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职业学校女子篮球队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8-06-11 06:30杨阳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9期
关键词:现状与对策职业学校

杨阳

摘 要:本文以参加2017-2018年无锡市职业学校篮球赛的职业学校女子篮球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数理分析法等方法,发现无锡市职业学校女子篮球队存在队伍水平差距大、基本技术薄弱、经费保障不充足、训练比赛限制多、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并基于此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和对策,以期为无锡市职业学校女子篮球运动的更好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职业学校 女子篮球 现状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0(b)-0109-03

Abstract: 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interviews and mathematical analysis, this study probes into the women's basketball teams in Wuxi vocational institutes and finds that there exist some certain problems like big gap in team level, weak basic skills, unguaranteed fund, limited training and games, as well as incomplete incentive system. Corresponding measures have been proposed to deal with these problems in this paper, with the intention of providing som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better development.

Key Words: Vocational Institute; Women's Basketball;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

近年来,随着校园篮球运动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女生参与校园篮球活动。无锡市作为走在全国前列的职业教育大市,目前共有20所五年制高職校和中等专业学校[1]。在无锡市职业学校中,女生参与篮球活动,甚至代表学校参与有组织的篮球竞赛活动也较为常见。然而,依然存在很多限制无锡市职业学校女子篮球队更好发展的问题和困难。本文主要通过对近两年参加无锡市职业学校篮球赛的9所职业学校女子篮球队进行调查分析,试图挖掘桎梏女子篮球运动发展的瓶颈和问题,旨在为无锡市职业学校女子篮球运动的更好发展的相关决策提供理论参考和支持。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参加无锡市2017—2018年职业学校篮球赛女子组的参赛学校篮球队为研究对象,共计9支代表队,分别为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无锡汽车工程中等专业学校、无锡高等师范学校、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江阴市商业中等专业学校、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无锡江南中等专业学校。(注:无锡市职业学校篮球赛是由无锡市教育局主办的面向无锡市职业学校的一项重要篮球赛事,无锡市设有女子篮球队的职业学校在无特殊情况下均会参加此项赛事。)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内容,笔者利用知网等平台查阅大量关于学校女子篮球队建设和发展的文献资料,为本文的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外,笔者收集由无锡市教育局公布的两届比赛的成绩公告,对各代表队的比赛成绩和技术统计进行对比分析。

1.2.2 调查访问法

在两届比赛期间,对9支队伍的教练员和部分运动员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各支队伍在运动员选拔、训练模式、场地条件和经费情况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此外,笔者连续关注两届比赛期间女子篮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水平,了解核心运动员对比赛成绩的影响。

1.2.3 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的比赛成绩和数据统计进行数理分析;对面向参赛队伍的调查访问结果进行归纳分析。

2 研究结果和分析

2.1 职业学校女子篮球队建设现状

根据无锡市政府印发的关于无锡市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显示,无锡市当前共有20所五年制高职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而近两年组队参加无锡市职业学校篮球赛女子组比赛的队伍仅10支,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并未参加2018年比赛。也就是说,仅不到一半的职业类学校组织女子篮球队连续参加无锡市教育局举办的年度比赛,赛事参与度有待提升。从组队模式来看,无锡市职业学校女子篮球队基本都是临时组队参赛。在体育经费能够满足的前提下,学校体育部门和体育老师组织队员选拔和训练。从队伍管理到经费开支都是由学校体育部门负责解决,所有代表队的竞赛代表权都归属学校[2]。在近两年比赛中,没有任何一支队伍完全由企业赞助参赛,所有参赛队员的队服的主体LOGO输出均为所代表的学校。显然,学校的态度和经费决定着女子篮球队的存在与否。

2.2 职业学校女子篮球队员现状

2.2.1 运动员年龄、身高状况

无锡市职业学校的招生对象基本以无锡市区、江阴市和宜兴市应届初中毕业生为主,同时包含江苏省内部分外市学生,进入学校时的年龄在15岁左右。参加2018年无锡市比赛的9支队伍中,平均年龄从17.08~19.25岁不等。中等专业学校基本以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为主,高等专业学校以三、四年级为主。101名队员参加2018年比赛,身高基本在165~175cm区间,180cm以上共有5名,占比不足5%。

2.2.2 运动员生源和技术水平状况

通过对参赛队访谈和比赛现场观摩发现,没有学校有篮球特长生,全部以业余爱好者和小学、初中阶段接受過篮球基础培训和市区级比赛的队员为主。女子队员整体基本功较为薄弱,体能耐力较差。传接球失误较多,运球走步、停滞经常发生,上篮稳定性不足[3]。基本功较为扎实的核心队员的表现直接决定着比赛的胜负。获得2017—2018年比赛前三名的队伍中,均至少有两位以上能持球突破、快攻抗阻上篮的队员。

2.2.3 运动员吸纳和选拔

经访谈发现,目前职业学校吸纳女子篮球运动员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一是,学校或学院篮球社团招募;二是,体育老师通过体育课或学校运动会挖掘篮球爱好者或者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参与训练;三是,现篮球队员通过微信朋友圈、QQ群等社交媒体吸纳新成员。因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部分学校存在新队员吸纳不足、新老队员更替缓慢、有篮球基础的球员比例过低等问题,这很大程度上限制女子篮球队的持续性发展。数据分析发现,9支队伍中,有7支队伍连续参加两届比赛的老队员占比在50%以上,其中最高占比达75%。在2018年的比赛中,年龄在16岁及以下(即一年级学生)的运动员仅有17名,占比仅为16.8%。显然,职业学校女子篮球队需要通过更为广泛有效的途径吸纳培养后备队员,为队伍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基础。

2.3 职业学校女子篮球队教练员现状

教练员在运动训练中起着主导作用,其知识储备、能力素质、心理状态等会影响着篮球队各个方面的发展[2]。数据分析发现,在2017和2018年两年比赛中,仅江南中专1支队伍更换了主教练,说明主教练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教练员年龄方面,仅1支队伍教练员年龄在30岁以下,其余8支队伍教练员年龄在35~45岁区间。在这个年龄区间的教练员有相对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实践经验,但在训练精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稍显欠缺。这也说明无锡市职业学校女子篮球队缺少年轻力胜的教练员,各个学校需要做好年轻体育教师的储备工作。在学历和职称方面,所有教练员均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但只有1名教练员具有硕士学历,占比仅为11.1%。8名教练员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1名为助教,说明无锡市职业学校女子篮球队教练员职称结构相对较好。但在教练员专项背景方面,具有篮球专项背景的教练员仅有2位,占比为22.2%。说明无锡市职业学校女子篮球队教练员尽管有丰富的体育教学和训练经验,但在篮球专业理论、技战术水平、篮球训练科学性方面还较为欠缺。此外,调查发现,篮球队所有教练员均由体育老师兼任,并没有专职篮球教练员。并且,训练和比赛任务基本由工作单位安排,积极主动带队训练的少之又少。即便是主动带队,基本也是因为职称评定的需求。繁重的教学任务、个人生活的琐事以及并不坚定地带队动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训练的效果。

2.4 职业学校女子篮球队管理和训练现状

无锡市职业学校女子篮球队完全代表其所在学校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管理权归属学校。所有代表队的参加比赛的领队基本为学校分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或体育部主任。部分学校在比赛前会召开动员大会,学校领导会主动关心运动队伍的表现。从管理模式来看,目前这些队伍的管理基本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教练员负责制的集中管理模式。通常在省市级比赛的训练和比赛期间,队伍基本由教练员负责管理,队伍中的核心球员协助教练员做好日常管理工作。二是,核心球员负责制的自我管理模式。赛事间歇期,队伍基本属于散养状态,核心球员在队伍的内部自我管理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女篮运动员的训练受到生理状态、场地条件、时间和激励措施等因素的限制。即便是在赛事集训阶段,女子运动员受到生理期的影响经常会有缺席训练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队伍的整体配合和技战术演练。同时,因为某些学校激励措施的不完善,部分学生在训练上存在偷懒、无故缺席等现象。部分队伍主要以三年级(三年制中职)和四、五年级(五年制高职)高年级队员为主,其训练也受到毕业论文、校外实习、车间实训等时间方面的限制。调查还发现,个别学校并没有室内篮球场,有些学校即便有室内球场,其对运动队的开放时间也是受限制的。这些因素都影响到职业学校女子篮球队员的训练,进而影响到队伍在大型比赛中的表现。

2.5 职业学校女子篮球队竞赛成绩分析

目前,无锡市职业学校女子篮球队能够参加的有组织性比赛非常有限。一是,面向所有职业学校的每年一届的无锡市职业学校篮球赛,比赛时间通常为每年6月下旬。二是,面向少数高水平队伍的无锡市大学生篮球赛。无锡高等师范学校因其双重学校属性能够参赛,无锡旅游商贸学校因其队伍水平较高,常年应邀参赛。但其他职业学校无参赛机会。三是,由江苏省教育厅和江苏省体育局主办的江苏省职业学校篮球赛。但能够参加此项赛事队伍至少需满足学校经费许可、队伍自身水平较高等两个条件。显然,女子篮球队的参赛机会非常有限,锻炼提升的机会不多。

从竞赛成绩来看,近两年的无锡市比赛中,前四名的队伍基本不变,后四名的队伍也基本不变。9支队伍之间的实力差距较为悬殊,大部分队伍缺乏竞争力,小组赛期间的分差会高达30分以上。在省级比赛中,无锡的女子队伍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在2017年江苏省职业学校篮球赛中,无锡旅游商贸学校获得高职组冠军;江阴中专获得中职组亚军。这也进一步论证了无锡市职业学校女子篮球队实力差距大,发展不够均衡。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无锡市职业学校女子篮球队实力发展不均衡,整体水平不高。主要原因有:(1)队伍的存在与否基本取决于学校的经费和态度。(2)运动员基本功薄弱,技术粗糙,体能耐力不足。(3)新老队员更新滞缓,年轻队员吸纳不够。(4)运动员训练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受到场地和时间因素限制大。(5)教练员训练投入不够,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待提升。(6)学校激励措施不完善,物质激励缺乏保障。(7)赛事结构单一,参赛机会有限。

3.2 建议

(1)創新组队模式,拓宽经费来源。经费支持是职业学校篮球队能否正常训练和参赛的前提。许多学校没有女子篮球队,完全是因为学校无法给予经费支持,不能保证基本的参赛机会。但完全依赖学校有限的体育维持经费显然并不能满足队伍的长期发展,需要在学校的支持下,创新组队模式,不以赛组队,而是深化与学校合作企业、校园商铺、队员家长的合作,积极探索多种组队模式。在联合办队的模式下,既可以保持队伍的稳定性,也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合作方给予的经费支持。

(2)拓宽选材渠道,保障训练质量。目前无锡市部分职业学校已经与市区体育学校、体工队采取合作培养的模式,共同培养具有一定学习能力的高水平篮球运动员。这些运动员一方面会带动整个无锡市职业学校女子篮球运动水平的提升,但也会促使实力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因而,更多的学校因积极拓宽招生渠道,对有篮球专长的学生降分录取,努力打破分数和学籍的限制。此外,在队伍的训练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强化篮球基本意识。教练员应积极探索创新训练方法,努力找到一套适合职业学校女生的训练模式,积极更新教学训练方法,采用诸如领悟教学法、发现教学法等方法,高效地完成训练任务。

(3)丰富比赛体系,力求以赛促练。无锡市很多职业学校的女子篮球队伍都是根据比赛而临时组成的,而有限的比赛机会也让很多学校放弃了组队的念头。在当前较为单一的竞赛体系下,在实力差距悬殊的背景下,丰富比赛体系尤为迫切。无锡市教育局、无锡市中专体工委等政府部门应积极深化与市场的合作,简化办赛手续,丰富办赛形式。个人建议可采取三对三比赛、高校职校联合比赛、校园学院制比赛等形式。通过多种多样的比赛,运动员的既可以在比赛中发现问题,也可以激发训练的动力,缩小实力的差距。

参考文献

[1] 市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Z/OL].(2015-10-14).http://www.wuxi.gov.cn/doc/2015/10/15/581418.shtml.

[2] 龚巍巍.福建省高职院校女子篮球队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

[3] 周全权.无锡市五年制高职女子篮球队基础训练计划的制定探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6.

[4] 阮锦东.广东省高职院校女子篮球队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科教导刊,2011(8):204-205.

[5] 王铭一.关于高职学生篮球训练的几点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7(6):37-38.

猜你喜欢
现状与对策职业学校
浅析多德福嘉兴食品城网络营销现状与对策应
新疆农村成人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档案管理在职业学校评估中的作用
关于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及教学方法探讨
谈职高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关于汽车客运站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当前影响中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及建议
让管理更有效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疏与堵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