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在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2018-06-11 06:17陈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10期
关键词:支原体影像学支气管

陈军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小儿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多发于青少年及学龄期儿童。临床上,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与X线等方法相比,CT检查可以准确反映肺叶/段影像,结合相关细微病变的辨别,一定程度上可为疾病的诊治提供临床指导[1]。本文通过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CT影像资料的分析,归纳、总结了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影像学特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行CT检查的6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影像资料。其中,男28例,女34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6.7±4.2)岁。临床表现:高热45例(38.5~39.5℃),刺激性干咳37例,咳痰30例,呼吸困难18例。

1.2 诊断标准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符合《实用儿科学》的相关标准[2-3]。被动血清凝集法测定肺炎支原体IgM/IgG抗体,抗体滴度>1:160,血清抗体滴度恢复期升高达4倍以上,或1周内肺炎支原体IgM阴转阳,或肺炎支原体DNA阳性,3种测定结果至少有两项指标为阳性。

表1 62例患儿的CT影像学特点

1.3 影像学检查

采用GE 64排螺旋CT机进行胸部检查,扫描参数:30~80 mA,80~100 kV,厚度及层间距5 mm。自胸廓入口至两肋隔角下缘行CT扫描,组织2名经验丰富的专业影像医师阅片,评估病变的形态、分布及影像学特点。病变累及部位分为左肺、右肺、双肺或上、中、下肺野,肺部特征分为肺实变、磨玻璃样改变、树芽征、支气管壁增厚及充气4种类型;同时行纵隔窗,观察淋巴结、胸膜腔情况等。

2 结果

本研究中,62例患儿病变的分布位置为:左肺16例(25.8%)、右肺27例(43.5%)、双肺19例(30.6%),上肺野19例(30.6%)、中肺野13例(21.0%)、下肺野30例(48.4%);可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病变分布以右下肺为主。CT影像学特点以支气管壁增厚(71.0%)和支气管充气(64.5%)为主,具体见表1。

3 讨论

支原体肺炎是常见的非典型肺炎,全年均可发病,高峰期为冬秋两季[4]。其主要经飞沫传播,潜伏期长达2~3周。目前,医学界对支原体肺炎的发病部位存在争议[5],本研究中,62例患儿的病变分布以右下肺为主,与多数文献所述的结果基本相符。分析原因,主要是小儿肺部组织发育尚不成熟,右下肺及舌叶气管管道的弯曲与狭长程度明显,较其他部位相比更容易发生炎症。CT检查中,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影像学改变与肺部病理变化有一定关系[6-7]。肺炎支原体早期发病累及气道纤毛呼吸上皮,引起支气管壁水肿、溃疡形成,可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气管-支气管炎;病变进一步累及肺泡导致渗出,可表现为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炎。炎症过程自气道沿间质发展,到达实质引起实变,可见肺实变、树芽征等CT影像;一方面炎症引发支气管壁增厚、管腔狭窄,CT影像可见支气管壁增厚,支气管充气征;一方面炎症渗出物阻塞小气道可出现肺气肿或肺不张。既往研究中[8-9],X线检查肺炎支原体肺炎,可以明确分辨肺叶/肺段的实变及网格结节阴影;但X线无法显示支气管炎症及小叶实变情况,需要借助病理切片结果进行确定。利用CT进行检查,可以清晰分辨支气管炎症改变,同时可以显示磨玻璃样改变、斑片状阴影等肺炎影像[10]。CT扫描不仅可以显示X线能够明确的两种影像,还能清晰显示沿支气管走形的点片状浸润形成的树雾征、树芽征以及支气管壁增厚、充气形成的“双轨征”[11]。可见,CT定位肺部病变的部位、范围及程度十分精准。本次研究显示:62例患儿可表现为散在斑片影、胸腔积液、肺实变、支气管壁增厚、支气管充气、淋巴结肿大、磨玻璃样改变、树芽征等征象,其中以支气管壁增厚和支气管充气最为多见,各占71.0%和64.5%。需要注意的是,多种病毒感染也可出现支气管壁增厚表现,所以该征象不可作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特异性改变;但肺实变、树雾征、树芽征是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特异性表现,患儿病程早期可见树雾征、树芽征,中末期可见肺实变改变[12]。倘若患儿得到及时治疗,且未出现实变样改变时,CT可见树雾征、树芽征融合成片,形成肺部致密实变样改变。

综上所述,CT检查提示树雾征、树芽征、肺实变是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特征性表现,支气管壁增厚为常见的改变表现;根据CT影像学特征可为疾病的诊疗提供准确信息,有助于指导小儿肺炎的诊断及治疗。

[1] 贾莅彦,张剑,何朝晖.CT在小儿支原体肺炎和链球菌属感染肺炎的诊断价值比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8):2718-2719.

[2] 李朝平.探究CT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1):54-55.

[3] 佟永安.CT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价值评估[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520-522.

[4] 李沛.CT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2):48-50.

[5] 李建军,耿冀州,张熙尧,等.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中CT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9):147-148.

[6] 张永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CT检查及结果报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6):75-76.

[7] 赵彤,刘威.小儿支原体肺炎胸部CT影像特征分析[J].医学综述,2016,22(16):3327-3329.

[8] 高爱国.CT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价值探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02):238-239.

[9] 金辉.CT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4):7096,7098.

[10] 熊庚.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322例的CT征象研究[J].临床医学,2015,35(10):112-113.

[11] 郑柏军,张国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胸部CT影像学特点的临床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5):155-156.

[12] 陈春晖,房涛,王道建,等.4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胸部CT比较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04):33-35.

猜你喜欢
支原体影像学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支原体阳性患者134例药敏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