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的教学设计探讨①
——以“变阻器”教学为例

2018-06-12 06:04
物理之友 2018年5期
关键词:铅笔芯电阻丝变阻器

(江苏省南京市第27中学,江苏 南京 210022)

1 引言

科学思维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科学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关系的间接与概括的反映,是物理核心素养的要素之一。笔者在准备苏科版物理第十四章第二节“变阻器”教学时,思考如何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问题。一是将教学目标定位在“一个器材,三个方面”,以原理为根本、使用为关键,而这些与变阻器结构紧密相连;二是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

2 教学设计

2.1 创设新奇情境,构建“变阻”模型

图1

师:在生活中,人们喜欢用变幻的灯光来营造气氛。今天,老师给大家现场演示调光灯魔盒,不过我是用这根神奇的“魔法棒”(金属棒)在红纸里面向左移动、向右移动(如图1),此时亮出问题1:你看到了什么现象?“魔法棒”的移动改变了电路中的什么物理量?

在这个环节中,演示的重点放在“变”上面,灯的亮度发生了变化,原因何在?学生能很快说出电阻改变了,进入主题——变阻器。

有真实的演示情境为铺垫,亮出问题2:从具有可操作性的角度去思考,要改变电阻大小,只要改变影响电阻大小的哪个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说明:4个因素以选择的方式呈现,有助于学生快而准地选出最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从而为“活动一:用铅笔芯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做好铺垫,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铅笔芯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2.2 巧设实践活动,构建变阻器结构模型

2.2.1 活动一:用铅笔芯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在汇报中,关注学生活动时出现的问题,如鳄鱼夹在铅笔芯上滑动时会卡、铅笔芯容易断、灯泡的亮度变化不明显等,亮出问题3:若要使得电阻的变化范围更大一些,操作更方便些,你认为应当怎样改进?

(1) 关注电阻的“变化范围”。如一根铅笔芯,全部长度接入电路中时,电阻是最大的,而铅笔芯容易断,在使用中的最大电阻值不一定能得到保证,而更长的铅笔芯不方便获得,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提出新颖的和有价值的想法并付诸行动。如学生会提议换成金属丝,那是不是随便什么金属丝都可以呢?可以现场用一根铁丝接在电路中试试,发现灯泡亮度几乎没有变化。老师再提供材料信息,学生优选出电阻率比较大的镍铬合金丝。这时明确变阻器的原理: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以改变电阻。

(2) 关注“操作”。给出一根3米左右的镍铬合金线,方便操作吗?从节约空间的角度引导采用化直为曲的方法来解决。而如何由一根电阻丝到两根的转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窗帘的导轨,引出能不能给鳄鱼夹一个移动的轨道,由此引出金属杆,如铁丝对电路几乎没有影响。

在讨论的基础上揭秘魔箱:掀开障碍物,展示老师自制的如图2所示的滑动变阻器。

图2

图3

2.2.2 活动二:自制滑动变阻器

学生参照老师的制作,自己利用器材制作滑动变阻器(如图3)。

教师自制的器材示范在先,提供常见的泡沫块、铁丝、回形针等材料,再让学生自己动手组装,要容易一些。学生在活动中,认清装置中电阻丝、金属杆、滑片等组成要素,当发现可以把铁丝、木棒插入泡沫中从而解放双手时,感到非常兴奋,而在实践检验中发现:在电路中应用自己制作的变阻器,真能方便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更是有满满的成就感。

此时,对照学生自制的改进版滑动变阻器(如图4),亮出问题4:你能为你组装的装置画一个结构示意图吗?试一试!

图4

在这个环节中,由直观的装置到抽象的示意图,建构的过程水到渠成,不少学生很快就画出来了(如图5)。一学生解释道:“因为绕制的电阻丝很长,我选用波浪线来表示;而铁丝就是个轨道,就用直线表示;回形针是圆的,我就用个圆圈来表示;泡沫是支架,就用最稳定的三角形来表示。”学生关于滑动变阻器的结构模型建构已然到位,当学生看到物理教材中采用的如图6所示的更简洁的示意图时,一方面为自己很接近的构图而感到高兴,一方面又感受到了物理的简洁美。

图5

图6

2.3 增设理论探讨,发展逻辑思维

这时请学生拿出事先放在抽屉中的实验室用滑动变阻器成品。在快速认识各部分名称后亮出问题5:你认为实验室用的滑动变阻器,其铭牌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有“20/2”字样(如图7),给学生的思维留有空间。一学生在课堂上回答为电阻的变化范围为“2Ω—20Ω”,“这样的答案你们认同吗?”老师将这样的问题抛给学生,马上就有学生站起来,“最大阻值为20Ω没问题,但最小值可以更小,当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为0时,不就是0Ω嘛。”其他同学给出了会心的掌声。那“2”表示的是什么呢?大部分的同学都认同是2A,认为告知的是最大电流为2A,超过了会损坏电阻丝。

图7

图8

再亮出问题6:你能根据实验的要求,选择正确的接线柱接入电路中吗?安排活动三: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要求:闭合开关后,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变亮。

在理论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探究,检查学生能否按照实验的要求,正确选择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很好地解决滑动变阻器的使用。这一切,都是在对滑动变阻器结构相当熟悉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

2.4 演示创新器材,实验画龙点睛

最后做演示实验:会“反馈”的滑动变阻器。利用涂刷33℃黑色的变色油墨的滑动变阻器,检验学生对滑动变阻器使用的掌握情况。原理是,当接通电路时,由于电流的热效应,实际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发热,当温度高于33℃时,原先黑色的变色油墨会变为白色,而没有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还是保持原来的黑色(如图8)。会“反馈”的滑动变阻器让学生印象深刻,会进一步地助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3 结语

笔者通过建构滑动变阻器的“结构”模型为突破点,以动手实验为抓手,利用6个引领学生思维的问题为载体进行教学,以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胡卫平.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建构[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48(7).

[2] 张洪明,谢昕羽.自制变色滑动变阻器[J].物理实验,2015,35(1).

猜你喜欢
铅笔芯电阻丝变阻器
巧解滑动变阻器类动态电路题
正确使用电热毯
铅笔芯电灯泡
小小变阻器有大用
孔网钢带复合管电热熔连接施工工艺解析
带铅笔芯的卷尺
孔网钢带复合管电热熔连接施工工艺解析
汽车的后窗上为什么会有一条条横线?
笔芯“弧光灯”
关于滑动变阻器的规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