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实施的案例研究①
——以“光的色彩 颜色”教学为例

2018-06-12 06:04
物理之友 2018年5期
关键词:色光情境创设太阳能

(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初级中学,江苏 如皋 226511)

纵观物理学发展的长河,不难发现:物理规律的发现、概念的构建都是建立于某些科学情境之上,科学情境是孕育科学概念、规律的“温床”。课堂是教师传授科学知识的舞台,也是学生接受新知的主阵地。物理课堂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被众多教研专家所认同,也越来越被一线的物理教师所重视[1]。笔者在平时教学中,十分注重对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积极借助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创设情境,希望能紧扣学生的“心弦”,最大限度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现以笔者在一次评优课活动中的教学设计为例,向广大同行介绍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以抛砖引玉。

笔者所执教的课题是苏科版教材八年级上册“3.1 物体的色彩 颜色”,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利用PPT课件进行教学,或插入几幅相关的配图,或播放几个实验模拟动画、视频,整个课堂看起来有声有色,动静相辅,学生也走马观花般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但课后仔细品味,不难发现:课程理念中所要求的实验特色失去了踪迹!因此,要想重找回物理课堂的本真,必须重新回归实验情境教学,想方设法利用身边物品创造条件加以实现,以达到助力物理课堂有效教学之目的。为了能够“吸睛”,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情境的创设。

1 借助电脑软件巧制光源,为探究活动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资源,可以更加丰富的方式和手段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可使原本平淡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让教学“活”起来[2],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成为自主的知识建构者,积极主动去获取科学知识。

图1

记得活动那天为阴雨天气,室外的光线强度无法满足实验的需要,但是开展一些光学小实验活动却又是非常必要的,光源成了教学活动的必备条件。后来,在本校同事的帮助下,笔者借助软件制作出了实验所需的光源,解决了这一难题。首先,打开PowerPoint,先新建一张幻灯片并把它的背景颜色设为黑色,再在该幻灯片上插入一条白色线条且将其调至合适的宽度(如图1)。然后将带有该课件的电脑连接到一台投影仪上,并调试好投影仪到银幕的间距,使白色光带最亮。

利用上述光源配合三棱镜可以进行光的色散实验,先让投影机发出的白色光带斜射入三棱镜的侧面,将三棱镜调至合适角度,在白色银幕上会出现彩色光谱。

图2

同理,还可以进行色光的混合实验,如图2所示,先将PPT中的幻灯片背景设为黑色,再在幻灯片上插入圆形图形,将圆圈内分别填充红、绿、蓝三种颜色。然后将电脑连接到另一台投影仪上,开启投影仪电源,分别发射出三种单色光束,即三种颜色的光源制作完毕。若用两台投影仪相互配合,将三种不同色光投到白色幕布上,即可实现三种不同色光的混合。实验现象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

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物体的颜色”教学。先将教材中的“观察彩色图片”中鹦鹉图片截图,利用彩色打印机将图片打印成彩色图片,将其固定在黑板上。再利用前面所制成的红、绿、蓝三种色光光源,将发射出的三种单色光束分别照射在鹦鹉图片上,引导学生观察鹦鹉身上不用部位的颜色是否发生变化,总结归纳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直观的实验现象降低了学生的认知难度,帮助其理解物体颜色的相关知识。

2 借助身边物品创设情境,为课堂教学激趣设疑

一些物理概念、规律对初中生来讲是十分抽象的,有时还会受到生活中错误前概念的影响。因此,在相关物理知识学习过程中,创设一个与生活贴近的教学情境十分必要。笔者在组织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做一个小游戏——吹肥皂泡,观察并思考无色透明的肥皂泡在白光的照射下为何会变成五颜六色的?在他们充满好奇之时为新课的教学作好铺垫、埋下伏笔。

在进行光的色散教学时,先引导学生利用能发白光的小手电、多棱角的水晶玻璃球(水晶灯的基本挂件)等物品自主设计方案,探究白光是由哪几种单色光混合而成?在活动中,要继续引导学生探讨它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体验牛顿发现光的色散现象的过程,沿着物理前辈的足迹揭开白光色散的神秘面纱。

3 借助手机摄像功能,为探究滤色镜原理创设情境

在进行“色光的混合”教学时,学生很容易自主完成观察白光通过有色玻璃纸的实验,并能够总结归纳出透明物体(玻璃纸)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颜色所决定的。然而,教材为了凸显STS理念,特意安排了学生自学材料——照相机的滤色镜,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透明物体可以滤掉与其相同颜色色光的原理。但经过滤色镜处理后的照片到底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只能凭空想象,缺乏直观的、形象的感知。基于以上考虑,笔者借助手机(或笔记本电脑)自带的摄像功能,指导学生对教室内景物进行拍照,他们在摄像头前面分别放置红、绿、蓝等颜色的透明玻璃纸进行拍照,将拍摄的照片通过投影设备向全班同学展示,分析比较加透明玻璃纸前后照片色彩的变化。让学生在真实感知中了解照相机滤色镜的原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 巧借自制教具创设情境,实施STS教育

本节最后部分为“生活·物理·社会”栏目——光具有能量,通过五幅图片,即哈勃空间望远镜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反射式太阳能发电站、植物的光合作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汽车等,向学生们传递一个信息——太阳光具有能量,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电能、化学能、内能等。学生对于太阳能热水器和植物的光合作用还是比较熟悉的,但对利用太阳能发电原理却是陌生的。为此,笔者利用网购的太阳能电池板、发光二极管等,自制了一个简易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在课堂教学中,将其放在太阳光下,闭合开关后,二极管发光,放在背光处,二极管停止发光。通过这个简易实验装置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太阳能可以转化为电能。

综上所述,情境创设的途径有很多,为使创设的情境能够助力于物理课堂教学,它必须贴近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这样才能促进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胡世龙.创设情境导入环节 助力物理课堂教学[J].中学物理,2016,(11):31-32.

[2] 刘礼联.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探究[J].湖南中学物理,2009,(1):32-33.

猜你喜欢
色光情境创设太阳能
应用广泛的太阳能无人机
太阳能可以这样玩
人物混合色光照明技巧
人物混合色光照明技巧
人物混合色光照明技巧
人物混合色光照明技巧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