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说课稿

2018-06-11 00:30马娟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圆周率教法学法

◎马娟

一、教材分析

《圆的周长》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节的内容,这是一节概念与计算结合研究几何形体的教学内容,它是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力图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归纳中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经历圆周率的形成过程,推导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有计算直线图形周长的基础,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曲线图形,概念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推导圆周长的计算方法,理解圆周率的含义有一定的困难,但学生喜欢各种各样的探索活动,他们希望能够在活动中自己去研究实物、发现问题,更渴望能在研究活动中解决自己的疑问,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结构特点的分析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转化、归纳的数学思想,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准备:圆形卡片,多媒体课件。

五、教法、学法

教法:为了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本节课在教学上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标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发现规律,从而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在探索过程中,教师给予点拨引导,做学生的引路人。

2.小组合作,实验发现法。本节课采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测量、计算的实验过程,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争议,有所创新,互助互学,构建活动化教学过程。

学法:“教法为学法导航,学法是教法的缩影。”鉴于这样的认识,在强调教法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学习过程中,我主要引导学生掌握以下的学习方法:

(1)动手操作法。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寻求出测量圆周长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

(2)合作交流法。通过学生的团结协作,自主探索,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六、教学环节

在《圆的周长》教学中,采用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想一想等方法将整个教学过程分四个环节: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一开始出示两张卡片:一张是长方形,一张是圆形,问:“要在两张卡片的边缘镶上花边,哪张需要的花边长?”让学生观察猜测,这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问题,让他们体会“圆的周长”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后面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埋下伏笔。

2.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本节课先让学生自己用绕线法和滚动法直接测量三个圆的周长,让学生亲身感受绕线法和滚动法的局限性,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的探究欲望,再去探索新的求法。

“猜想—验证”是学生自主探究中常用的方法。本课先让学生回忆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关系,再让学生大胆猜想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学生回答并通过小组合作验证。在进行学生分组测量三个圆的直径和周长这一活动时,为了防止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在小组合作前,教师明确的提出了活动要求:小组合作,测量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形纸片的周长和直径,把数据填在圆的周长记录单上。分工:两个同学负责测量,一个同学负责记录数据,另一个同学负责用计算器计算周长除以直径的值。让学生在具体试验中,体会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从而导入圆周率的教学,学习圆周率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推导出C=лd或C=2лr。

3.生活与数学相融合 依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1)基础题:求圆(出示图形)的周长。

(2)判断题:(从正反两方面强化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3)发展题:校园里有一棵很大的数,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测量它的直径呢?

4.回归评价,体验成功 最后以谈话的方式进行小结,问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样学到的?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知识和学习方法。

七、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突出重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本的脉络,体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的统一。

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C=πd 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

C=2πr π≈3.14

猜你喜欢
圆周率教法学法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祖冲之计算圆周率
说说圆周率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
“好玩”的圆周率的好伙伴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语文教学要创新教法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
羽毛球正手击高球教法五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