提高压疮防治效果。

本研究发现社区压疮防治照护效果可能与照护者的执行力有关,但目前尚未有直接证据证明此点。本研究的下一步工作即为开展社区老年卧床患者照护者的压疮防治工作执行能力调查。

[1] 王美英,张丽莉,郑萍.对老年高危压疮患者居家照护者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9):115-116.

[2] 王丽珍,余莉,刘立,等.老年病人家属压疮相关知识认知及主动参与护理的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14,28(25):3115-3118.

[3] 李敏,康丹,易冬秀,等.Braden评分法在预防压疮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0,07(20):108-110.

[4] 董翠珍.居家卧床老年慢性病患照顾者对压疮认知状况调查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7):191-193.

[5] 杨艺建.社区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疗效观察[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3(4):76-77,84.

[6] 闫红东,闫敏.集束化护理降低晚期肿瘤患者发生压疮的几率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1):333,335.

[7] 李凤娣,陈月冰,姚雪芬,等.社区独居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压疮护理现状调查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2):151-152.

[8] 孙颖,王静,方莉娜,等.上海市杨浦区4家社区护士压疮知识及护理现况的调查与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12(5):14-16.

猜你喜欢
因变量卧床压疮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调整有限因变量混合模型在药物经济学健康效用量表映射中的运用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
谈谈如何讲解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质量持续改进在脑卒中患者压疮预防中的作用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