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健康信息化背景下医学信息管理人才培养探讨

2018-06-11 11:55张玉莲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36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信息化

张玉莲

[摘要] 现代社会发展,使得医院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该文主要就“医院信息研究+校企合作+校内实训+企业实习以及向医院输送信息管理人才”这一体系来提高医院应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水平。文中基于人口健康信息化背景下,对医学信息管理人才培养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旨在通过对应用型创新人员培养模式的实施,来提高医学人才信息化管理质量与水平,并为医院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人口健康;信息化;医学信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12(c)-0064-02

对于医院而言,其如果想要培养大量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便必须要加强对医院已有人才的培训,定期开展专业技术提升,专家讲座、典型病症讨论会等,使医护人员能够在理论实践结合的基础上,大力地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实践的目的便是让学生经过大量的实际操作,针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专业性的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医护人员从事该行业的专业技能[1]。医疗卫生行业在培养信息管理人才时,可委托具有事业性质或研究院所举行培训班通过校企合作的方法来共同制定学生的培训方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1  医学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期间所存在的问题

1.1  具有专业信息化管理技能人才的缺失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医院信息化系统均由专业的信息系统研发公司提供。而对专业的信息系统研究人才而言,其不仅要具备十分专业的计算机技术与网络系统信息化管理技术,也必须要熟知医院各科室间对于系统应用的具体方法,这样才能够为医院提供适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据调查我国目前部分医院或者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等相关部门的管理人才并未同时接受医学知识、计算机信息专业与管理专业的技能培训,同时,其在招聘时也尚未明确自己所需要的为综合型人才,便可能导致所招聘到的信息化管理人才缺乏某一方面的知识。甚至在一些应聘人员眼中,医学信息管理人才指的是具备医学专业技能,初步懂得一些计算机知识的人员,忽略了这一职位对于信息化管理的重要要求,进而导致医学单位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施展期间,根本无法达到其预期的效果。

1.2  缺乏专业的信息化管理培训体系

在现代医学化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其主要体现在管理的全面化与系统化、流程标准化以及服务的规范整体化等,医院或者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等相关部门所能够提供的信息化管理是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就医资料、电子档案等所进行的文件创建,以便后续患者在进行治疗,或者相关医护人员在查询时能够迅速地了解到患者的相关信息。而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对于整个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实施质量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的单位运行过程中可以发现,大多数的医院或者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等相关部门并没有就信息化管理人才建构制定长远的规划,并且人才岗位的匹配等非常低,并未对信息化管理人才制定精细的培训模式。而这一系列操作均影响到了单位的信息化发展,使其无法构建系统化的信息培训体系,对信息化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与业务水平的提升都产生了严重的阻碍[3]。

1.3  医学单位领导阶层对信息化管理不够重视

医院或者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等相关部门发展程度不同,所应用信息化管理起步也存在一定时间差异。因此,还是有部分医学单位领导阶层对信息化管理认识程度不够,对医院或者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等相关部门发展使用信息化重要性认知存在不足。并且部分单位领导对信息化管理的忽视,限制了信息化管理在医院或者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等相关部门内部管理的应用;如果医学单位领导阶层未建立现代化的经营理念,也会制约信息化管理在医院的建设与应用。

1.4  院校对于专业医学信息化人才培养效果差

我国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本科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影响人口健康信息化基础下医学信息管理人才培养,其具体包括了:①现有院校内所应用的教材与实际需求脱节,院校内对于医学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比较简单,并未将医学类课程内容与计算机、网络信息等技术进行有效结合,所学课程内容间不能相互渗透与应用;②课程内容落后,现有的医学院校内所应用的教材陈旧,但科学信息技术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使得医学生所学习到的内容根本无法与其相适应,因此使得其无法实现先进的卫生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目的;③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与枯燥,使得医学生对于知识间的连接与构造存在大量的疑惑,同时,因其是对基于人口健康信息化基础下医学信息管理人才进行培养,所以开设的课程内容较多,且多为理论授课为主,使得学生实际操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④毕业后就业问题严重。医学生在校期间并未对其未来发展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同时学科培养的目的也不够清晰,使得其就业时所了解,以及选择的方向便比较集中,可能存在饱和现象,不利于高素质医学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2  提高人口健康信息化基础下医学信息管理人才培养的措施

2.1  引进专业人才,注意培养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创新性

对于医院而言,其可以加大对專业信息化管理人才引进方面的资金投入,具备人才岗位匹配的眼光,将专业性人才分配到其所擅长的岗位上,才能够充分发挥人才的特长,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4]。积极创建新的岗位,为信息化管理的精细化提供可能。并且要加强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加专业技能拓展训练,使其能够在不断的实践与操作中增加工作经验。

2.2  加强对医院信息研究工作的开展频率

对于医院未来发展而言,信息化的建设是推动医院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基于我国部分医院在信息化管理方面发展仍然落后的局面,需要针对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医院应当根据人口健康信息化的实施,鼓励信息研究工作,并对加强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创新,还可借助激励制度来鼓励努力工作的人员,将其个人利益与医院的整体利益进行有效的结合,激励工作人员能够更加努力地为医院发展而付出自己的精力[5-6]。与此同时,要为信息化管理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进而提高其医院整体科研水平。

2.3  加强领导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

信息化管理的构建程度与医院领导的重视程度呈正相关的关系。对于医院或者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等这些相关部门人口健康工作而言,只有做好信息化管理,才能够提高其工作的准确度与效率,为医院决策者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持。在此背景下,医院或者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等这些相关部门领导需要具备开拓精神,积极学习现代化信息知识,将其应用于单位信息化管理中,实现工作信息化。与此同时,还要将信息化理念渗入到医院或者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等这些相关部门的日常运营中,使下属人员共同重视信息化管理工作。

2.4  改進院校对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方法

①要保证院校内所开设的课程间的联系,增加医学人才对于医学类教育、信息化培训等多个课程的应用。同时,授课教师应当多根据实际情况来对所教学的内容进行改进与优化,使其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学生也可以具备现代化技术;②对于基于人口健康信息化背景的前提下,院校内应当将所开展的课程与其进行有效的结合,让学生可以在人口健康信息化教育的基础上去学习课本上的知识,使课程内容与时俱进;③优化教学方法,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解决问题的手段,教师在进行理论讲解的基础上,要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使其能够通过亲手操作来更加了解人口健康信息化的真实含义,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独立地进行思考与解决;④医学生的就业方面非常广,在校期间,学校便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岗位的推荐与介绍,使学生能够提前了解到自己所擅长,同时感兴趣的内容,进而去为了这一方向而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与就业率的同时,也为医学单位输送了大量的医学信息化人才。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基于人口健康信息化背景下,医院或者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等这些相关部门若想提高其医学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其应当积极地引进先进的信息化管理人才,加强各科室、各部门间信息化交流与资源共享,增加实践培训力度与信息科研次数。提高单位档案信息、患者病历、重要资料等内容的保存质量,在人口健康信息化的基础上,做好医学信息化管理工作,进而推动医疗卫生行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兰.基于胜任力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24):82-83.

[2]  郭文秀,贺培凤,袁永旭,等.山西医科大学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12):9-10.

[3]  曹咏平.新形势下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调查分析[J].科技资讯,2017,15(26):157,161.

[4]  王宁,邢春国,段沁江,等.建设病案管理实训基地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病案,2016,17(2):4-6.

[5]  毕志升.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软件,2017, 38(7):66-69.

[6]  沈丽宁,庹兵兵,徐彪.人口健康信息化背景下医学信息管理人才培养探讨[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5,36(8):2-7.

(收稿日期:2018-09-24)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